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深度」被拋棄的普華永道

2024-09-14心靈

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劉晨光

界面新聞編輯 | 宋燁珺

靴子落地了。

罰沒 4.41億 、停業半年、撤銷廣州所。9月13日,財政部、證監會對普華永道開出「創紀錄」罰單。

「普華永道是身邊不少同事踏入審計行業的起點。」王迪說,「我雖然離開普華永道已經月余,但一直在關心這個最終處罰結果。」

4個月前, 恒大 地產相關處罰落定,市場隨即將目光轉向了普華永道——自 恒大 2009 年上市以來,普華永道便擔任其審計機構,至 2023 1 月解除合作,合作時間長達 14 年。

依據財政部和證監會的處罰,普華永道合計被罰沒 4.41億元。 其中,證監會 對普華永道罰沒款總計3.25億元,接近證監會 此前三 年對 50多家次 違法違規 會計師事務所的罰沒款總和

「資格罰」方面, 財政部依據註冊會計師法給予普華永道暫停經營業務 6 個月、撤銷普華永道廣州分所的處罰,中國證監會對普華永道的資格罰吸收到財政部的處罰中。

「財政部和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是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也是目前為止最重的處罰,體現了財政部和證監會對堅定資本市場強監管的原則,這是一個警鐘,更是一份責任。」 中央財經大學存取學者、中國註冊稅務師協會專家 丁會仁表示。

針對處罰,普華永道在最新的聲明中稱, 普華永道中天尊重並堅決服從相關行政處罰決定。

普華永道還表示,經過詳細的內部調查,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和追責措施。公司新的領導團隊將致力於推進品質管理的提升,並將對資本市場信任與誠信的承諾作為第一要務。

自1992年進入中國後,數十年間普華永道曾實作快速擴張,光環加身。如今深陷 恒大 事件漩渦的普華永道面臨著 2002 年安然造假事件中安達信的窘境: 丟單 不斷、人員外流、大規模裁員。

漩渦中的普華永道將何去何從 ?

業務停擺,裁員丟單持續

「員工一個月比一個月少了。」一名曾經的普華永道上海所員工告訴界面新聞。「 8 月中旬我去辦離職的時候,普華永道的上海前灘辦公室裏,員工比一年前少了很多,估計裁員比例至少在 20% 。」

「普華永道審計和咨詢業務都受到了較大影響。」這名員工證實,「我所了解到的是,審計線中,主要負責大型國企的審計工作 IG (Institutional Group) 裁的比較多,合夥人也有去其他 三大 八大 內資所的。

同樣,受金融機構「解約潮」影響,普華永道資管業務團隊多人在9月初加入了容誠會計所,包括普華永道原 資管主管合夥人薛競。

普華永道由其分支機構、成員公司集合而成。 普華永道中國是指在中國內地、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經營的加入普華永道全球網路機構的統稱。普華永道中天是加入普華永道全球網路的中國審計機構。 羅兵鹹永道即「普華永道」的粵語名稱,羅兵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是普華永道在港分支機構。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釋出的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百家排名資訊,普華永道自 2002 年以來,收入一直占據著榜首位置,業績也是水漲船高。

業績高增之下,普華永道人員規模也隨之擴張。 據普華永道中國官網披露,普華永道中國內地、香港地區及澳門地區員工總數超過兩萬人,其中包括逾 800 名合夥人,員工總人數與安永中國、德勤中國基本持平。

相比較而言,同為「四大」之一的畢馬威中國合夥人及員工人數約為 14000 名,內資所立信員工人數為 12000 余名。

一名在 2019 年加入普華永道員工觀察到,普華永道上海所人數最多的時候,各個業務線員工總數約為 5000 余名。

一名會計所咨詢業務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談到裁員事件時認為,由於前幾年的擴招,四大普遍存在人力資源過剩的問題:「在 15 16 年,四大都曾大量招聘員工,因此公司從業 3 5 年的初級員工人數偏多。標準化流程下,新人可以很快勝任。

恒大 風導波致了普華永道內部組織架構的調整。

原來的主席趙柏基退休後,接替他的李丹在上任後便進行了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 上述員工表示,在被通知裁員時,普華永道曾對其所在部門員工宣布,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目的是應對 恒大 事件及即將到來的處罰所帶來的影響。

今年 7 月,普華永道曾就裁員事件回應界面新聞稱,由於外部客觀情況的變化,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相應最佳化了組織架構,正逐步與員工展開充分溝通。

普華永道今年的丟單始於 3 22 日。在 恒大 地產披露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之後的 4 天後,中集車輛( 301039.SZ) 宣布取消與普華永道的合作。 此後 解聘普華永道的名單不斷變長,包括多家大型央企、國企,其中不乏 千萬級 億元級 大單,審計費用合計超過 8 億元。

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 48 家上市公司改聘、取消續聘普華永道,上年度審計費在 500 萬元以上的計畫達到 30余 個。

