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何讓一個老人不再孤獨?

2025-01-03心靈

老年歲月的神秘感,源於公共視野中,老人的隱身和失語。但現在,他們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找到自己的聽眾。在小紅書上,他們成為了一個個「老紅人」。年輕人在他們身上,看到對生活持久的愛與包容,也看到一種新生的勇氣——不論任何年紀,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文 | 方邢

編輯 | 辛野

營運 | 芋頭

「老紅書」上的「老紅人」

直到現在,王朝堯也說不清自己怎麽突然在小紅書上成了「老紅人」。

真正「出圈」,好像靠的是一張喝奶茶的自拍照。鏡頭定格的瞬間,王朝堯穿著黑色夾克,頭發已經全白,甜蜜的奶茶還沒來得及咽下去,臉上已經浮現出幸福的笑容。或許是因為快樂內建的吸重力,這張沒有標題、沒有文字的照片,發出後不久就有超過13萬人點贊。

王朝堯也不是沒有煩惱。不久前,他就犯了選擇恐懼癥。午飯之後對著一盤蘋果和葡萄犯了難,不知道該先吃哪個好,最後想到還是「葡萄方便一點」,就笑著把其中一顆放進嘴裏。從此,88歲的他就成為「全中國最高齡的吃播博主」。

年齡沒有阻礙王朝堯尋找快樂。他的愛好和年輕人幾乎沒有區別——喝奶茶、吃零食、到處玩兒。他做過當下流行的MBTI十六型性格測試,自稱是ENFP,「快樂小狗型」。人群中,這個土生土長的四川老頭兒永遠是歡快暢意的。

王爺爺捧著奶茶的照片,收獲了非常多年輕人的點贊。圖 / @王爺爺的小紅書截圖

受孫女的影響,他決定把自己的每一種笑容都記錄下來,再把歡樂分享給更多「年輕的朋友」。

鏡頭捕捉到他喝奶茶時,不好意思地抿嘴笑;和搭檔連轉了幾個圈、跳完一曲交誼舞,他的笑光彩照人;在動漫城看到身旁戴著假發的「coser」們,王朝堯露出小孩兒般新奇的笑。

一天上午,他跑到小區樓下的籃球場投籃,五十個球中了四十七個,便喜滋滋地在小紅書上記錄下這個「近來最佳的成績」。

這些沒有濾鏡的快樂,伴隨著動態裏一連串的「哈哈哈哈哈」,感染了互聯網上的陌生人。加入小紅書短短兩個月時間,已經有3萬個朋友分享了王爺爺的歡樂。

和王朝堯不同,71歲的北上煙乍一看像位嚴肅的「老學究」。

從語言學教授的崗位上退休後,北上煙開始回望人生。學生時代,他靠自學掌握了英、法、德三門語言,大學又主修了俄語。為了學習法語,他曾輾轉求得一本法語詞典,愛不釋手,在扉頁貼上魯迅像,寫下法語——Fais ce que tu dois, advienne que pourra(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如今,他對語言的熱愛並未減退。只不過,年輕時的他寫的是一本本學術「大部頭」,現在他寫起了「小紅書」。他把自己在學習中獲得的滿足一一記錄,引來不少年輕人在評論區請教學外語的訣竅。

北上煙在小紅書分享英語學習心得。圖 / @北上煙的小紅書截圖

雅子今年61歲,出生在農村,是家中長女,前半生為了家庭生計忙碌,退休之後才騰出時間和精力關註自己。「我不喜歡做菜、洗衣服。我最喜歡的是自由。」雅子寫道。

書法、篆刻,是雅子從17歲就開始的「狂愛」。五十年前,市面上能找到的字帖極少,她就拿著紙和鉛筆跑進北海公園,找到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快雪時晴帖】,拓寫下來。

退休後她有了自己的的篆刻小店,取名叫「雅子的世界」。雅子喜歡和網友分享自己新刻的印章、剛剛畫好的牡丹扇面,她形容這些分享「夠爽夠過癮」。

雅子拍攝記錄自己篆刻印章的過程。圖 / @雅子在小紅書上釋出的視訊截圖

越來越多老年人的生活,正在被看見。截止到2024年末,小紅書上60歲以上的月活使用者超過3000萬,其中,60%來自二線城市及以下地區。

老年創作者們累計釋出了超過1億篇筆記,他們發出的內容一部份和年輕人無異:分享生活和保持健康的經驗,記錄日常美食;另一部份則悠長、深厚,凝結了樸素、平實的一生。

和視訊相比,圖文筆記的形式給老人們帶來了更大的創作自由。除了拼音和手寫輸入外,他們也會將文字寫在紙上,再拍照上傳;或者透過朗讀的方式,用新潮的轉寫軟體,將語音轉成文字。

晚來孤獨

【中國人口形勢報告2024】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即將超過3億,占比超總人口的20%。這也意味著,我們已經邁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

