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會 。
世界範圍,內面臨聽力下降的年輕人已經多達11億人,其中4.3億人患有致殘性聽力損失。到2050年,聽力障礙的人群數量將達到25億的規模,需要治療恢復的人群高達7億 [1] 。——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聽力報告】
除了遺傳、疾病、化學用品外,不良用耳習慣是導致聽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 [3] !
現代人在使用耳塞聽歌時,或多或少都有著不良的用耳習慣。
這些不良習慣,可對聽力造成不可逆損壞,一些人才到中年耳朵就已經聾了。
為什麽人的耳朵這麽脆弱呢?
因為人的耳朵本質上相當於一個精密的機械系統。
凡是機密的系統,就很少不是脆弱的。
這是人的耳朵:
主要分成外耳、中耳,以及內耳三個結構 [4] 。
當聲音入耳,穿過外耳道,首先來到的是鼓膜。鼓膜是外耳與中耳的分隔,鼓膜之內的腔室便是鼓室。
股室內有著人體最小的骨頭——聽小骨。
聽小骨由錘骨、砧骨和鐙骨組合成聽骨鏈,一端(錘骨)連線鼓膜,另一端(鐙骨)連線到內耳的聽覺組織。
聲音振動鼓膜後,會透過聽骨鏈將機械波傳遞至內耳。
內耳結構復雜,所以又稱為"迷路":
由前部的耳蝸、中部的前庭和後部的半規管組成。
聲音透過聽小骨的傳遞,會引起前庭振動,帶動內部淋巴液的流動。
流動的液體攜帶著聲音訊號,進入耳蝸後,刺激分布在這裏的聽毛,把機械震動的訊號,轉化成電訊號,再傳遞到大腦解碼,讓我們產生聽覺。
可以看出,聽力轉化成電訊號前的傳遞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機械傳遞過程。尤其是聽毛結構,簡直可以用精密來形容 [5] 。
聽毛並不是真的毛,而是每束纖毛下其實都是一個個的神經細胞。
它們在耳蝸內,有著不同長度的分布。不同長度的聽毛,把不同波長的聲音轉化成電訊號,才讓我們聽到了不同頻率和分貝的聲音。
相對於耳膜、聽骨這樣的整體結構,由於聽毛僅僅是一個細胞,而且聽覺訊號需要上面更小的纖毛束參與 [6] ,自然脆弱了很多。
毛發掉落之後通常能夠再生,而纖毛一經受損便是永久性的,損失一個就會少一個 [7] 。
在漫長的前進演化過程中,聽毛細胞就像人類的腎元一樣,前進演化成消耗品。
為了保證聽力,人一出生,單個耳朵裏便有12000個外毛細胞,3500個內毛細胞 [8] ,外毛細胞具有機械放大的作用,內毛細胞主要負責把機械波轉化成電訊號,從而形成敏銳聽覺 [9] 。隨著後天的損耗,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
那聽毛細胞,究竟是如何被噪音損壞的呢?
研究表明,噪音對聽毛的損壞,涉及多種生化機制 [10] :
註意這裏的噪音包括任何形式的聲音。也即,無論任何形式的足夠大的聲音刺激,都會引起聽毛細胞的變性或者遺失,甚至導致聽神經突觸變形,從而引起聽力的損害。
本質上來說,人類的耳朵隨時隨地都會聽到聲音,聽毛細胞就像永遠不會停歇的工人。只有環境足夠安靜的時候,它們才能得到一定的休息。
聲音對聽毛細胞的傷害,主要原因是聲音的能量。即便你認為再動聽的音樂,只要超過聽毛細胞的忍受閾值,就會對它們造成傷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絕大多數的聽力損失,都和聽毛損傷有關。
現代人使用耳塞的不良用耳習慣,往往是噪音所致聽毛損失的主要原因。
以上三種習慣,之所以危害很大。是因為在你用耳塞的時候,不知不覺中造成的。其實不良用耳習慣對現代人聽力的威脅,遠遠比環境噪音的危害大得多。
對於我們這樣有著佩戴耳機習慣的人群,要保護耳朵,如何養成良好用耳習慣就至關重要了。
1、首先我們需要把音量、音訊控制在適宜的範圍,尤其養成不用耳機壓環境噪音的習慣。值得註意的是,一些文章聲稱,所謂完美,就是耳機音量是剛好蓋過外界的噪音,這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2、其次應該控制好每天的用耳時長,留意或記錄每天用耳機的使用場景,合理計劃,做到「60-60-60」原則: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分貝。
3、如果對自己的聽力有所擔心的,還可以進行相應的聽力測試,需要專業意見的應該去醫院,而只是業余了解的,可以使用一些軟體。記住,耳毛細胞沒有完全損害之前,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一般來說,只要你用耳習慣好,好的耳塞式耳機耳機,同樣可以保證耳朵健康。
不過,這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容易做到。
畢竟,每天即使是在安靜環境下工作學習,長時間佩耳塞式耳機,也會容易造成外耳道潮濕,致使耳道細菌的大量繁殖。
長時間佩戴耳塞式耳機還容易壓迫到耳廓,造成血液迴圈不流暢,影響耵聹腺分泌耵聹(耳屎),從而引起耳朵瘙癢、脹痛。這會令我們不自覺地頻繁掏耳朵,反而可能造成耳道屏障破壞,引起細菌增殖。
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又戴起了耳機,會進一步加大細菌繁殖,從而增加外耳道的感染風險。
尤其是參加體育運動後,大量出汗,耳塞式耳機堵住耳道,不僅會更加悶耳,也會因為耳道的不衛生,讓耳朵的健康問題進一步惡化。
另外,隨著大家對於自身生命健康的日益重視,耳塞式耳機的戶外聽音安全問題也逐漸凸顯。邊走路邊戴耳機聽歌,容易分散大腦對外部刺激的反應,形成非註意盲視,從而大大增加遭遇交通事故的風險。
所以耳機運用場景的不同變化,也讓人們對耳機功能有了更多的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類專業的不入耳藍芽耳機也營運而生。
不入耳藍芽耳機因為具有佩戴穩固,舒適不悶耳,可以聽到外界聲音、更加安全等諸多特性,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親睞。
僅僅2018年~2022年,不入耳式耳機整體市場規模翻了一倍。隨著大家對耳道健康的重視,不入耳藍芽耳機的市場規模已經越來越大,而且還在進一步增加。
但一直以來,不入耳藍芽耳機卻面臨著一個最大的難題——漏音的問題。
而4月剛上市的韶音新旗艦機——」舒適圈「OpenFit不入耳藍芽耳機,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