上述 48 家解聘普華永道的上市公司中,有 11 家公司改聘安永, 10 家公司改聘畢馬威, 8 家公司改聘德勤。

大家都沒想到變化說來就來。也就在這半年不到的時間裏,經常前一天還在加班,過了一天事情就急轉直下。」一名普華永道員工談到連月來公司不斷「丟單」時感嘆。

我們行業內,安永也被稱為 半價安 ,從價效比角度來看,改聘安永也有企業成本的考慮。 界面新聞從一名審計行業人士處了解到,其所在公司曾大規模招聘審計師,目標是從普華永道挖員工並吸引計畫。

今年 5 月中下旬到 6 月間,安永、畢馬威及德勤相繼啟動審計師招聘,工作地點包括港澳、廣深等多個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聘其他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都下調了審計費用。

以解聘普華永道、改聘中興華的北辰實業(601588.SH)為例, 2024 年度財務報告審計及審閱服務費用 542 萬元 ( 含稅 ) ,內控審計費用 78 萬元 ( 含稅 ) ,合計為 620 萬元 ( 含稅 ) ,而上年度,該公司審計費用約合 773 萬元。

恒大 合作 14 年審計費合計 2.88

大規模的丟單、裁員之外,普華永道還 發生了一起高層人事變動。

7 3 日,普華永道宣布,李丹接替趙柏基出任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區主席。彼時,市場紛紛將趙柏基的突然退休離任歸因於 恒大 事件。

2015 年,趙柏基成為普華永道中國區主席。退休前,趙柏基曾執掌普華永道中國近十年。今年 4 月,一封匿名舉報信曾公開指責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區主席趙柏基是 恒大 事件審計失察的 最終責任人

恒大 2009 年上市以來,普華永道便擔任其審計機構,至 2023 1 月解除合作,雙方合作時間長達 14 年。據 wind 數據, 14 年間, 恒大 地產支付給普華永道的審計費合計高達 2.88 億。

2021 5 月, 恒大 地產爆發債務危機。普華永道作為審計機構仍然對其 2020 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2021 年,普華永道從 恒大 地產獲得 5400 萬審計費。

根據證監會9月13日披露,普華永道為 恒大 地產 2019年、2020年 年報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 審計 報告 恒大 地產20 恒大 02、20 恒大 03、20 恒大 04、20 恒大 05、21 恒大 01等 5次 債券發行 出具保證財務數據真實、準確、完整的聲明 ,普華永道制作、出具的 存在虛假記載。

2023 1 16 日晚,中國 恒大 恒大 物業、 恒大 汽車三家 恒大 系上市公司齊發公告,宣布羅兵鹹永道(普華永道)應 恒大 建議辭任公司核數師,自 2023 1 16 日起生效。 至此,普華永道與持續合作 14 年的 恒大 分道揚鑣。

2024 4 13 日,標題為【是誰把普華永道帶入 恒大 這個火坑的?】、落款為 一部份普華永道合夥人 的匿名信一釋出就在市場中掀起軒然大波。

7 15 日,在輿論風波沸沸揚揚三個多月之後,趙柏基本人透過【大公報】發聲回應了匿名公開信的指控,稱離職決定屬於正常屆滿退休,並非外界所傳 遭撤換

「他確實到年限了,正常年限退休的。」一名被裁的普華永道員工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公開信指出,趙柏基曾出身於安達信。

2002 年,安達信因參與安然造假事件而倒閉,安達信員工及計畫多數流向普華永道;同年,普華永道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部門合並,並實作了與安達信香港及中國大陸事務所的合並。

與安達信合並之後,普華永道在中國的業績一路高歌猛進。如今,普華永道則面臨著 2002 年安然造假事件中安達信的窘境。

談到安然事件,一名普華永道員工唏噓不已:「我曾在進入普華永道的時候以為,安然事件就像百年一遇的地震、海嘯一樣,發生過一次之後,也許多年甚至好幾百年都不會再有了, 但沒想到僅僅在短短二十多年後,幾乎相同的事情就再次在普華永道發生。」

20 年間收入翻十倍

「每一個進入普華永道的同事或說進入‘四大’的同行,其實都知道安然的事情。當年安達信的倒閉、和普華永道合並,大家都很清楚。可以說,合並之後,普華永道從‘四大’中脫穎而出。」一名普華永道員工表示。

界面新聞留意到, 2002 年, 普華永道中天 收入為 7.66 億元,隨後業務發展進入快車道, 2022 年度業務收入為 79.25 億元,20年時間收入翻十倍 ,註冊會計師數量達 1693 人。相比之下,第二名的安永收入為 66.46 億元。

從全球業績來看,據普華永道官網最新披露,截至 2023 6 30 日,普華永道 2023 財年全球收入 531 億美元。亞太區方面,根據 2023 10 月釋出的 2022 年度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百家排名資訊中,普華永道中天排在首位。

