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想學的東西太多,而自己能力有限,為此,你非常焦慮。
對這種困境,我有四個原則、八個方法,能讓你「脫身「。
四個原則是: 由外向內、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由填鴨式學習到從實踐中學習。
具體而言:
一、由外向內
1、減少對熱門自媒體的閱讀
醫學、法律、金融等領域的、專業人士的公眾號,可以有選擇的關註幾個。
每周讀三五篇他們的科普文章,對完善科學常識、積累通識知識很有必要。
但是,絕大多數的自媒體文章,不值得一讀。
一則,作者的知識儲備有限,很多內容也是「現串兒」的--自己都沒真正吃透;
二則,作者表述的內容,基本是百度百科水平,並沒有完整、結構化的思考;
三則,也是最重要一點,過度關註它們給你一種錯覺:
「別人年紀輕輕,怎麽讀過那麽多書?」
「新出現的現象和問題,他們怎麽就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呢?」
這個錯覺,會進一步放大你「覺得自己知識不足、能力不夠「的焦慮。
所以,取關非專業人士的公眾號(哪怕是暫時的),減少他們對你敏感神經的刺激。
好比說,你中午訂餐了,送餐小哥還得二十分鐘才能送到。
正餓得難受,你卻聞到隔壁大娘正用砂鍋燉著醬牛肉,滿樓道都是肉香味。
這時候,把窗戶關緊一點兒。
這是在善待自己。
等你也吃飽喝足了,再去「嗅聞」她的廚藝,也不晚。
2、增強有效閱讀的能力
減少外部的過度刺激,只是「治標「;
要「治本」,得想辦法提高有效學習的能力。
對此,有兩條建議:
1)學習有效閱讀的技巧。
比如,選擇對認知能力有挑戰的書籍、運用批判性思維工具對材料做深度加工等。
具體招式,推薦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和【批判性思維工具】這兩本書。
認真讀兩遍,把自己的「思維利刃「,磨得快一些,才好砍柴。
2)必須寫筆記、寫心得。
增加學習的輸出,把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思考、見聞建立聯結、縫合成知識的網,才有可能記得住、記得牢。
這些筆記和心得,也是後續深入學習的基礎--之前思維的痕跡,是思想進階的梯子。
未來要使用時,也能呼叫--無論是大腦直接提取、翻翻筆記或搜尋引擎(如果你是用電子版筆記)。
此外,大量筆記擺在眼前,多少能安撫一點兒我們的學習焦慮:
「也許我還不是這領域的頂級大咖,但是能寫下這上百萬字筆記,我也肯定不是小白了"。
二、由近到遠
3、每周都有學習計劃,每天適度學習
二十世紀以前,不識字的人,是沒文化;
二十一世紀以後,不能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知識的人,才是沒文化。
所以,不用擔心之前的知識積累太少。
只要能從當下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頻繁的資訊更新,就算是踏上了認知提升的正軌。
相比之下,很多傳統教育的受害者,高中、大學畢業之後,再也沒有更新過知識和理念。
即使之前的知識、技能積累再多,他們也與新時代脫節了。
因此,關註當下,爭取每周至少拿15個小時用來學習。
而每天就看實際情況:
假如精力旺盛、工作不忙,就多學一會兒;
如果周一到周五天天加班,那只能在周末「補課」了。
不要抱怨太累了,沒時間!
把自己發呆、閑聊、刷X音、看娛樂節目的時間稍微壓縮一點兒,就足夠看二十頁的書或聽一堂視訊課了。
4、用三到五年專精一門學科,其余學科則泛讀、泛聽。
建立學習習慣,是為了長期、至少在一個領域裏,達到前 1 ‰ 的知識高度和技能水平。
中國是人口大國,隨手指出一個冷門的領域,也得有上百萬人幻想著能入行、混口飯吃。
當然, 光有「幻想」是不夠的,還需要系統學習、實際操練、勤於復盤,有些行業還需要較高的天賦。
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前 1 ‰,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
以我的經驗和觀察: 在任何領域裏,成功路上都不擁擠--猶猶豫豫湊個人數、心浮氣躁趕個熱鬧的人,占了絕大多數。
所以,三五年內,專精一門知識和技能,就足以成為該領域的達人。
至於其他感興趣的學科、通識類的知識,就只能利用「三上」--車上、廁上、枕上--的時間,大體瀏覽一下專家號和「掃盲貼「即可。
當代,有聲書、視訊課、以及聽課的軟體多得很,自己洗臉、刷牙、穿衣服、梳頭發、刮胡子、收拾房間、搞東搞西時,聽一耳朵其他學科的通識課,也是好選擇。
三、由具體到抽象
5、打造合理的知識體系,減少遇到新知識的恐慌
很多人看書、聽課,基本上是「狗熊掰棒子「:忙碌一下午,出了玉米地,只剩下最後的兩句話,還「拿在手裏「。
