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當眼科醫生成為總統,阿薩德的命運早已註定?

2024-12-18心靈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當地時間12月8日,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攻入首都大馬士革,統治敘利亞53年之久的阿薩德家族政權轟然倒塌,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舉家逃往俄羅斯。
本來專攻醫學,卻意外成為父親的接班人;上任之初曾嘗試推行改革,但未能解決國內矛盾;在內戰和西方制裁下苦撐13年,終究沒能阻擋反對派武裝的閃電進攻……
一路走來,阿薩德經歷了什麽?他是如何丟掉敘利亞的?
社恐青年接棒中東強人
1965年9月,阿薩德出生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5歲那年,他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發起「糾正運動」奪取政權,開始執掌敘利亞。
作為家中次子,阿薩德原本的人生軌跡似乎和政治沒有太大關聯。1988年從大馬士革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他成為一名眼科醫生,在大馬士革一家軍醫院擔任軍醫,1992年赴倫敦深造。
哈菲茲·阿薩德夫婦及其子女,後排左二為巴沙爾·阿薩德 CNN視訊截圖
在周圍人眼中,年輕的阿薩德是一個非常害羞的人。他大學時的朋友艾曼·阿布都·努爾曾對美國石英財經網(Quartz)回憶,阿薩德在對話時「不會看你的眼睛……說話時用手捂住嘴,聲音很低沈」。他經常逃避人多的聚會,還喜歡駝著背,希望自己高大的身材在人群中不那麽顯眼。
「他完全是一個普通公民,除非你認識他,否則不會猜到他是總統的兒子。」努爾表示。
轉折發生在1994年。那年1月,阿薩德的長兄、敘利亞共和國衛隊司令巴塞勒·阿薩德意外死於車禍,阿薩德被匆忙從英國召回,被推到聚光燈下。隨後他進入荷姆斯軍事學院接受訓練,並於1999年晉升為陸軍上校。
在哈菲茲·阿薩德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努力為兒子樹立積極的公眾形象。阿薩德被任命為敘利亞反腐運動的負責人,還被任命為敘利亞電腦協會主席,以提升其作為現代化推動者的形象。
2000年6月,統治敘利亞30年之久的哈菲茲·阿薩德去世。這一年阿薩德35歲,敘利亞議會迅速修憲,將總統年齡要求從40歲降低到34歲。不久後,他在一場沒有對手的競選中上台。
那時,西裝革履、舉止溫和的阿薩德似乎給敘利亞帶來了一股新鮮的空氣。在就職演說中,他呼籲「民主」「透明度」和「建設性批評」,甚至還隱晦地批評了自己的父親。
「這次演說(給敘利亞人)帶來了很大的希望。」美國三一大學歷史學教授、敘利亞問題專家戴維·萊施(David Lesch)說。
一切早有端倪?
上任之初,阿薩德呈現出的是一位現代化領導人的形象,他精通電腦、英語流利,有時會走上街頭,和家人去餐館用餐。阿薩德的妻子、曾在投行工作的敘利亞裔英國人阿斯瑪·阿薩德也成為西方媒體的追捧物件,被稱為「沙漠玫瑰」、敘利亞版的戴安娜王妃。
在政治上,阿薩德政府釋放了一批政治犯,適度放松言論控制,一些反對黨獲準成立。不過,這場所謂的「大馬士革之春」轉瞬即逝。直到現在,外界對阿薩德是否真的希望這些改革持續下去也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萊施認為,阿薩德溫和的進步野心遭到了國內強硬派的阻撓。也有人認為,阿薩德早期的言論只是為敘利亞落後的經濟吸引國際投資的幌子。
當地時間2022年7月8日,阿薩德(左二)和妻子阿斯瑪(中)以及他們三個孩子在敘利亞阿勒頗大清真寺外散步。 敘利亞總統Facebook帳號
石英財經網稱,即便政治改革只是「表面文章」,但阿薩德似乎確實致力於讓敘利亞經濟自由化。
在哈菲茲·阿薩德統治的近30年裏,該國的人口增長了一倍多,隨著全球化的到來,敘利亞迫切需要開放經濟,讓非石油部門得到發展。盡管敘利亞安全部門認為開放會導致反對意見的湧現,但阿薩德還是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包括允許銀行私有化,努力吸引外資,引入互聯網。
但也有分析指出,阿薩德經濟改革的受益者都是那些與政府關系密切的人,農民和城市勞動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害。而2006年至2010年創紀錄的幹旱加劇了敘利亞社會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多的農民湧入城市,失業率飆升。
敘利亞還面臨著來自外部的挑戰,包括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和美國對中東地區的介入。