老年並不是驟然而至的。衰老是一個必須經歷、緩慢下降的過程,是一個鮮有外人知的人生階段。老年歲月的神秘感,源於公共視野中,老人的隱身和失語。

晚來孤獨,是老年的常態。伴隨著衰老而來的,是生活半徑的逐年縮小。

王朝堯很少對人講他的心事。近些年老伴因為糖尿病的並行癥腿腳不太好,稍不註意就會角力,出門也得坐輪椅。王朝堯心裏一直有遺憾,沒能趁著老伴身體好的時候多帶她出遠門看看。

上了年紀後,他的同學、朋友們接連離開。如今,身邊熟悉的老朋友只剩一位九十高齡的老人,但他們也不像過去那樣經常聚在一起聊天了。

親人的離世更讓他們心痛。82歲的河南老太太盛悅之最開始在小紅書上記錄,是因為老伴的去世。

隔著生死,想要再見就只能是夢裏。悅之也做過這樣的夢,夢裏,她和老伴都還年輕。她在做老師,眼看著快要上課,卻找不到自由車。她急得要哭,老伴一邊安慰她一邊起身,要出去問問是誰把車騎走了。她等了好久,也沒見老伴回來。她一著急,夢就醒了。

悅之記錄的關於老伴兒的夢。圖 / @悅之的小紅書截圖

越到團圓的節日,思念越濃。有一回,悅之夢見自己蒸魚煮雞準備過年,孫子孫女也都從外地趕回來守歲。一家人圍著飯桌熱熱鬧鬧,只有一邊的老伴,吃著飯就不見了。她著急大喊,也沒有人回應。淩晨三點驚醒,悅之才意識到,老伴「走了」。她瞪著眼等到天亮,才一筆一畫地把當時的心情寫下來,「我真的想他!」

挺過這些時刻並不容易。她一度也自暴自棄,想著「老伴沒了,兩天別吃飯,餓死自己得了」。有段時間,她無法下地走路,想在日記本上寫一個「輔」字,結果整整兩個小時都想不起來怎麽寫。

最孤獨的時候,悅之的女兒勸她試試小紅書,在上面「想寫啥(就)寫啥」。

推開世界的門

悅之在2022年9月推開了世界的門。

她在小紅書上釋出了第一篇筆記【80年前,我出生了】。悅之出生在一個「餓死人的年景」。家人得知她是一個女孩,失望地說,「又是一個小閨女。」因為吃不飽,直到她三個月,抱起來也就「幾根骨頭」重,身上只有一層薄薄的肉皮。悅之出生第三天,悅之媽媽本來正是養身體的時候,悅之的奶奶就讓她下地做飯。悅之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沒有溫暖,重男輕女」的家庭裏。

80年過去,很多人喜歡她娓娓道來的文風,也從她的書寫中,「看到一個時代的縮影」。

悅之的童年總是挨餓。就算是草剛剛長出的嫩芽,她也會吃掉。偶爾能在牛的食槽裏找到豆子,「那就算不錯了」。為了能吃上一頓玉米,悅之媽媽要在長得比她還高的玉米稈中穿梭。

直到80歲,她才認真地慶祝了人生的第一個生日。在那一天,她吃到了第一個蛋糕,上面有草莓、葡萄,第一次對著蠟燭許下自己的心願。女兒告訴她,既然這是第一個生日,那它就可以是任何一個。於是這一天成了她的「十八歲生日」。小紅書的年輕人們也都給這位「小姐姐」送上了祝福。

悅之小紅書的評論區,網友們紛紛給她送上生日祝福。圖 / @悅之的小紅書截圖

而對王朝堯來說,印象最深的還是在西南政法大學讀書的一九五零年代。學校號召「掃舞盲」,20歲的王朝堯毛遂自薦,有空就拉著年紀較長的同學練習交誼舞。如今高超的舞技,就是當時練成的。

學校舉辦五四文藝演出,王朝堯自導自演了一出喜劇【運動場上的新手】,拿下一等獎,獎品包括10元錢和100個信封。當時,10元錢算得上一筆巨款,但他「一分錢也沒留給自己」,而是給班上添了桌球和球拍。

評論區裏很多年輕人說,他們看見了「70年前老一輩知識分子豐富純粹的求學時光」。

雅子是家中長女,弟弟出生之後,她就被送到河北農村的姥姥家生活。當時日子艱難,缺油少肉。到了晚上,小姨和她背上竹筐,到附近的林子裏逮知了,回到家用油一炸,就是一頓難得的高蛋白。

雅子分享自己年輕時的照片。圖 / @雅子的小紅書截圖

她也分享多年的護士工作在她身上留下的職業烙印。因為夜班的交接時間總是在淩晨兩點,即便退休十多年,她依然常在兩點十分驚醒。這些文字在南方一個醫護同行那裏得到了回響。她告訴雅子,自己就算回到家,也會在夜裏幻聽到病房的呼叫鈴。

「鬥拱爺爺」王永先出生於古建林立的山西,職業生涯參與修繕的古建築超過100座。他在小紅書上開起了古建築學堂,這位75歲的老頑童,總是穿著深藍色的中山裝出現在鏡頭前,還學會了運鏡和拍攝。

