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人民日報:周口店考古,95歲依然年輕

2024-12-16心靈
核心閱讀
95年過去了,周口店遺址成為世界上出土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數量最豐富、種類最齊全並且延續時間很長的古人類遺址,覆寫了學界對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的認識,延長了中華大地的歷史軸線,奠定了中國古人類研究相關學科的基石。
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保護大棚。
透過新改進的古DNA抓取技術,研究人員從田園洞出土人類化石中提取到遺傳資訊,破譯了第一個東亞地區4萬年前的古人類基因組,使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中國在舊大陸人類基因流變的圖譜上不再空白。
1929年12月2日,北京猿人第一顆頭蓋骨在周口店猿人洞橫空出世,震驚世界。
這顆頭蓋骨和遺址隨即出土的北京猿人石器和用火遺跡,堪稱中國在科學疆場上獲得的第一塊「奧林匹克金牌」。因為這一重大成果,早先已經發現但被排除在人類大家庭之外的「爪哇人」被重新接納,「直立人」這一人類演化的重要階段得以確立,華夏大地乃至歐亞的人類歷史被推前至50萬年前,尚被質疑和嘲諷的達爾文演化論得到強有力的證據支持。
周口店很快成為科學的聖地,裴文中等學者在這裏開展的早期工作,奠定了中國古人類學、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第四紀地質學和哺乳動物學的基礎。裴文中對遺址出土石英片的實驗模擬和痕跡觀察,開啟了打制實驗和微痕分析的先河。他對周口店第13地點、第1地點、第15地點和山頂洞出土的石器做分期排序,提出它們分別代表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文化,中國舊石器時代三期斷代的雛形就此誕生。體質人類學家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的頭骨時,提出世界不同地區存在從古至今4個人類演化世系,這成為「多地區前進演化說」的雛形。
北京猿人的尖狀器。
95年過去了,周口店遺址成為世界上出土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數量最豐富、種類最齊全並且延續時間很長的古人類遺址,覆寫了學界對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的認識,延長了中華大地的歷史軸線,奠定了中國古人類研究相關學科的基石。尤其是新時代以來,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取得多項重大成果,未來仍有很大的突破空間。
周口店考古,95歲依然年輕。
遺址發掘研究持續給人們帶來驚喜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掘研究方法的豐富,越來越多的新成果不斷湧現,周口店遺址持續給人們帶來驚喜。
對田園洞出土的人類化石的資訊提取和相關分析譜寫了周口店科學研究的新篇章。該具人類化石包含下頜骨及體骨的大多數部位,顯示出保留少量古老性狀的早期現代人特征,趾骨的形變提示該個體已能制履穿鞋。2017年,透過新改進的古DNA抓取技術,研究人員從汙染重重的生物殘體中提取到該個體的遺傳資訊,破譯了第一個東亞地區4萬年前的古人類基因組。該古東亞人的基因組揭示了當時人類遺傳與基因交流的復雜歷史,使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中國在舊大陸人類基因流變的圖譜上不再空白。
202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套用CT掃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術手段,從周口店第15地點的哺乳動物化石中辨識出一塊人類頂骨。這是繼1973年周口店第4地點發現1枚牙齒化石之後,50年來在周口店遺址區域首次發現的更新世人類化石。
在過去的近百年裏,周口店第1地點發現的直立人化石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註,是探索人類演化最重要的研究材料之一。遺憾的是,這批重要的直立人化石連同山頂洞發現的人類化石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遺失,至今下落不明。第1地點發現的直立人化石年代為大約50萬年前,第15地點距離第1地點70公尺,年代為距今約20萬年左右。第15地點這塊化石的發現,將有助於透過比較解剖學和分子生物學深入研究這個區域的人類演化,為探討中國古人類的演化模式提供重要和關鍵的標本材料,實證中國百萬年來的人類演化史。
周口店遺址山頂洞出土的裝飾品。
這樣的驚喜,未來仍可期。早先開展的對遺址核心區和尚未被觸及過的西坡的物探工作已經證明,龍骨山地下有尚未被發現的洞穴、裂隙,從其中兩處地下洞穴裏鉆探提取的探芯中充盈著沙土沈積物,指示埋藏古遺址的可能性和未來發現新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存的潛力。不僅如此,出土過北京猿人化石和文化遺存的西剖面仍有可觀的原生堆積,而上世紀30年代對富含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的第15地點的發掘更是淺嘗輒止,為將來的發掘和研究留下了巨大空間。
遺址保護和利用的故事還在續寫
古人類化石產地和考古遺址的最高價值認定標誌是世界文化遺產。要被遴選、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該遺址須有重大並被普遍認可的科學價值,須保存遺址與出土材料的完整性、本真性和環境的和諧性,須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視和社會的高度認可,須展現對遺產妥善保護管理和有效普及、傳承的責任意識與能力。
周口店遺址1987年躋身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至目前,中國有59處世界遺產,周口店是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申報的遺產地,也是唯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新時代以來,周口店的保護利用得以提速。2012年12月,周口店遺址監測中心掛牌成立,遺址的保護監測進入數位化時代。2013年10月,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初步建成並投入營運,遠古人類的家園變得莊嚴而賞心悅目。相對而言,舊石器遺址的物品和場景較為單調、趣味性不強。為了豐富展示內容,延長參觀路線,公園根據周口店遺址植物調查成果和化石標本三維數據,打造了特色植物展示區和1∶1比例的動物模型展示區。
2014年,周口店遺址新博物館建成,新館展陳運用更多現代科技手段,生動還原遠古人類生活環境、捕獵、采摘、制作石器、用火等場景,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古人類是如何繁衍生息,榮獲第十二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同時,老博物館被改造為科普體驗館,開發了多點觸控、VR遠古幻境、回到石器時代等近20種體感互動計畫,制作了動畫片【龍骨山探秘】、4D影片【北京人】【山頂洞人】,讓觀眾有更豐富的參觀體驗。
2018年9月第1地點保護大棚竣工,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采用大跨度空間單層網殼結構,用一片片3—4平方米的金屬葉片構築起穹廬狀的「洞頂」,使1937年大規模發掘停止後一直在露天狀態下被風雨侵蝕的猿人洞(實則為坑)終於有了「洞穴之家」的樣態。
初到周口店遺址的裴文中。
以上圖片均為高星提供
如今,周口店遺址已完成整體三維數位化測繪與保護套用,並在此基礎上打造了三維測繪成果展廳和沈浸式體驗展廳,讓觀眾了解遺址三維數位測繪成果的同時,身臨其境地體驗遠古人類生活。周口店還結合遺址文化內涵,完成了虛擬形象「元元」的設計,開發了「數位北京人」,努力打造文化傳播IP。
周口店遺址發掘、研究、保護和利用的故事還在續寫。2023年5月,北京市公布了續編後的【周口店遺址保護規劃(2021—2035年)】,遺址的建設發展有了新的藍圖和願景。
回首過往,我們感嘆早期科學家在考古中的艱辛與創新,並為新時代以來遺址的保護建設成就而自豪。展望未來,周口店遺址科學發現與研究將不斷取得更多突破,對遠古文化和科學精神的傳承弘揚依然充滿活力。
(作者單位: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春蕊 高星
流程編輯:U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