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鴆止渴。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大家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惡性的成癮習慣,可以緩解和對沖抑郁、焦慮、內耗,並制造短期的「療愈」效果。
之所以說這些是短期的,是由於惡性成癮會在其他方面造成長期心理損傷,從而使得,從長期主義的角度看來,當事人的心理狀態處於持續的跌落,嚴重的,會誘發生理損傷、財務崩潰和人格障礙。
非常惡性的,邪教、重口味性癮、性放縱、嗜好品成癮(較為嚴重的就是毒品)、長期的社交過度化表演、投機成癮等等,都在短期內,能抵抗當前的內耗和心理癥。
一些中國定義的毒品,在其他國家會被用於重度抑郁的治療,馬斯克就在進行類似的治療。
類似於人身體生病疼痛,用大劑量嗎啡給病人註射,病人就不疼了,但嗎啡成癮了。
一些惡性烈度較低,且普遍的成癮,例如八卦、控制他人、攀比、吹牛、自我賦予高尚感、菜比熱愛社科/建政、習慣性討好他人/奴性、性緣瑪麗蘇之類的,也會有同樣的對沖作用,如果進入長期成癮的階段,其副作用也是很大的。
副作用包括但不限於,認知損傷、社交宜人性降低,社交角色和情景紊亂,行動力喪失、樸素虛無主義、情緒化、自媚自戀自卑的三角迴圈、共情疲憊、沈迷於劣勢環境等。
同時,這類人相對其他人,也更容易激發人格障礙,在較為廣義的雷普利症候群(是一種反社會傾向的表演性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標準下,患者與這類惡性成癮的相關性極高。
用一些表面中立,但實然上是落後的前現代化模因的方式,去「療愈」自己,可以看成一種自發的走火入魔,其制造的問題遠遠高於其獲得的情緒收益或精神愉悅感。
在心理建設上,堂堂正正的路線非常清晰,但看起來有點累。
例如我們強調過的,要有一個運動的愛好,要要求自己能做好微小的事情。(其他的可以去尋找我過去的相關回答)。
但如果不走這種堂堂正正的路線,非要尋找捷徑,又省心又不用行動。
那麽後果可能不僅僅拖累自己,還會折磨家人、朋友、子女和所有你應該重視的人。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輕松和捷徑背後隱藏的高利貸賬單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