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神州答卷丨撤鎮設市5年,龍港發生了這些變化

2024-10-01心靈
02:20
新華網杭州9月30日電 9月25日,有著「中國第一農民城」之稱的浙江溫州龍港市,迎來正式掛牌五周年。2019年9月至今,龍港在完成「撤鎮設市」身份轉化的同時,承擔著為新型城鎮化和特大鎮改革探路的任務。5年來,龍港錨定「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方向,先後實施7項國家級、42項省級改革試點,改革舉措亮點紛呈,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特大鎮」如何「換裝」?
今天來到龍港,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個個產業園區內,包裝印刷上下遊產業鏈一應俱全;寬闊的世紀大道貫穿整個城區,車流穿梭不息;一批新建的學院、醫院等民生基礎設施拔地而起……整個龍港城市朝氣蓬勃。
20世紀80年代,地處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鰲江入海口南岸的龍港,只有5個「燈不明、路不平」的小漁村。建鎮後,透過大力推行戶籍制度改革、土地有償使用、發展民營經濟等舉措,大批農民來到龍港自建住房落戶,建起了「中國第一農民城」。
黨的十八大後,新型城鎮化試點有序展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2014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聯合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龍港成為首批試點鎮之一。
這是2018年12月3日在原龍港鎮拍攝的正在建設的高樓。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龍港撤鎮設市前,已經具備較大的人口規模、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較為雄厚的產業基礎。」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李潔列出一組數據,2018年,龍港人口達到38萬,地區生產總值299.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86萬元,城市建設、城市規模、城市功能和城市能階達到較高水平。
同全國許多特大鎮一樣,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龍港面臨越來越多「成長的煩惱」。李潔說,鎮的體制難以適應發展需要主要體現在放權邊際效應遞減,經濟社會管理需要與鎮的職責許可權不匹配問題凸顯,城鎮化潛力釋放受到制約,不利於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進,「小馬拉大車」問題突出,要素保障能力不足,服務管理能力難以滿足各方面需要。
2019年,國務院批準撤銷蒼南縣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龍港抓住撤鎮設市契機,實作了從特大鎮到縣級市的飛躍發展。溫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軍說,5年來,龍港先後實施7項國家級、42項省級改革試點,入選中國改革典型案例3個,改革舉措亮點紛呈,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大部制、扁平化」下的改革驅動
與一般的機構設定不同,龍港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專業領域執法模組」「城市管理服務模組」「基層綜合執法模組」「辦公綜合保障模組」等名稱顯得頗為新穎。
從「鄉鎮」到「城市」,在嚴控機構、人員編制前提下,龍港把「大部制」機構改革作為破題之舉。
「所謂‘大部制’,就是將職能相近、業務相似的機構進行職能最佳化、流程再造。」龍港市委市府辦(改革辦)副主任陳建錨說,透過撤並,龍港全市共設6個黨委部門、9個政府部門、6個市直事業單位,黨政機構數量和人員數量較同類縣(市、區)縮減約60%,每年可節約行政支出約10億元。
機構合並只是「大部制」改革的初級版本,由於上下級業務對接難免出現一對多的情況,以及精簡後的行政資源需要全量承接縣級市行政職能,龍港為此啟動了「大科室模組化」改革,按照職能相近、職責相通的原則,從「科室」對應「局」轉變成一個模組對應上級一類業務。
同時,為提升政府部門效率,龍港集中相對有限的人力資源,以更整合、更綜合的機制設計推進改革。
龍港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起樂告訴記者,龍港根據部門職責分3個批次,將綜合行政執法領域從9個增至31個、執法事項從318項拓展到2681項,切實推進行政執法系統從「事項分散」向「統籌整合」轉變。
2024年9月11日,市民在溫州龍港市政務客廳內辦理業務。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龍港改革的另一個標簽是「扁平化」——它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不設鄉鎮(街道)的縣級市。
龍港撤並原有的199個村居,設立102個社群,構建高效扁平的「市—社群—網格」市直管社群新模式,實作「一竿子插到底、一個層級管到底」。「在龍港,90%以上的個人事務都能在家門口辦理,90%以上的矛盾糾紛都能在社群化解。」王軍說。
為強化法治保障,2023年,溫州專門出台規範「市管社群」的地方性法規【龍港市社群治理條例】獲批實施,將日常管理等95項服務性、事務性鄉鎮職能事項下放到社群。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秘書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院長潘治宏認為,龍港的改革探索為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在確定撤鎮設市標準、降低行政執行成本、改善縣域基層治理、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具有示範性和引領性。
聚焦現代化,提升獲得感
走進龍港市華中社群,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築群鱗次櫛比,清澈碧綠的河水繞田而過,小橋流水、休閑遊步道等映入眼簾。在「眺有遠山,望見良田」的意境裏,孕育出了風景宜人的江南靈韻。
