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的人格是什麽?
如果僅僅是那幾個詞的標簽:
那楊過很可能在母親穆念慈病重到死後做孤兒那幾年的時間已經死了。
他根本沒有機會一個人艱難求生幾年後,才遇到偶爾離開桃花島的郭靖黃蓉。
孤兒寡母,還是個病重的寡母,在孩子十來歲時就病死了的這種家庭。即使在現代社會都是容易受人欺負的人群,可想而知,在古代社會是一種什麽樣的生活狀態。
完顏萍道:「是誰養大你的?」楊過道:「又有誰了?自然是我自己養自己。我媽死後,我就在江湖上東遊西蕩,這裏討一餐,那裏挨一宿,有時肚子餓得抵不住,偷了人家一個瓜兒薯兒,常常給人抓住,飽打一頓。你瞧,這裏許多傷疤,這裏的骨頭突出來,都是小時給打的。」一面說,一面卷起衣袖褲管給她看,星光朦朧下完顏萍瞧不清楚,楊過抓住了她手,在自己小腿的傷疤上摸去。完顏萍撫摸到他腿上凹凹凸凸的疤痕,不禁心中一酸,暗想自己雖國破家亡,但父親留下不少親故舊部,金銀財寶更不計其數,與他的身世相較,自己又是幸運得多了。可以說,相對於金庸給前作【射雕英雄傳】裏的英雄母親李萍,和雖然出生沒親爹卻在五六歲後擁有一群男性長輩照看的郭靖這母子二人所開的各種金手指來比,楊過十幾歲前的慘淡人生要真實得多,所以他小時候有明顯的心理創傷,討厭有錢人,討厭仗勢欺人,有英雄父親情結。
但凡現實生活裏觀察過幾個從小孤兒寡母的真實案例,基本上都能找到那些孩子的性格中可能存在的偏激、防備、怨念、圓滑、撒謊、偷竊等等很多負面東西。可以說,這是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必然產生的一些迫不得已的應對手段。
老實,也是要有一定的物質生活基礎來保證的。李萍一個普通農婦,絲毫武功不會,竟然能挺著個大肚子被段天德一路驅趕北上,不被人發覺,直到亂軍之中被沖散,雪地產子,母子齊活,還遇到熱情善良的蒙古牧民,一個單身女人帶著男孩居然還能順利的生存下來,沒被人搶了去當生育資源……這一路開的金手指絕對足以亮瞎讀者的眼睛。
行了數日,地下草木漸多,這日向晚,忽見前面兩騎馬奔馳而來。乘者見到她的模樣,便勒馬詢問。她連說帶比,將遇到敗兵、雪地產兒的事說了。那兩人是蒙古牧民,雖不懂她言語,但蒙古人生性好客,憐貧恤孤,見她母子可憐,就邀她到蒙古包去飽餐了一頓,好好睡了一覺。蒙古人以遊牧為生,趕了牲口東遷西徙,追逐水草,並無定居,用毛氈搭成帳篷以蔽風雪,就叫做蒙古包。這群牧民離去時留下了四頭小羊給她。李萍含辛茹苦地撫養嬰兒,在大漠中熬了下來。她在水草旁用樹枝搭了一所茅屋,畜養牲口,又將羊毛紡條織氈,與牧人交換糧食。蒙古人傳統善待旅客、外人,見她可憐,常送些羊乳、乳酪、羊肉給她。
忽忽數年,孩子已經六歲了。李萍依著丈夫的遺言,替他取名為郭靖。這孩子學話甚慢,有點兒呆頭呆腦,直到四歲時才會說話,好在身子粗壯,筋骨強健,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勤勤懇懇,牲口漸繁,生計也過得好些了,又都學會了蒙古話,但母子對話,說的卻仍是臨安故鄉言語。
等到郭靖六歲遇到了鐵木真之後,更是因為小小年紀的英雄行為受到對方賞識,從此人生路子都不再是普通人了。
六怪與郭靖母子的生活所資,由鐵木真派人充足供應。華箏的母親念著郭靖曾舍生在豹口下相救女兒,也對他另眼相看,常常送他母子衣物牲口。而郭靖的老實,不代表他當年能乖乖接受華箏的大小姐脾氣。
南茜仁正要指點他這招的精要所在,樹叢中突然發出兩下笑聲,跟著鉆出一個少女,拍手而笑,叫道:「郭靖,又給師父打了麽?」郭靖脹紅了臉,道:「我在練拳,你別來啰唆!」那少女笑道:「我就愛瞧你挨打!」這少女便是鐵木真的幼女華箏。她與拖雷、郭靖年紀相近,自小一起玩耍。她因父母寵愛,脾氣不免嬌縱。郭靖卻生性戇直,當她無理取鬧時總是挺撞不屈,但吵了之後,不久便言歸於好,每次都華箏自知理屈,向他軟言央求。
每次都華箏自知理屈,向他軟言央求。
就這,我看很多想要在小說裏找男友寵愛感覺的女讀者根本代入不了吧?
