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厭蠢癥」屬於一種隱性的傲慢嗎?

2024-12-24心靈

這涉及到對於學習、知識的不同態度。厭蠢癥背後所隱含的是暗示對於知識的擁有、掌控,以「學習」對自我焦慮進行防禦。

英國精神分析師克雷因曾經討論過智力和創造力如何因為焦慮——特別是對性好奇的抑制——而受到潛抑。她認為,兒童只能從自身的真實經驗中學習,而教育者應該設法支持這些經驗而不是妨礙這些經驗。

而在這一觀點的背後,更為基礎的一個觀點是,所有的小孩(甚至是嬰兒)都有一種基本的沖動,即了解和認識自己與自己對世界的體驗的真相。這種沖動是如此根本,以至於克雷因以「求知沖動」(epistemophilic impulse)來形容。

她認為這個本能是源自於嬰孩想要探素母親身體內容的渴望,同時提出了由此本能衍生出的兩種好奇或渴望,它們存在差異:一種是為了駕馭與控制,因想窺視而需要「知道」,所激發的侵入性好奇:另一種是對理解的啟發性渴望,較近似對知識的渴求,為的是成長而非支配。

前者把知識看做是某種物件,這種物件在一定程度上是脫離體驗(嬰兒與母親在此仍屬於一體),就好像是一個嬰兒所欲求的、存在於自身以及所處世界之外的東西。因此,對這種存在於自身以及世界之外的這種知識便是物件性的占有、擁有。只要沒有擁有這種知識,那麽這意味著嬰兒世界的不可控、對原始自戀的損毀。

後者則是一種對主動性的確認,這種與體驗合一的知識存在於嬰兒自身及世界之內,等待著被嬰兒發現。啟發性的理解通常帶有這種體驗,即「原來如此」——意味著這並非外在的體驗,而是早就身處其中。因此,這種求知沖動是嬰兒對自身及世界的「熱情」,不同於占有,其渴望的是理解——一種深層體驗的合一狀態。

這兩種並非單獨存在的狀態,而是兩者復合成為了我們對於知識、對於學習的態度。事實上這在一些嬰兒進食的時候就可以顯現出如此態度。一些嬰兒必須要用手去抓取、揉搓事物,或者必須要用手玩弄餐具,因為這些行為意味著嬰兒掌控了那個給與自身養料的食物其背後的「真理」。

厭蠢癥則暗示了一種以駕馭與控制、以「窺視」試圖占有「真理」的存在焦慮和自戀需要,因為厭蠢癥厭惡的事實上是被分裂並投射至對方身上的那個脆弱的嬰兒,那個無法擁有知識——養料的嬰兒。當知識幾乎完全變成了一個我們外在的客觀存在、一種意味著我們的自尊、成就、定義了我們身份的東西,那麽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滿足我們占有欲的資源。同時這種資源也帶給我們威脅,因為ta並不真正屬於我們,而有可能被任何人占有,於是學習就變成了防禦我們對於失去這一重要資源的焦慮的方式。

厭蠢癥並不以擁有這些知識感到真正的滿足,如同經濟數位一般,其主要的目的在於追求更多,只有更多、更多才能讓其暫時的、稍稍的遠離其基本焦慮。而這一追求更多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也通常容易讓人混淆(包括其自身)以為這是一種真正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