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潮觀魚】
今天的我們,似乎在感情的圍城中,患上了一種「愛人困難癥」。
當代青年大談不想結婚,不敢結婚時,他們在懼怕什麽?事實上,我們渴望高品質的親密關系,但成長教育中並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經營愛與情感:如何表達愛,如何尋找愛,如何避免在親密關系中被愛人辜負,如何辨識那些糟糕的人和隱秘的PUA……愛,是人與人之間最真摯和熱烈的連線,是一種人類不需要被教會的本能,但如何愛,卻已然成為了一項深刻的社會命題。
正因為如此,【再見愛人】第四季一出,迅速在全媒體平台上引發國民性共鳴和現象級討論。節目的爆火,讓本文多介紹一句節目內容都顯得多余。大眾從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麽要到綜藝上離婚」,到幾乎所有的影視和娛樂博主都在出解析視訊,甚至漂洋過海在兩岸三地、全球華人中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戲稱為全球華人的春晚——看似瘋狂的流量旋風背後是節目精準地戳中了人們心中的那個「點」,擊中了我們對於愛的渴望與困惑,【再見愛人4】就好像是一面照向所有人的鏡子,讓我們看到了無數對普通親密關系中的「痛點」和「癥結」。
【再見愛人】在「敢於」解題的過程中尋求婚姻的真相
直面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敢於把婚姻的真相展現出來剝繭抽絲,試圖解決某種社困境更是需要超凡的勇氣。芒果TV在迎接這一輪「潑天」流量和全社會輿論的熱議的同時,也必然承受著巨大的責任和壓力。
首先在三對夫妻的「樣本」選擇上,無論是讓人抓狂的「爹味霸總」楊子,還是「支棱不起來」的過氣網紅留幾手,這兩對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公眾人物的婚姻實際上折射出了每個普通家庭都極有可能面對的兩種不健康境遇:一方不被看見而另一方習慣性控制,以及激情和事業的巔峰過去後如何重拾信任再出發。
而也許讓制作團隊始料未及的是,討論度一騎絕塵超越前兩位資深話題人物的嘉賓,卻是知名度最低的第三隊夫婦麥琳和李行亮。一方面,作為一個素人,麥琳受到了如洶湧海嘯一般的批判和嘲諷;另一方面,芒果TV也被推進了質疑的漩渦——節目是在尋找「極端個案」來博人眼球嗎?麥麥到底是「極端案例」嗎?
當我們跳出輿論的喧囂與狂歡,用客觀和冷靜的視角去看【再見愛人4】裏麥麥的「炸裂」,會發現之所以我們對麥麥的言行產生比楊子還要強烈的「應激」,恰恰是因為,她是所有嘉賓中最具普世意義,最接近「真人」的樣本——如果說,楊子在表演「大型行為藝術」,留幾手在展示「奇葩說」,那麥麥一定是我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遇到不同的普通人。或者已經有人看到了,她只是作為相當一部份女性的縮影。我們正在口誅筆伐的女性,可能是你的妻子,你的母親,你的女兒,你的姐妹,甚至可能是你自己。
那是什麽造就了我們身邊千千萬萬個「討厭的麥麥」?這個樣本的背後是女性在成長中怎樣的普遍困境?將鏡頭對準這個議題,是【再見愛人4】這檔綜藝在輿論的風暴中試圖用一種冷峻卻不失人文關懷的方式去解答的過程。由此,芒果的「敢」表現在了敢於將議題進一步深化。觀眾不難看出,【再見愛人4】和前三季有了很明顯的不同,可以說從1.0版本前進演化到了2.0版本:節目模式沒變,環節沒變,遊戲沒變,變化的是跨過風花雪月和陽春白雪,直指婚姻和親密關系的真實內核——平等、尊嚴、成長、錢,甚至是性。
「假定沒有TA,你的生活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錢誰在管?」
「你有個人帳戶嗎?」
前央視著名記者、評論員張泉靈對於幾對夫妻的發問直指問題的核心。
心理學家武誌紅在看過節目和相關討論後一針見血地指出:「控制著金錢的,都是有一些過頭的理直氣壯。」
透過婚姻的表象直擊親密關系的核心,也同樣擊中了觀眾的內心,引發了真情實感的共振,正是【再見愛人】節目組的「敢」。
好的綜藝是社會的文化公共品破題在其裏,答案在心中
近年來,結婚難、離婚率高已經成為媒體上永恒的熱點。當代年輕人的「自我」,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個體認知在提高,大家更加渴望「看見自我」和「實作自我」,不願意像上一輩那樣僅僅遵循「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過一生。這一代人的學識、能力和眼界支撐著他們或更勇敢地追求「高品質的親密關系」,或是在不健康的關系中覺醒,努力去改變,讓親密關系成為人生的能量來源而不是消耗自己的能量。
【再見愛人4】或許就是時代浪潮下的鏡子,用真實的案例去給全社會一個「放大鏡」和「透視鏡」。在觀察團嘉賓的分析和解讀下,全員圍觀、思考、直面、互動……在「婚姻」「愛人」「親密關系」的議題上,發生著思維的深刻激蕩和碰撞,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可以讓所有面對親密關系的人們受益的公共產品——我們觀察了別人的同時反思了自己,提出了觀點的同時得到了答案。
「我們都需要學會從如何找到一個好伴侶,到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伴侶」。【再見愛人】的出現告訴更多的大眾:婚姻出現問題並不是羞恥和難以啟齒的事情,讓觀眾和三對親密關系的樣本共同直面、反思、偵錯、經營,選擇,讓親密關系成為社會健康發展的細胞。
節目是一個橋梁介質,而【再見愛人4】充分地發揮了具大眾文化傳播產品的功能:它帶來了親密關系的啟示、提供了社會研究學的樣本、甚至形成傳播學的教案……它在第四季卷起更深的漣漪,恰恰是因為更務實地議題讓更多元的聲音在積蓄。
節目行至第四季,意料之中地帶來了思維上的深刻激蕩,但與此同時也勢必帶來一些非議:公眾對個別嘉賓的審判,上升到對節目內容、甚至節目初衷的審判。但如果本身是一檔好節目,它的價值會在更長的時間維度裏體現出來,從過去三季和此刻的節目來看,這個IP值得信賴。
【再見愛人4】已經不缺乏熱度、話題量。或許我們在情緒狂歡之後,需要跳出表層的現象,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一個敢於直面解答社會復雜性問題的節目,它的價值和含金量也會歷久彌新,如同一粒「琥珀」,定格時代的思潮和風貌,同時用自己的努力推動時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許,在這樣的思想激蕩之下,圍觀者和創作者正在一起塑造一個值得交給時代定義的作品,一起解答一個復雜深刻的社會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