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①:寺底村。
圖②:寺底村村民正在書寫楹聯。
圖③:寺底村舉辦送福迎新春活動。
圖④:寺底村家風長廊裏的姓氏楹聯。
圖⑤:寺底村楹聯壁報。
本文照片均由聞喜縣詩聯學會提供
「新時代讓心兒美透,大楹聯把日子貼紅」。
楹聯,是「對聯」的雅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之一,古語有言:「文之妙者為詩,詩之精者為聯。」它又是老百姓喜聞樂見、隨用隨新的藝術形式,千百年來承載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中國人,每逢紅白喜事,尤其是春節過年都要用到楹聯。20多年來,作為山西文化名片之一的「聞喜楹聯」,已經聲揚海內外。不久前,山西省聞喜縣詩聯學會又獲得「全國弘揚楹聯文化先進單位」的榮譽。聞喜縣寺底村,也演繹出流傳甚廣的「楹聯興村」故事,被命名為「中國楹聯文化村」。
25年前,寺底村裏的幾個摯愛優秀傳統文化的骨幹提出「楹聯開路,文化興村」的想法,從此不僅堅持天天在村委會的水泥地板上「出句打擂」,而且月月到縣、鎮學會參加「楹聯趕集」,堅持學楹聯、撰楹聯、掛楹聯、送楹聯、賽楹聯,把楹聯從地上、紙上、網上,寫到了墻上、門上、街上、長廊上、電線桿上,寫到了老百姓的心上。
一群「聯」老漢
當地有句舊時的謔稱,「下了西柳坡,秀才比驢多。」寺底村,古稱「西柳」,自古以來就頗有文名。這個現在只有403戶、1780名村民的村子,文化人多,文化傳統深厚。
1999年,聞喜縣詩聯學會成立。2000年,溫順等七八位退休教師發起了寺底村楹聯分會。大家初通聯律,從此每天早上打完拳後,「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交流聲就飄蕩在村委會大院。
在一塊幾十平方米的水泥地上,他們每人一支粉筆,板書頭天的聯作。有時是當場你出上聯,我對下聯,你一言我一語,不斷討論,努力求得最好。春夏秋冬,幾乎天天如此。水泥地上的字,寫了擦,擦了寫。粉筆越用越多,有時一天要用掉好幾包。
在晉南這麽一個原本不那麽起眼的小村子裏,支撐起這片火熱天地的,就是這群平均年齡60歲以上的老漢們。其中,有的是返鄉的退休教師和幹部,有的是做買賣的生意人,有的就是純粹喜好對聯的老農民。在外的年輕人回鄉,也會時不時地過來參與一下。如今,村楹聯分會會員已有113人,其中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就有10人。
有一次,聞喜縣詩聯學會會長文振西到寺底村,要求大家攻擂,即興出題:「地當宣紙雲當墨。」幾分鐘後,村民潘篤學對道:「胸有成竹筆有神。」尹效任對道:「詩有華章聯有神。」80多歲的老翁馮九堂對道:「黨布惠風政布春。」
「癡於國粹圓於夢,紅了楹聯白了頭。」一副副楹聯,寫在水泥地上,更是刻在人們心裏,見證了黃土高原一個古老村莊的新時代演變。
一塊「聯」招牌
早年的寺底村,一度村風渙散,村裏大小事,沒人管、沒人敢管。
而今,走在寺底村,連村裏的電線桿都被貼在上面的楹聯賦予了鮮活生命,每家每戶門樓外面的木刻楹聯則展示了這個家的家風。走進村委會大院,楹聯墻、楹聯屏風、楹聯擂台、楹聯走廊上滿是目不暇接的姓氏楹聯、家風楹聯以及好媳婦、好婆婆嵌名聯等,好似步入楹聯世界。這些楹聯都是村民自己編撰、自己書寫的。
2000年,寺底村楹聯分會成立後,定期開展「道德講堂」、為文明戶送中堂和楹聯、書法義務培訓等活動。凡遇重大節日及村裏的孩子滿月、學生升學、青年參軍、老人祝壽和紅白喜事等活動,楹聯小組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作,然後比較眾多作品,選出最好的一副貼在事主的大門上。
每逢國家重大節慶活動,會員們都會撰寫楹聯表示慶祝。這些作品裝裱後懸掛在村文化禮堂,成為一道靚麗的新時代鄉村文化風景線。
2012年7月,中國楹聯學會命名寺底村為「中國楹聯文化村」。這是對寺底鄉村文化建設的肯定。聞喜縣委、縣政府也更堅定了「文化強縣,楹聯先行」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楹聯文化在鄉風文明和鄉村全面振興中的「德治」作用。
一副「聯」中堂
中堂,就是中間一首詩,兩邊一副對聯。以被贈人的品行事業成就入聯。
「為文明戶送中堂」,是聞喜縣詩聯學會的品牌活動,在山西省內外都有著廣泛影響。聞喜縣還以「為文明戶送中堂」活動為原型拍出了全國第一部楹聯題材的電影【喜滿堂】,現已在全國放映10萬余場。
寺底村的楹聯會員多,每次活動,寫的作品也多。為此,擅長書法的潘篤學建議,最好的聯作寫兩邊,大家的作品圍繞中間四個大字填空,大家稱之為「眾星捧月」式中堂。
這中堂可不能隨便送,要送就送給德高望重的、為當地村鎮事業作出貢獻的人以及好媳婦、好婆婆和新鄉賢等。贈送時,鑼鼓聲起,賀聯滿壁,親朋好友大多參與,充滿榮譽感和儀式感。
