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你們有誰看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嗎?

2021-04-28心靈

曾在pyq看到有一位朋友安利了一本書,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出於對書名的好奇,便下單買了這本書,並於周末一口氣讀完。

豆瓣評分:8.5分原作名: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出版年: 2020-8-1
作者為勞勃·戴博德(Robert de Board),畢業於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曾任教於英國亨利商學院,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他的兩本專業著作【咨詢技巧】和【組織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國暢銷的心理學類教科書。本書是他最著名、最暢銷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

本書是講在朋友們的鼓勵下,郁郁寡歡、終日沈淪的蛤蟆先生鼓起勇氣去看了心理醫生,在經過10次的心理咨詢後,蛤蟆先生重拾生活目標和信心的故事。

跟隨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詢之旅,作者為我們揭開了心理醫生是如何提供幫助的,幫助我們學會傾聽和共情;同時,從蛤蟆先生的自愈之旅中,我們也能掌握一些非常實用的自我療愈之法。

對於希望掌握一些 入門心理學、改善自我情緒 的同學來說,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一來是其中心理學的知識極富深度但非常易懂,二來是整個故事的情節引人入勝,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在無形中就領悟到了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筆者的2個收獲。

01 心理咨詢不是給你最終的正確答案

在國內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對心理咨詢都有一些誤解,認為只有心理出現一些嚴重影響生活的問題之後才需要去看心理醫生。

在沒看這本書之前,筆者對心理咨詢也並不是非常了解。看完這本書後,才真正明白了心理咨詢是怎麽一回事。

原來,和治療生理疾病的醫生不同,心理醫生並不是直接給你開方子,然後你照著這些方法去治療就好。而是引導你一步步剖開過往的記憶和經歷、審視自己的情緒和觀點、從自身的過往中由自己去找到最終的答案。

對於咨詢人而言,心理醫生更多是一個傾聽、共情和引導思考的角色,咨詢人是不能把找到答案和解決方法的任務全盤甩給心理醫生的。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解謎人其實是自己。

02 普通人如何自我治愈

當然,本書的主旨並不是僅僅告訴讀者心理咨詢如何開展,而更多的是告訴普通人如何正確自我認知、如何與自己和解、如何在自己遇到心理困境時能夠自我療愈和尋求改變。

當文中的蛤蟆先生遇到心理問題,從而求助於心理醫生——蒼鷺時,文中的蒼鷺是這樣引導他的:

1、觀察,並嘗試準確描述自己的情緒和想法2、觀察,並嘗試準確描述他人的情緒和想法3、思考,並嘗試找出自己/他人出現這些情緒、行為和想法的原因4、與自己和解,重新構建一套對自我及他人的認知&行為體系

由上可見,整場咨詢都是一個極富理性觀察、思考與分析過程。其中,觀察和思考是2個核心關鍵詞,同時也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很多情緒和行為都極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所以也有非常多對他人及他人與自我關系的思考。

在整個咨詢過程中,作者借心理醫生蒼鷺之口還提供了2種心理學理論:

父母自我態、成人態、兒童自我態

溝通分析技術的創始人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透過大量的觀察與研究,指出自我狀態存在三個階段:父母、成人、兒童。

不同的情景下,我們與人溝通會透過面部表情、說話音調、語句結構、姿態行為等表現出不用的側面,有時候某一狀態會成為控制我們人格的主體,使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父母、成人或兒童的人格特點。

處於父母自我態時,我們表現得正如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人,因此對我們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父母狀態」包含了自出生起,我們從父母那裏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還包含了對生活的評判標準,讓我們借此判斷是非對錯。這些價值觀來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們行為的人。他們的言行塑造了我們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對我們之後的人生產生影響。

處於兒童自我態時,我們會表現得正如童年時期的自己。人的三觀和行為處事方式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而童年正是我們在逐步建立完整認知體系的關鍵時期。

大部份人的童年都與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我們與他們的相處方式會逐漸對映到成年後與朋友、戀人和陌生人的相處方式之中。

比如,孩童時期我們是透過撒潑搞破壞來獲得父母關註的,那麽成年之後,也許我們就會透過一些嘩眾取寵的方式來繼續贏得他人的關註,這時候,我們就處於了兒童自我態。

而當處於成人態時,我們既不會模仿父母去訓斥和否定他人,也不會模仿孩童時期和父母相處模式中的自己,而是真正可以理性思考的自己。

成人態中,我們不會習慣性地用一些不成熟的情緒看待事情,而更多地能夠做到拋開情緒就事論事,思考並看透事物背後的原因和本質。

這個是作者給人劃分出的3個狀態,但本質上個人感覺其實是在提醒我們關註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系,同時要能分析出哪些行為和想法是來源於原生家庭和環境的影響。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成年後自己一些想法和行為的源頭,並不會一味地全部向內否定和責怪,因為,這並不全是你的錯。

自然型與適應型

想象一個人呱呱墜地時,他快樂、憤怒、悲傷和恐懼的情緒與生俱來,這是出生就擁有的基本情感。兒童時期,我們會將這些情緒不加掩飾的展現出來。

但是,自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就需要無條件的依賴父母和家人,因為沒有父母可能我們的生存都難以保障。因此,在這個大前提下,兒童就需要為了融入他人做出一些順從的行為,例如取悅父母、道歉、依賴、表示同意等等。

這時,情緒處於自然型的嬰兒就逐漸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前進演化」為了 適應型的兒童 。在這些事情之後,我們逐漸建立起了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從而能夠適應與他人的交往。

常見的討好型人格、回避性依戀型人格等就是適應型兒童的表現:本來心裏很氣憤,但卻表現出自己的接受和喜歡;本來心裏很依賴某個人,但卻主動提出分手,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這個事情本身沒有對錯,但當我們這樣行事久了,這些適應型的行為就會變成一種習慣和下意識的反應,甚至到了某一天,自己都會認為這樣做這樣想是理所應當的。

一旦其中有一些反應是在過度壓抑和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那麽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你會覺得心情莫名抑郁,但卻找不出任何原因和改變之法,就是因為你已經把這些錯誤的適應型反應當成了理所應當,甚至回想不出來自己真實的情緒是什麽。

雖然質疑和重構已有認知體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所有已經構建好的習慣性思維和關系都會崩塌甚至推倒重來,但如果不鼓起勇氣跳出來,可能永遠都會陷入原有的死迴圈中。

整體而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理學入門書籍,雖然講的是較難理解的心理學知識,但整個閱讀過程並不沈重,反而很好地結合了例項和理論,令人受益匪淺。

感興趣推薦看看,看過的讀者可以留言討論下你看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