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4年11月26日從橫琴方向拍攝的澳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新華社澳門12月15日電
題:融入中國式現代化 實作自身更好發展——澳門與祖國共享發展繁榮紀事
新華社記者郭鑫、周文其、李寒芳
澳門名勝大三巴牌坊前,遊人往來如織,在鏡頭下定凱米好的旅行記憶;金光會展中心和綜藝館內,各式展覽、演出輪番亮相,吸引滿滿人氣;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裏,年輕創客圍坐一起,追逐夢想的腳步從未停止……時值冬季,這座中國南海邊的古城煥發著勃勃生機。
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實作向現代化國際都市的華麗轉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攜手並進,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在經濟、民生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與此同步,澳門不斷深化與祖國內地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時代偉業中,與祖國同進步、共繁榮,展現前所未有的豪邁情懷。
背靠祖國,經濟實作跨越式發展
2024年12月1日拍攝的澳門大橋。新華社發(張金加攝)
站在澳門新城A區眺望,毗鄰港珠澳大橋,一座嶄新的橋梁——澳門大橋在澳氹海面上騰空而起。
兩個多月前,這一澳門首條雙向八車道跨海大橋建成通車,成為連線澳門半島和氹仔的第四條跨海大橋,不僅便利了民眾出行,也更加暢通了澳門的經濟血脈。
回歸前,澳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如今,輕軌穿梭於城區之間,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跨海大橋雄偉壯觀,旅遊塔、中葡綜合體等地標建築鱗次櫛比。它們不僅構成了澳門的新景觀,更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
回歸之初,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519億澳門元(1澳門元約合0.12美元),2023年已增長到近3795億澳門元。2023年底,澳門居民存款總額逾7000億澳門元,較1999年增長8倍多。25年間,澳門從一座寂靜冷清的海濱小城躍升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澳門逐漸擺脫博彩「一業獨大」,產業結構邁向多元、協調、永續,發展腳步更加紮實有力。
「在過去25年裏,澳門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取得了顯著發展。」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說,經濟適度多元的重點產業占總體經濟的比重逐步上升,經濟結構日趨多元穩健。
在特色金融領域,澳門持續發力,與橫琴及大灣區其他城市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加深,跨境金融服務持續最佳化,資金跨境流動渠道更加暢通。澳門憑借得天獨厚的優勢,積極扮演中國對外合作「精準聯系人」角色,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不可或缺的節點作用。
中西交融的文化、琳瑯滿目的美食、別樣風情的建築……獨具特色的旅遊業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區政府致力於向世界展現澳門魅力,吸引海內外遊客前來感受這座城市的深厚底蘊。
1999年,僅700萬人次旅客訪澳,而今年截至12月7日,這一數位已達3254.5萬。如今,澳門是全球世界文化遺產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正著力打造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在中國旅遊研究院2024年第一季度調查中,澳門獲評內地出境旅遊者最滿意的目的地。
本月初,面積9.4萬平方米的「澳門戶外表演區」在氹仔試營運。這裏將作為大型演藝活動場地,舞台跨度可達100公尺,容納觀眾超5萬人。這是澳門打造「演藝之都」的最新舉措。
「近幾年澳門演出活動非常多,不少大型演唱會選在澳門舉辦。無論軟體還是硬體,澳門都非常適合辦演出。」澳門歌手劉乃奇興奮地說。今年「灣區升明月」「Time Music時光音樂演唱會」等大型演出在澳門舉行,他都有幸參加。「現在很多內地和海外遊客來澳門,就是專門為了看演唱會。」
2024年11月14日,第71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開賽。新華社發(張金加攝)
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澳門藝術節、中葡文化藝術節等活動吸引八方遊客,格蘭披治大賽車、澳門國際馬拉松、澳門世界盃桌球賽等賽事精彩紛呈……澳門透過舉辦文化藝術節、展覽、體育賽事等活動,擦亮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在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時也帶旺了人氣和消費。澳門特區政府數據顯示,2023年,政府及民間舉辦的各項藝文活動參與人次接近2000萬,綜合度假休閑企業大型演唱會等活動觀眾達100萬人次,產生約11億澳門元票房。
過去幾年,盡管遭遇疫情沖擊,但澳門特區政府及時出台一系列舉措推動經濟恢復向好。今年前三季度,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達3010億澳門元,按年實質增長11.5%。
2023年11月,澳門特區政府公布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圍繞「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目標,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多管齊下,推動重點產業板塊快速發展。這是澳門歷史上第一個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
數位是最有力的證明:非博彩業在澳門本地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正逐漸提升,到2023年已超過六成。
澳門作為開放程度極高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資源稟賦缺乏,但回歸祖國以來25年間,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闊步邁入全球前列,民生福祉大大提升,創造了「澳門奇跡」。
「澳門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不僅提升自身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更可在服務國家戰略及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出更大作用。」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說。
共享時代機遇,更好融入國家大局
橫琴澳門新街坊小區設定的澳門政務24小時服務中心(2024年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時近年末,澳門會計專業聯會會長容永恩正籌劃著2025年如何在橫琴開展工作。今年11月1日起,關於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的政策正式實施,容永恩是首批取得執業資格證的人士。「我非常榮幸,將努力推動澳門會計界更深度參與深合區建設。」容永恩說。
回歸祖國25年來,澳門創造了發展奇跡,離不開中央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同時,澳門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5年前,橫琴開發因澳門而生,擔負起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使命。2021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出台,琴澳一體化加速推進。
