開年以來,A股市場再次陷入震蕩回呼的狀態,三大指數年初至今跌超5%,但機構投資者仍積極埋伏「春季行情」,近百只基金產品處於正在發行或定檔1月發行,其中指數基金仍是重頭戲。同時,機構調研的步伐逐漸加快,電子、機械裝置、醫藥生物等行業個股備受青睞。
「短期市場仍處於政策空窗期,(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正式就任在即,市場對海外擾動擔憂加劇,做多意願預計整體偏弱,指數或有震蕩反復。」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考慮到決策層對於扭轉經濟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態度的積極轉變,市場尾部風險與下行空間同樣有限,待市場調整至高價效比區域後可關註相關行業配置機會。
近百只基金密集上新
Wind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個完整交易周(1月6日至10日),有32家基金公司旗下的45只基金(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開啟認購,相較於前周的23只新發產品近乎翻倍。
至此,全市場有84只基金產品處於正在發行的狀態,而接下來已有15只產品確定好發行檔期即將啟動發行。例如1月13日,將有易方達上證180聯接、招商利安新興亞洲精選ETF等10只產品開啟募集。
從產品型別來看,目前正在發行和即將發行的99只基金產品中,權益類產品仍為主要布局方向,占比超過七成。從細分種類而言,作為去年熱門品種的指數型基金,繼續成為各大公司的發力重點。
從布局方向來看,被動領域主要是跟蹤中證2000、中證A500、創業板A50、上證180等寬基指數,主動權益方面則是消費、科技、醫療、紅利等賽道。此外,從機構對上市公司的調研情況,也可以窺見機構投資者對市場偏好的一些蛛絲馬跡。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近一個月以來已有874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合計被調研次數達1475次,其中,有基金公司參與調研的上市公司達518家。按申萬行業一級分類,機構調研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裝置、醫藥生物等三大行業。
其中,吸引最多機構目光的是電子行業的聞泰科技。2024年12月30日,作為半導體龍頭的聞泰科技公告稱,擬將產品整合業務(ODM)相關股權和資產轉讓給立訊有限或其指定方。次日,378家機構以視訊會議的方式參與了調研,包括73家券商以及88家基金公司。
此外,經歷長期調整的醫藥行業似乎重新回到機構投資者的視野,近一個月有68家相關公司接受調研。如萬東醫療、珍寶島、老百姓、吉貝爾等公司吸引了超過70家機構前來調研。從具體的調研情況來看,多家上市公司在調研中被問及業績表現、新一年的產能預期及產品上線計劃。
記者註意到,在上述醫藥行業個股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並非基金公司重倉股,例如獲得114家機構調研的萬東醫療、82家機構「叩門」的珍寶島、40家機構青睞的安必平,在2024年三季度披露的資訊中,均未有基金產品將其納入重倉股行列。
積極布局「春季行情」
雖然A股市場震蕩持續調整,但隨著春節長假的臨近,公募基金行業卻下起了「紅包雨」,分紅派現不斷。Wind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83只基金產品確定在1月實施分紅,累計金額超過144億元。
其中部份產品率先大手筆派發「紅包」。
1月8日,華夏滬深300ETF公告稱,該產品的現金紅利發放日為1月16日,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0.66元,此次分紅金額約為26.46億元。南方中證500ETF將於1月21日發放紅利,分紅金額也達到15.92億元。
作為2024年四季度最「卷」賽道的A500指數產品,同樣有基金宣布分紅。如1月9日,泰康中證A500ETF公告將於17日迎來首次分紅,分紅方案為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0.006元。
需要指出的是,基金分紅是將基金收益的一部份以現金或者紅利再投轉為份額的方式派發給投資人,而這部份收益本來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份,只是透過降低凈值,把一部份資產提前返還給投資者。換言之,分紅並不是來自基金業績之外的「額外收入」。
華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透過分紅與投資者共享收益,不僅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資金回流,還能提升基民投資的獲得感、改善持有體驗。同時,也可能反映了基金經理對市場的判斷和投資策略調整。
站在當前時點,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一部總經理曾豪稱,在經濟顯著改善前小盤成長風格或將占優,並且在1月川普上台後,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市場流動性預計將維持寬松,也將有利於小盤風格的表現。
「在新質生產力+自主可控+AI產業趨勢的合力驅動下,科技成長行情值得關註。」曾豪認為,隨著逆周期政策的逐步起效,經濟基本面邊際回升以及現狀改善是大機率事件,在經濟基本面企穩修復後,市場可能回歸大盤價值風格,沿著內需等主線展開。
在曾豪看來,2025年的中國資本市場仍將聚焦於價值投資。「一是經濟回升將成為較大的基本面變量,二是2024年出台的新‘國九條’對於資本市場強基強本、嚴監嚴管的定調。隨著資本市場投融資兩端平衡、上市公司積極回購與分紅、註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並購重組而非僅僅增量融資,後續市場投資機會仍會回歸到價值投資這條主線上來。」他說。
談及近期引發機構密集調研的醫藥賽道,金鷹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歐陽娟告訴記者,將會關註醫藥板塊的持續表現,如藥品端或將迎來國內外收獲期,醫療器械端預期2025年或有望訂單提速。
歐陽娟分析稱,以藥品端為例,一方面,2025年院內診療持續恢復,院內資產收入增速或有望邊際提速,同時隨著創新藥支持政策的持續落地,以及商保加速發展,真正具備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商業化或將更加順暢;另一方面,優質創新藥企也在積極尋求海外合作方將產品授權出海,國際合作計畫或將持續攀升,中長期也能享受巨大的海外市場。
「往後看,將持續堅定關註中國創新藥、創新器械長期的產業成長機會。」歐陽娟說,特別是擁有在全球具備競爭力的創新產品的上市公司,這類資產既能享受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市場,又能享受全球部份地區藥品市場高定價高利潤的報酬。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