老軍人馮天順,是1937年從寺底村走出去參加革命的,聽說村裏要建學校,著意捐款1萬元。村民謝其功德,為老人寫了中堂,中間是「鄉情無價」四個大字,周圍寫上大家的賀詞賀聯。中堂送到北京家中,老人很是高興,每天在中堂前凝視一會兒,懷念故鄉之情時時湧上心頭。後來,老人決定,把家鄉的一座兩層樓小院送給村裏作為「老年活動室」。
老黨員武玉梅百歲壽誕時,寺底村楹聯分會贈送了「一庭大雅天成玉,百歲懿德品著梅」的祝壽中堂聯。老人102歲去世後,又送上102字的頌德中堂。家人在整理老人遺物時,發現存有一沓人民幣的小包,還有一張紙,上面工整地寫著:黨費1000元,村委會、老年協會、詩聯學會各500元。
送中堂,是寺底村的最高榮譽。光榮一個人,激勵一家人,影響一村人,教育一代人。
一位「聯」書記
在外打拼數十載的吉平娟,懷著深深的鄉戀,積極響應當地政府「鳳還巢」計劃,2017年回到寺底村,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上任以來,她籌資2000余萬元復產瑪鋼廠,帶動村民就業。積極推動村基礎設施綠化、亮化、美化。重視鄉村文化事業,自掏腰包十幾萬元,為村文化節購置鑼鼓、服裝等。
吉平娟尤其喜愛楹聯,連續多年帶隊赴外地學習交流,考察楹聯文化產業,支持村裏寒暑假義務培訓學生等。一番舉措,焐熱了「聯」老漢的初心,更是激發了大家文化興村的決心。
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吉平娟,提出「黨建+楹聯」的發展方式。把村裏的黨員劃分為楹聯陣地、文化宣傳、環境衛生等6個服務小組,建立網格化體系,實行積分制管理,充分發揮楹聯文化夯基壘台的作用。
「這些年,都是村裏給我們買筆墨紙硯。說實話,沒有村委會支持,楹聯分會很難堅持下去。」村民潘開基說。
「寺底楹聯使得中國楹聯有了鄉土風情。」作家、編劇黃亞洲到寺底村參觀後這樣說,當場題寫了「中國楹聯最寺底,寺底楹聯最中國」。
寺底楹聯還被東南亞和歐洲媒體報道,逐漸走向世界。
一代「聯」新人
寺底村的楹聯人以老者居多,青年人少。因為老人對傳統文化更熟悉,也有閑暇時間。年輕人忙,跑東跑西。對此,老年人常常念叨後繼乏人。於是,他們決心做點兒事情。
2017年起,這群「聯」老漢在廢棄的原村小學裏自修課桌、板凳,打掃出兩間教室,連續8年舉辦了「弘揚國粹,文化傳承」暑假培訓班。收錄8歲以上學員,開辦兩個班。小班8—11歲主要背誦【笠翁對韻】,大班學員為11歲以上,學習對聯,練習毛筆字,同時開設非遺——面塑班,以增加大家的學習興趣。村裏的老師義務教學,每期40天。學員以本村為主,鄰村也有慕名而來的。
「蓮池蛙戲水,柳岸燕歸家」「寺底聯風美,桐鄉德業新」……這些都是孩子們自己的出句對句。村裏楹聯書法作品的展板上,有孩子們自己創作和書寫的楹聯,也有老師的點評。暑期班至今已培訓300多人次。
透過培訓,孩子們幼小的心裏種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寺底楹聯文化傳承後繼有人。
一幀「聯」春圖
像中國所有的鄉村一樣,每到春節,就是寺底村最熱鬧、最紅火的時候。
今年又不同於往年,因為「春節」申遺成功了。台北時間2024年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透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將是我們全球華人最值得慶賀的一個春節。」80多歲的溫順逢人便宣傳,激動地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春節,寄托著中國人的人倫情感和家國情懷。楹聯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俗活動。我是楹聯人。我驕傲啊!」
這一段時間,最忙的要數楹聯會員。他們已經連續25年為村民義務書寫春聯。一個人要編寫各種時政聯、行業聯等幾十副,都是自己現編現寫。近幾年,他們不僅在村裏寫,也被邀請到鎮上、縣上寫。一年少則近千副,多則數千副。他們把一副副紅紅火火的春聯送到千家萬戶。
剛加入詩聯學會沒多久的年輕會員馮衛民,去年就在中國楹聯學會舉辦的春聯征集大賽中獲譽「百佳」之一,內容是:「將愛打包,攜春快遞;以德圈粉,與夢暢連。」時語入聯,格外新鮮。今年春節,他又積極備戰,寫的是「龍燈映壁滿堂福,蛇筆書春永珍新」。春意盎然,喜慶十分。
這不,2025年元旦剛過,溫順老先生就在家中布置起作業:「今年的出句是,‘小康入畫年年好’。」話音剛落,孫子就搶先對道:「好運當頭步步高。」兒子不緊不慢地說:「德政惠民處處新。」爺孫仨不約而同地說:「今年就寫它了。」
楹聯裏的中國故事,寫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自信、更親民,更有溫度、更有詩情。(衛庶 何沁學)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1月02日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