截至2024年9月,在橫琴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達16539人,同比增長19.1%;澳企總數達6461家,比深合區成立時增長39.3%。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說:「橫琴在未來將是澳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為澳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為此,澳門成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工作委員會,推動與內地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深度合作。
澳門與粵港共同開發「一程多站」精品旅遊路線,促進大灣區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推動大灣區與世界各國開展文化交流……近5年來,澳門著眼「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和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發揮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功能。
2024年6月17日,澳門青年在創業孵化中心工作。新華社發(張金加攝)
在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行程中實作個人發展,是許多澳門人的共同選擇。
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裏,青年創業者聚在一起商討業務,忙得不亦樂乎,一旁的展櫃擺滿了各種創新產品。加速器區、路演區、會議室……中心豐富有序的空間設定,為創客們搭建起成就夢想的舞台。
為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設立了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已累計孵化計畫500多個,服務澳門創業青年2600余名。
吳鴻祺是澳門博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當下正與團隊全力攻克一項技術難關。從澳門大學電腦專業畢業後,他毅然放棄博彩業高薪吸引,選擇自主創業,立誌在科技領域深耕細作。
博維科技已為澳門特區政府、眾多企業及高校提供了網路基建、資訊保安服務,並成功建立了澳門第一個24小時不間斷的在地化網路安全營運中心。
吳鴻祺和同事用實際行動證明,澳門人完全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助推澳門乃至國家的發展進步。
在實作自身發展的同時,澳門同胞始終心系祖國,致力以「澳門力量」參與國家建設,助力社會進步。
地處中國西南的貴州省從江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教育基礎設施薄弱等是制約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2018年,澳門特區政府、澳門中聯辦與貴州省簽署協定,開啟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的歷程。
實施對口幫扶以來,澳門集結多方力量,籌措數千萬資金投入從江縣的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讓當地群眾受益。
澳門居民清晰認識到澳門發展離不開國家支持,年輕人分享新時代改革開放發展機遇,在成長中增強了對國家的歸屬感、對強國建設的參與感。
葉桂平明顯感受到這種社會氛圍。教學過程中,他發現越來越多澳門學生對橫琴、大灣區以至內地其他地區的建設發展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們積極關註深合區政策動態和產業發展,主動了解相關實習、就業和創業資訊。」葉桂平說。
貢獻澳門所長,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澳門創憶健康科技創始人黃茵回憶創業初期的選擇時說,將國家發展大局和個人創業目標相結合,讓她最終決定在橫琴播種、紮根。
「我們搭建起澳門與內地優秀醫藥資源互通橋梁,借助澳門中葡商貿平台優勢,將中醫藥產品與文化推廣至葡語國家。」黃茵帶領企業搶抓機遇,快速起飛。
澳門這座國際化都市以開放的營商環境,成為眾多創業者心中的理想之地。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特別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成立,更為澳門發展插上了高飛的羽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
2024年8月15日拍攝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大樓內的葡語國家產品展示中心。新華社發(張金加 攝)
回歸祖國25載,澳門特別行政區成就斐然。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澳門面臨挑戰依然很多,發展任務依然繁重。緊緊把握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作用,加快推動高品質發展,以澳門所長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擺在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面前的必答題。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強調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
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說,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澳門特區政府也在不斷推進這方面工作,「相信未來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將更加密切,融合程度會越來越深」。
「大灣區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大家要在一個共同平台上發揮各自優勢。」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駱偉建認為,具體到澳門,就是要進一步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更好服務於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區域合作發展,這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深化。
在多元合作方面,澳門持續展現開放姿態和廣闊視野,透過泛珠合作、京澳合作、滬澳合作、蘇澳合作等模式,推進與內地省份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以更好豐富澳門產業元素、拓展經營空間、開拓產品市場,為經濟發展註入新活力。
2024年11月23日拍攝的澳門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益亮 攝
今天的澳門正處於經濟轉型關鍵期,經濟適度多元和拓寬居民生活空間成為發展主軸。「國家正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未來發展創造了廣泛的空間和機遇。」澳門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澳門要利用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行程中更好地抓住機遇,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
夜幕中,媽閣廟古樸靜謐,與不遠處橫琴一側的燈火呼應著,繪就一幅古老與現代交織的畫卷。澳門這顆東西方文化薈萃的南海明珠,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推進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巨流中展現弄潮兒的矯健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