「四大進入中國大概都是在 2000 年前後,當時外資機構和少量民營企業是選聘四大的主要客戶,之後,四大的客戶群體則開始呈現從民營資本驅動轉變為國有企業驅動,而一些外資機構和少量民營企業開始改為選聘價效比更高的內資所。」一名已經離開審計行業的前四大資深審計人員指出。

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最新披露的官方數據, 2022 年,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主審央企收入合計 4.6 億元人民幣,主審央企數量為 8 家。

去年, A 股聘用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司一共有 105 家,羅兵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在該年份為 18 A 股上市公司提供了審計服務。

一名在普華永道工作十余年的高級員工回憶,在普華永道業績蒸蒸日上的時候,幾乎每年都比前一年客戶更多,工作量也更大。

公司每一年都跟我們說,明年就會沒那麽累了;因為大家會覺得,今年服務的這些客戶明年也不會走,已經服務了一年,到明年這些事情都已經很熟了,第二年再做應該不會那麽累。 但到了第二年,又進來了更多的客戶。」上述員工表示,由於客戶、計畫的增加,員工必須對工作方式方法做很多革新,才能跟得上公司擴張的節奏。

統計顯示, 2023 年,普華永道在 A 股收取的費用總額為 8.69 億元,位列 四大 之首;從上述一百余家企業收取的費用從百萬到上億元不等。

其中,審計費用在 2000 萬元以上的有 8 家企業,分別是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中國電信、中國人保、中國石油、中國中鐵、上海醫藥以及上海電氣;其中中國銀行審計費用過億,為 1.93 億元。

2023 年所有的 100 余家 A 股公司中,普華永道絕大多數都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但是有 4 家公司的審計結果有所不同:其中 *ST 天創( 603608.SH) 為無法表示意見, ST 易購( 002024 . SZ) 和新城控股( 601155. SH) 為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另外世紀華通( 002602.SZ) 為保留意見。

界面新聞查詢 Wind 數據發現,截至 7 19 日,近 20 年來,普華永道在香港的審計機構排名中, IPO 計畫最多,為 484 家。德勤、安永和畢馬威分列 2-4 位,分別為 445 家、 409 家以及 276 家。

2023 年,港股一共有 384 家公司聘任普華永道為審計機構,絕大多數都被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但也有 11 家公司出現了其他表述,其中景業明邦集團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

普華永道何去何從?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高達4.4億人民幣的罰金以及暫停6個月的執業限制,都是非常少見的,這表明了監管機構對於審計品質問題的嚴肅態度和對違法行為的嚴厲打擊。

王智斌認為,證監會和財政部的聯合執法,顯示了監管機構之間加強合作,共同打擊違法行為的決心。這種跨部門的合作可能會成為未來監管的趨勢。普華永道本次被處罰,可能會成為審計行業內的標誌性事件,會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這次處罰不僅是對普華永道的一個警示,也是對整個審計行業的一次警鐘,提醒所有審計機構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提高審計品質,維護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審計機構應以此為鑒,加強內部品質控制,提高審計標準和獨立性和工作透明度,增強審計結論的公信力。

「財政部和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是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也是目前為止最重的處罰,體現了財政部和證監會對堅定資本市場強監管的原則,這是一個警鐘,更是一份責任。」 中央財經大學存取學者、中國註冊稅務師協會專家 丁會仁補充道。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指出,普華永道不只是簡單的審計失職、失效行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掩蓋甚至縱容了 恒大 地產財務造假和欺詐發行公司債券, 嚴重侵蝕法律和誠信基礎,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嚴重破壞市場信心, 依法應予 嚴懲。

「很多員工曾經會這麽想:出問題的可能是某個局部的業務線,而不是整個公司的系統性問題。」一名普華永道員工感嘆,「而現在其實是整個公司都在被影響。」

有審計行業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指出,作為會計師事務所,首要工作是確保資訊的真實性, 恒大 財務造假案之後連番遭遇調查,普華永道信譽及商譽在行業內嚴重受損,因而被上市公司解聘也是意料之中。

另有法律界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大多數人都禁不住誘惑,可能違心做假,因此對於審計單位監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界面新聞表示,對 恒大 地產的審計出現問題,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看,都會對普華永道的品牌以及在中國開展業務造成沖擊。無論普華永道內部是否存在決策上的不合規,作為第三方專業機構,都沒有盡到應有的義務,必須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

有審計行業人士認為,作為審計行業的頭部機構,普華永道的客戶數量變化會影響到整個審計行業。證監會對普華永道的處罰措施,對其他審計公司以及從業人員都具有指導性。

一名已經計劃離開普華永道的員工認為, 恒大 事件目前對普華永道帶來的影響可能還沒有到「滅所」的級別。 他表示,公司確實有一部份人員受到了相對較大的影響,但仍有許多員工在為了服務客戶而每日奔波。

「很多同事之前還在忙著 CPA 考試,最近今年的考試結束了。在辦公室裏待著的時候,偶爾會有一瞬間,我會覺得就像什麽事情都沒發生。」

(文中王迪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