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日本「開始量產」,台灣很擔憂

2025-01-01心靈
台積電日本廠量產,島內擔憂被掏空
有「護島神山」之稱的台積電,其日本熊本廠今年年底量產,再度引發島內對於「掏空台灣」的擔憂。
有意建第三廠
多家台媒12月28日援引日本共同社的訊息稱,日本熊本縣知事木村敬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透露,日前已收到台積電熊本晶圓廠營運合資公司JASM的通知,熊本一廠已按照計劃,本月「開始量產」。台積電隨後證實稱,熊本一廠12月已按照計劃開始量產,熊本二廠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度動工,力爭2027年年底前投產,生產更先進的6奈米芯片。
台灣【經濟日報】28日稱,台積電海外廠布局最快速的是日本廠。台積電2021年宣布在熊本縣菊陽町興建晶圓廠,2022年4月動工,2023年12月完工,今年2月正式啟用。熊本一廠總投資額1.3萬億日元,日本政府補助4760億日元,主要生產12至28奈米成熟制程邏輯芯片,月產能也從最初目標4.5萬片提升到5.5萬片,如今新廠按進度量產,首批客戶為索尼集團等大企業。
報道稱,台積電熊本一廠主要生產影像傳感器和車用半導體等,第二座晶圓廠將支持在消費性、汽車、工業和高效能計算(HPC)相關套用的策略性客戶。台灣【工商時報】提到,木村敬今年8月抵台存取新竹科學園區台積電總部時,曾呼籲台積電考慮建設熊本三廠。外媒11月披露稱,台積電也有意興建熊本三廠,專門生產3奈米芯片。但木村敬12月27日坦承,熊本三廠的計劃仍不明朗,尚需數年時間才能實作,這取決於一廠和二廠今後能否有效營運。
必須「根留台灣」
台灣【工商時報】28日稱,熊本廠按預期進度量產,「為近年探索國際化、布局海外市場的台積電註入一劑強心針」。日本【讀賣新聞】稱,根據日本九州島經濟調查協會公布的預測數據,隨著台積電2021年赴日本熊本設廠,預計2021—2030年的10年間,將為九州地區帶來總計約23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比2023年年底的預測增加3萬億日元。
然而,島內十分擔心先進技術外流會進一步掏空台灣。有評論認為,日本透過台積電逐步掌握半導體制造相關技術,並培養一批半導體制造高級人才。島內資深媒體人謝寒冰曾分析稱,台積電給熊本帶來很大的商機,這是美國的一個戰略規劃,即分散美國未來可能的風險。未來台積電除了去德國,還可能到其他地方投資,「本來商機都在台灣,後來沒有了,我們自己都享受不到」。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此前表示,半導體業前進海外設廠,一定會分散掉台灣原本的既有資源,以往90%產能都在台灣,台灣生產芯片的性價具絕對優勢。她表示,台積電赴日投資第一期以28、22奈米等成熟制程為主,日後如果日方要求7奈米以下先進制程,就會引起各界憂慮,畢竟先進制程必須「根留台灣」才能保有對外談判籌碼。
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1月底稱,目前台積電已量產的最先進制程是3奈米,根據台積電釋出時程,2奈米預計2025年年底量產,之後台積電進入下一階段新制程,屆時可以討論2奈米制程是否往其他地區擴散。台「經濟部長」郭智輝承認,台積電2奈米芯片遲早會在美國生產。國民黨「立委」鄭正鈐稱,台積電在美國持續擴廠,第一座廠生產4奈米芯片、第二座廠是3奈米,美國商務部日前透露第三座廠是「未來先進制程」,「會不會到時候A16埃米級技術也出去?最後變成台積電最先進技術在美國、而不是台灣?」
有政治因素考慮
據台灣【工商時報】12月30日報道,台積電法人說明會將於2025年1月16日登場。法人預估,本次法說聚焦2024年獲利、2025年資本支出、2奈米制程量產時點、代工報價調整及美日歐三地海外布局五大議題,攸關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6月上任後首次交出的年度成績單。台積電2024年再度重新整理營運紀錄,前11個月合並營收2.61萬億元新台幣,年增31.8%,創歷年同期新高。
台灣【旺報】28日稱,台積電將於明年2月到美國召開董事會,是成立37年來的首次,而台積電美國廠預計明年第一季度量產,原定本月舉行的開工典禮一延再延,背後顯然有政治因素考慮。台灣半導體產業越來越難以保持決策自主性,為保護「護島神山」,台當局須制定防範核心技術流向美國的法令,才不會讓台積電成為「美積電」。同時也不能放棄大陸市場,不僅因為大陸市場規模龐大,更因企業追求成長,必須與客戶在技術面與套用面緊密互動,這方面是大陸科技業的強項。文章稱,台灣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資通訊及電子產業占台灣出口比重超過六成,如果大量半導體關鍵企業移往美國,又無法保持大陸市場份額,將是致命的打擊。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