「9·11」事件後,美國在中東的戰略訴求發生變化,不久就把敘利亞視為其在中東的對手。2002年,小布希政府將敘利亞等國列入其所謂的「邪惡軸心」,2003年又以敘利亞占領黎巴嫩和支持恐怖主義為由,宣布對敘利亞實施制裁。
受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裏裏遇刺事件影響,阿薩德政府承受著來自美西方越來越大的壓力,最終在2005年宣布從黎巴嫩撤軍。華盛頓阿拉伯中心(ACW)研究員齊亞德(Radwan Ziadeh)說,這一「投降」刺痛了人們,「增加了(阿薩德的)不安全感,他無法處理這些地區或國際危機。」
伊拉克戰爭也導致敘利亞宗派主義沖突加劇和伊斯蘭激進主義蔓延。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安德魯·泰布勒(Andrew Tabler)表示,伊拉克戰爭期間,阿薩德允許聖戰分子透過大馬士革機場進入伊拉克與美軍作戰,這個決定最終傷害到了他。
在伊拉克戰爭末期,大量進入敘利亞的激進遜尼派已經駐紮在該國最貧窮的東部地區,他們最終成了「伊斯蘭國」的僱用兵。在遜尼派穆斯林占多數(約占該國人口68%)的國家,作為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約占該國人口11%)的一員,阿薩德的行為無異於玩火。
阿薩德想過辦法,但……
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阿拉伯世界,敘利亞也沒能幸免。蟄居多年的反對派開始加緊活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也乘勢在敘利亞策動政權更替。
2011年3月15日,大馬士革爆發大規模反政府遊行示威活動,阿薩德選擇武力鎮壓,局勢迅速惡化,逐漸演變成武裝沖突,敘利亞最終進入內戰狀態。同年5月,美國歐巴馬政府以侵犯人權為由,宣布對阿薩德及其他敘利亞官員實施制裁;曾經的「敘利亞戴安娜」阿斯瑪也被抨擊為「瑪麗·安東娃妮特」(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
內戰初期,阿薩德政府節節敗退,一度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盟」)在2011年11月中止敘利亞成員資格,多個阿拉伯國家關閉駐敘大使館。
隨著伊朗和俄羅斯相繼介入敘利亞戰事,尤其是俄羅斯的大規模的空中打擊遏制住了反對派的進攻,阿薩德政府得以收復大片失地。
到2020年,敘利亞國內的武裝沖突總體告一段落,政府軍已把反政府武裝控制的領土縮減至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全面戰爭減弱為零星戰鬥。敘利亞也有了休養生息、重新聚焦經濟發展的機會。
與此同時,敘政府同阿拉伯世界關系逐漸解凍。2023年5月7日,阿盟在開羅舉行的外長級特別會議上同意恢復敘利亞的阿盟成員國資格。兩周後的5月19日,阿薩德時隔12年首次出席阿盟峰會。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直到最近,人們還認為敘利亞似乎脫離了困境……經過13年的沖突,最壞的階段似乎已經過去,世界也準備忘掉這一切。」美聯社上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但同時指出,阿薩德從未贏得這場曠日持久的內戰,該國大片區域仍沒有在他的控制之下。
當地時間12月6日,反對派武裝奪取哈馬後,省政府辦公大樓外墻的巴沙爾·阿薩德畫像布滿彈孔。 視覺中國
雖然阿薩德在敘利亞內戰中艱難保住政權,但他統治的國家已經四分五裂:中部和南部由敘利亞政府軍控制,東部由美國支持的庫爾德人控制,其余地區則由反政府武裝控制。
十余年的戰火加上美西方不斷加大的制裁力度,導致敘利亞經濟遭受重創、民眾生活舉步維艱,近1300萬人流離失所,超過9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面對這一切,阿薩德顯得無能為力。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對觀察者網表示,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阿薩德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圖改變國內經濟形勢。比如,加強與俄羅斯及伊朗的聯系,希望從這些國家獲得更多援助;維持穩定的政治局勢,發掘國內經濟重建的潛力。同時,推動和周邊阿拉伯國家關系的緩和,希望借助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海灣阿拉伯國家的投資緩和國內經濟問題。