然後我們來看看郭靖遇到黃蓉時是什麽樣子
郭靖一生長於沙漠,雖與拖雷、華箏兩個小友交好,但鐵木真愛惜幼子,拖雷常跟在父親身邊,少有空閑與他遊玩。華箏則脾氣極大,郭靖又不肯太過遷就順讓,盡管常在一起玩耍,卻動不動便要吵架,雖一會兒便言歸於好,總不甚相投,此刻和這少年邊吃邊談,不知如何,竟感到了生平未有之樂。郭靖跟華箏從小相處,動不動就吵架,但是跟男裝黃蓉第一次見面,吃吃談談,甚為投機。
這就是區別哦。
巧了。
楊過這邊也差不多。
他在桃花島上,跟郭家被嬌寵長大的郭芙幾乎次次見面都爆發沖突,擺明了不相投。
但是他在古墓第一晚呢,和小龍女談得很開心呢。
小龍女冷笑道:「哼,我才不會愛你呢。孫婆婆叫我照料你,我就照料你,你這輩子可別盼望我有好心待你。」楊過本已冷得難熬,聽了此言,更如當頭潑下一盆冷水,忍著氣問道:「我有什麽不好,為什麽你這般恨我?」小龍女道:「你好不好關我什麽事?我也沒恨你。我這一生就住在這墳墓之中,誰也不愛,誰也不恨。」楊過道:「那有什麽好玩?姑姑,你到外面去過沒有?」小龍女道:「我沒下過終南山,外面也不過有山有樹,有太陽月亮,有什麽好?」楊過拍手道:「啊喲,那你可真是枉自活了這一輩子啦。城裏形形色色的東西,那才教好看呢。」當下把自幼東奔西闖所見的諸般事物一一描述。他口才本好,這時加油添醬,更加說得希奇古怪,變幻百端。好在小龍女活了一十八歲從沒下過終南山,不管他如何誇張形容,全都信以為真,聽到後來,不禁嘆了口氣。
十四五歲的楊過作為一個孤兒的那點子見識,對別人說大機率是只會覺得這小子聒噪油滑,但是對從未見過外界的小龍女來說,卻是真的開啟了新世界大門。
小龍女自幼受師父及孫婆婆撫養長大,十八年來始終與兩個年老婆婆為伴。二人雖然對她甚好,只是她師父要她修習「玉女心經」,自幼便命她摒除喜怒哀樂之情,只要見她或哭或笑,必有重譴,孫婆婆雖是熱腸之人,卻也不敢礙了她的進修,是以養成了一副冷酷孤僻的脾氣。這時楊過一來,此人心熱如火,年又幼小,言談舉止自與兩位婆婆截然相反。小龍女聽他說話,明知不對,卻也與他談得娓娓忘倦。所以說,金庸再怎麽會玩花活,畢竟還就是一個作者的同一個大腦。其實把郭靖黃蓉性別顛倒過了再加一些修改,就成了楊過小龍女啊。但是,後兩個人的故事隨著金庸文筆的進一步提高,寫的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了。
要不然,金庸還特意讓左右互搏這套武功,在小龍女身上做了個加強版呢?
其實這左右互搏之技,關鍵訣竅全在「分心二用」四字。凡聰明智慧之人,心思繁復,一件事沒想完,第二件事又湧上心頭。三國時曹子建七步成詩;五代間劉鄖用兵,一步百計;這等人要他學那左右互搏的功夫,便是要殺他的頭也學不會的。小龍女自幼便練摒除七情六欲的紮根基功夫,八九歲時已練得心如止水,後來雖癡戀楊過,這功夫大失真耗,但此刻心靈痛受創傷,心灰意懶之下,舊日的玄功竟又回復了八九成。她所修習的古墓派內功乃當年林朝英情場失意之後所創,與她此時心境大同小異,感應一起,頓生妙悟,周伯通一加指撥,她立時便即領會。只因周伯通、郭靖、小龍女均是淳厚質樸、心無渣滓之人,如黃蓉、楊過、朱子柳輩,那就說什麽也學不會了。更何況如果楊過的性格變成了像郭靖那種所謂老實的樣子,可能還不如大小武那十二三歲就會給女孩子送花,會討女人喜歡的性格呢。
你以為,在父母安排下,一個孤島,沒有其他女孩子跟她比優缺點,從九歲開始就被三個適齡男子圍繞著長大,虛榮心爆棚的郭大小姐還能看得上他?
郭芙跟黃蓉差別多大,很多人是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