傳播古建築知識之外,王永先也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年輕時的工作經歷。他當時能在現場三四米高的簡易腳手架上,「飛檐走壁」。也不是沒有驚險的時刻,有一次在修繕古建築的路上遇到了山體滑坡,王永先眼看著巨石從山上砸下來,「生死」似乎就在眨眼之間。

所有古建築保護知識都來之不易。幾十年前,王永先就在昏黃的燈光下,記錄老工匠師傅的口訣和「秘方」,現在,他在學生的鼓勵下,把這些知識、故事都轉移到了小紅書上。

王永先拍攝視訊與大家分享古建築知識。圖 / @鬥拱爺爺的小紅書截圖

在小紅書不停地書寫和分享,正在成為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這些樸素、平實的人生故事在一個月活三億的社群中,形成一條條溪流。透過一種更普惠的「去中心化」分發方式,穿越上千公裏,流經無數陌生人的「首頁」。

身處其中,老年人們感到自己和更多人、和更廣闊的世界連線在一起。

老少鹹宜

北上煙有時會在淩晨三點醒來,開始構思一篇新的筆記。很多年輕人告訴他,讀他的文字就像是看一部優雅的老電影。這成為了他對自己的要求。除了想主題,他每天還要花許多時間來打磨文字,「要做得更好,不能辜負人家的期待」。

求學經歷一直都是雅子心中的一段遺憾。在1978年那個激蕩的年代,雅子初中畢業,那一年,只有家中老大或獨生子女被允許報考中專,原因也非常務實,可以盡早工作,減輕家裏負擔。雅子也很爭氣,成為初中班上唯一一個考上衛生學校學護理專業的,畢業後安排工作,並且是幹部身份。

但當時和她在同一個初中班級的三名同學,後來去了重點高中,又考上了大學。很長一段時間裏,雅子都因為沒能去大學深造,唯讀到中專而自卑,自認「這是人生的悲劇」。

在小紅書上,她寫下自己的這段往事:還好上了中專,不然就得結婚了。沒想到,許多年輕人用自己父母的故事告訴她,那個年代考上中專絕不比高中更容易,中專的不少崗位都非常「吃香」。她開始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悅之開始記錄自己活力拉滿的「80歲的單身生活」,就算下雨,她也要在室內運動,在屋子裏走5000步、打半小時桌球,再做一套手指操。現在她是全村最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只要找她,「三分鐘就能完成高齡補貼認證,再也不用去財政局」。她也因此成了粉絲心中的「天才奶奶」。

悅之透過監控記錄下的畫面,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圖 / @悅之的小紅書截圖

在這裏,代際鴻溝似乎消失了。

王朝堯也沒有想到,最開始的一個小小的生活碎片,引發了後來如此多的陌生年輕人的回應。對他來說,那只是普通的一天,因為「一向嘴饞」就買了個鴨腦殼來「啃一啃」。這張分享生活照片像一粒投入互聯網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漣漪。無數年輕人在下面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人剛蒸出一鍋「完美的紅棗饅頭」,有的人分享沈睡中的寵物,公園盛放的郁金香花圃。看完一千條評論之後,路過這篇筆記的每個人都感覺「身體暖暖的」。

王朝堯也想把這種溫暖回饋給「年輕的朋友們」。以前,他的退休生活,一度被他的各種愛好填滿。打一個小時的球,跳一個小時的舞,有空的話,再彈一彈鋼琴。現在,又加上了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小紅書。

這一個小時,他用來翻看評論,一一回復那些關心他的朋友,有時候只是簡單的「晚安」問候,或是讓他「少喝一點奶茶」,他都覺得「不回答一下不禮貌」,不想辜負他們的熱情。

特別是那些在評論區向他傾訴內心苦惱的,他都會寫下長長的一段回答。有一個女孩留言說,「爺爺我跟媽媽吵架了怎麽辦」,王朝堯送上勸慰,「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吵過了就沒事了,最好氣消了你哄哄媽媽」。

網友和王朝堯分享自己生活的苦惱。圖 / @王爺爺的小紅書截圖

還有人問他,「爺爺我不想上學了怎麽辦」,他耐心地分析了一大段,「好孩子不上學幹什麽呢?將來怎麽辦呢?在學習的年齡就學習工作的年齡再工作。不想學習是學不懂還是沒興趣?把你的心裏話不想學的原因告訴你爺爺奶奶和父母,得到他們的幫助」,末了還不放心,囑咐道:「一定要學習啊。」

王朝堯知道,這些話「都是不方便對家人、朋友傾訴的」。擁有這種信任,他希望能給更多身處學業、就業壓力中的年輕人傳遞一點溫暖、善意。

王朝堯用他最愛的奶茶打了一個比方:就像仙草、芋泥、奶蓋、珍珠、布丁,我們加在一起,就是一杯暖心窩的奶茶。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