「但敘利亞面對的是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制裁體系。」王晉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敘利亞的經濟重建非常困難,且伊朗和俄羅斯的經濟援助也大幅減少,種種因素導致敘利亞國內經濟崩潰。經濟崩潰之下,政治和安全的重建也無從談起。
在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看來,阿薩德政府在2011年就陷入了生存危機。當年一方面由於國家有長期的積累,另一方面由於2015年俄羅斯、伊朗出手相助,扭轉了戰場上的態勢,使得阿薩德政府暫時轉危為安。
但長期戰亂消耗了敘利亞政府的實力,庫爾德武裝在美國支持下控制著敘利亞東部主要產油區和產糧區,加上美國持續對敘利亞進行嚴密的封鎖和制裁,敘利亞政府早已捉襟見肘,難以為繼。
雪上加霜的是,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牽制了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阿薩德政府的主要盟友,讓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有了可乘之機。
11月27日,就在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停火協定生效當天,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突襲敘政府軍據點,此後一路勢如破竹,短短12天就占領大馬士革,這一速度震驚了世界。
華盛頓智庫中東研究所敘利亞問題和反恐與極端主義計畫主任察爾斯·利斯特(Charles Lister)表示,雖然國際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為敘利亞內戰已經被凍結甚至已經結束,但反對派武裝從未放棄,多年來一直在訓練。
「繼續戰鬥」
反對派武裝攻入大馬士革後,阿薩德一度去向不明。直到12月8日晚些時候,凱瑞姆林宮訊息人士透露,阿薩德及其家人已經抵達莫斯科並獲得庇護。
據報道,阿薩德的行程被嚴格保密,連他的兄弟也不知道。
【華盛頓郵報】稱,阿薩德在執政的最後幾天沒有發表任何公開講話,也一直沒有露面,除了12月1日與伊朗外交部長的一次會面。
當地時間12月1日,阿薩德在大馬士革與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齊進行會晤。 敘利亞總統府X帳號
「他沒有對我們說一句安慰的話,我們很失望。」拉塔基亞的一名阿拉維派婦女說。她一直是阿薩德的堅定支持者。
報道稱,關於阿薩德政權倒台的警告其實一直都在,敘利亞分析人士指出,他多次錯過與反對派及國際社會和解的機會,也未能采取措施拯救國家、團結民眾。
「他從來不是家裏最聰明的那個人,」阿茲姆說,「他因為固執而錯過了很多機會。」
當地時間12月16日下午,阿薩德透過敘利亞總統「電報」(Telegram)帳號發表了其抵達莫斯科後的第一個聲明,表示他和軍隊並肩作戰到最後一刻,「在最危險、最激烈的戰場上,距離恐怖分子只有幾米之遙。」
阿薩德否認離開敘利亞是計劃好的,表示在12月8日淩晨之前,他一直留在大馬士革履行職責,並在「沙姆解放組織」抵達大馬士革後與俄羅斯「盟友」協調前往拉塔基亞監督戰鬥行動。但隨著戰地局勢惡化,俄羅斯方面要求基地指揮部8日晚上安排相關人員撤離到俄羅斯。
聲明強調,阿薩德在這一過程中從未考慮過辭職或尋求庇護,他本人唯一的行動方針是「繼續與恐怖主義襲擊作鬥爭」。
值得一提的是,敘利亞總統「電報」帳號表示,他們曾多次試圖透過阿拉伯語和國際媒體釋出該聲明,但均未成功,只能在社交平台上釋出。
阿薩德政權倒台後,敘利亞反對派授權「敘利亞救國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爾組建敘利亞過渡政府。公開資料顯示,「敘利亞救國政府」在敘反對派武裝「沙姆解放組織」的支持下於2017年成立。「沙姆解放組織」被認為是此次擊敗敘利亞政府軍的主力之一。
「沙姆解放組織」被美、英等國認定為恐怖組織,其領導人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上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其他國家不需要對敘利亞感到恐懼,「這個國家正在走向發展和重建,正在走向穩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2月14日表示,美國已經和「沙姆解放組織」進行了「直接接觸」,但他沒有透露詳細資訊。另一方面,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16日稱,她已指派歐盟高級外交官當天前往大馬士革,與敘利亞過渡政府進行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