撤鎮設市以來,龍港全面實施「村貌革命」行動,深化農村社群人居環境整治。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汙水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品質,不少社群「改頭換面」。
環境整治只是先手棋,讓農民過上城裏人的生活,切實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才是龍港的「重頭戲」。龍港提出「全域城市化、就地市民化、服務均等化」,把城市和鄉村真正當作一個整體來一並設計、一並規劃、一並推進。
這是2024年9月11日拍攝的溫州龍港市華中社群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龍港人多地少,一些社群因無建設用地,導致無房戶建房落地難。龍港市政府成立了「跨社群調劑保障公司」,幫助社群農戶統一建造「安居小區」,社群農戶只要出建設成本價,就可以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
華中社群和金山港社群是跨社群統一安置點。華中社群黨總支書記馮亦科表示,華中社群目前已建設400多套安置商品房,結合未來鄉村建設,打造了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等「十大場景」,「讓農民享受城裏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配套」。目前,龍港已有156戶無房戶實作成本價跨社群安置。憑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將有5000多農戶擺脫危舊房,住上新房。
實作「全域市民化」後,機關幹部、社工直接下沈社群服務,在一線輪值辦公,構建「社群問題解決直通車」等系列「聯勤處置」機制,實作農村社群共建共治共享。
針對社群「一老一少」較多,老年人健康膳食、兒童公益課堂等實際需求,龍港打造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元共享餐」老年公益食堂、老年教育聯盟等場所,成為居民身邊的開放式、集約化、共享性的服務矩陣。
這是2024年9月11日拍攝的溫州龍港市政務客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以民生保障為基礎,人才近悅遠來,產業蓬勃發展。龍港打造「青年理想地」「城市合夥人」全域「雙IP」,近三年新增大學生超2萬人。
「在我眼中,龍港就是我創業的福地。」「90後」姑娘周乃珍2012年被龍港印刷業蓬勃發展吸引,來龍港創辦了一家專攻兒童益智產品的公司。此前她和其他9位優秀創業青年被評為「龍港城市合夥人之青創之星」,獲得資金授信、創業經驗輔導、結對幫扶等支持。
增強人才「磁吸力」,2023年以來,龍港持續探索個體工商戶多元增值服務體系整合改革,向不同領域創客精準提供政策支持,還開設「開業+開戶+金融」服務功能,幫助新設商戶建立資金流水池,實作個體信用貸款額度和利率「一升一降」,同時授信10萬元開業專屬備用金等,解決貸款難、貸款貴、額度低困擾。
2023年,龍港新設個體工商戶1.6萬戶,同比增長38%,每萬人經營主體擁有量均躍居浙江省前三,平均4個人中就有1個經商辦企業。
面向未來,改革再起風帆
「幾年前還是荒涼鹽堿地,如今竟成了一方熱土。」
去過龍港新城的人,無不被這座快速崛起的區塊所吸引、所感染。新城位於鰲江入海口南岸,前身是一片海塗,如今已是高樓林立,將「產城融合、產城共興」的畫卷徐徐鋪展,凝聚起奔向未來的「龍港希望」。
作為龍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新城在計畫招引上專註「新賽道」,緊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智慧裝備制造等領域,包括華潤潔凈能源計畫、國電投異質結計畫、深國際智慧物流園等產業大計畫相繼落地。
眼下,新城正在打造五湖連環的生態廊道,同時推進生態城市、海綿城市、濕地公園等建設,利用「0大生態」打造「大畫面」,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體系。
一如新城的發展,面向未來,龍港正搶抓機遇、攻堅攀升,加快建成全國新型城鎮化改革策源地。
這是2024年9月12日拍攝的龍港市科創產業中心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溫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軍表示,龍港將錨定「推進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板」目標,聚焦行政管理、基層治理、要素配置等5個重點領域,謀劃推出「一網統管」基層智治、數據智慧財產權全鏈條等79項「小切口、大撬動、龍港味」的改革舉措。
一是堅持以改革啟用力、謀突破,謀劃一批「小切口、大撬動」特色改革舉措,攻堅打造10個標誌性改革成果,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成為龍港的鮮明標識。比如,叠代推出「大部制、扁平化」3.0版,深化「黨政部門+事業中心+國有企業」協同執行,創新社會治理中心「大督查、大值班、大排程」一體執行模式,打造行政體制改革龍港樣板。
二是堅持以改革增動能、促發展,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深化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推進「數據得地」「數據得貸」等要素創新性配置,全面激發市場活力與社會創造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統籌打好「創新聯合體+科技副總」「市場化基金+專業化招商」等組合拳,高效營運浙南低空經濟科創孵化基地,搶占新質生產力「新賽道」,打造溫州都市區副中心硬核支撐。
三是堅持以改革提品質、惠民生,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叠代深化「醫共體、教共體、養共體、文共體」等公共服務共同體整合改革,攻堅推進「強城行動」55項重點工程,一體推動「老城復興、新城崛起、鄉村振興」,打造「全域均衡、全齡友好」城市。
龍港市委書記何宗靜表示,新的時代方位,標註新的改革起點。龍港將努力打造更多具有辨識度的改革標誌性成果,進一步擦亮「改革名城·甌越明珠」金名片。
策劃:儲學軍、鄔煥慶、車玉明
統籌:李誌暉、袁震宇
執行:萬方、翁璟
記者:鄔煥慶、王俊祿、魏一駿、唐弢、劉銘翔
參與報道:馬江、曹瀅、汪亞、郭妍廷
新華社浙江分社 新華網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