書海無涯,人生有限。不要做低水平重復的事情。
長期讀書,要有完善知識體系的意識。
同樣是冷板凳坐了十年,讀了三五百本書:
有的人,知識體系有機而豐滿。哪怕遇到新作者、新觀點,他稍微了解一下,也就猜出知道對方的思想淵源--萬變不離其宗,他就是換了個「馬甲「而已;
有的人,讀書只貪數量多,某一個學派、某一個作者值不值得讀的書,都一個勁兒地讀。而始終沒有梳理它們和其他學科、學派、歷史流變、社會現實等有什麽關系。
顯然,前者遇到新說法,就淡定很多,新觀點很少能沖擊他們已有的知識體系;
後者遇到沒見過的書和觀點,眼冒金星卻不知從何談起,只覺得不明覺厲、兩腿發虛。
因此, 閱讀者要有意識地打造符合自己生命追求的知識體系,最終要敢於為自己的知識體系負責。
如果不知如何打造,可以看看學者、作家、行業大咖開的書單。
近幾年,我見過最好的、協助閱讀者打造知識體系的課,是何帆老師的【何帆讀書俱樂部】。
他帶領學員精讀五十本原著,參照、介紹超過三百本經典好書。
6、提升焦慮管理能力,無論焦慮來自經濟、社交,還是知識、能力。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裏,我們遭受知識焦慮、資訊焦慮的沖擊,很正常。
畢竟,相比天災、饑荒、戰亂帶來的死亡焦慮、末世焦慮,知識焦慮還算是溫和、可調節的體驗。
但是,我們對知識、收入、教育、醫療、職業發展、家庭關系、子女教育等等,無論哪一方面的問題,如果持續體驗到過度焦慮,都不是好事。
輕則,幹擾註意力、影響情緒感受;
重則,影響心腦血管系統,傷害身心健康。
所以, 在這個時代,把情緒調節、社交技能、自我關懷等等心理學知識,整合到我們的知識體系中很重要。
它們不只是作為頭腦層面的知識,而是要套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及時使用放松技能、增加自我接納、建立共情友善的社交、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焦慮水平等等活動,這是從情感方面,釜底抽薪地帶你走出焦慮。
具體推薦閱讀:【適度焦慮的力量】【八周正念之旅】【焦慮情緒調節手冊】等書籍。
不僅要讀書,還要多具體練習。把增強焦慮管理能力,也整合到長期的生活系統之中。
四、由填鴨式學習到從實踐中學習
7、重知識體系的掌握,少囤積零散資訊
成體系的知識,才是值得我們下苦功夫的學習內容。
體系化的知識,讓我們既了解前人的經驗和結論,也給我們進一步提升和研究,提供了起點。
系統學習某個領域的知識時,「抓大放小「是很重要的原則。
對於非熟悉領域的知識,與其了解二十個有趣的段子、名人逸事,不如好好學懂一個原理、幾個核心概念。
零散資訊、坊間傳聞是學不完的、對提升能力幫助也不大;
而基本原理、核心假說、思考模型,一旦掌握了,智識水平馬上翻一番。
我們的學習目的,未必是成為跨領域的專家、學者,但至少要不被一般從業者忽悠。
所以,多看嚴肅讀物,少看學術八卦、名人軼聞--除非你是脫口秀演員,要收集點學術資料,表演時裝那個。
8、離開具體的學科,到真實世界學習。
之前說的幾項,偏重書本學習,是前人已經總結好的知識。
真實世界卻不是這樣--現實生活裏,很多問題不分科、不分界,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
除了編輯、老師、作家、記者、科研人員等「少數「職業,更多領域的優秀人才、民間高手,可能都不怎麽讀書。
這就需要我們和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時常過過招、交交手、切磋切磋。
你會發現:有些能人很有智慧,也有問題解決的能力,但是他們的知識不是來自書本學習。
也許他們做了多年銷售,善於觀察人、理解人,社交能力很高;
也許他們山南海北四處奔波,總在面對新現象、新問題,因而見識廣博,;
也許他們動手能力優越,看他人做個示範、請老師傅指點一下,自己就能領悟。
總之,真正會學習的人都是從生活中學習的高手。
而生活本身不可能「系統化、成體系」。尤其是趕上「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新現象、新變化層出不窮的時代。
沒有誰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只能從自己的體驗中學習、從自己的嘗試錯誤中學習。
因此,只寫閱讀筆記、讀書心得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在真實世界裏去觀察、體驗、反思、總結。
這些親歷者的見聞、思考,也更值得記錄下來。
能從生活中直接學習,而不借助圖書--「二手材料「--學習他人總結好的知識,這才是真正的會學習、能學習的「智識分子"。
相關閱讀:
2022年8月12日 晚初稿 8月13日 下午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