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華僑博物院「華僑華人」展廳。
11月,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學生參與華僑博物院「華僑華人的故事——華社春秋」博物館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華僑博物院供圖
「華僑博物院創辦諸同誌捐款姓名列下:陳嘉庚十萬元,王源興五萬元,華興公司、黃欽書、陳愛禮各二萬元……合計人民幣三十七萬零五百元正。」在華僑博物院的二樓門廳內,一座青草石芳名碑記錄著華僑博物院建院之初華僑華人捐款的具體數額。在1959年,這筆華僑捐贈的巨款支撐起華僑博物院的建設。
華僑博物院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倡辦,是中國第一家全面、系統展示華僑華人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從海內外華僑華人捐資建院,到陳嘉庚先生親自收集文物,再到幾代華僑華人源源不斷捐贈藏品……借由華僑博物院,海內外華僑華人與文博界的交流網路在寒來暑往間越織越密。海內外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赤誠深情浸潤著一件件文物,在華僑博物院的展櫃中熠熠生輝。
華僑「捐出來」的博物院——
「僑胞們也來盡一部份責任」
「永定侄:博物院門前石階體式不甚雅觀,不若半月圓式之佳,茲擬將改為半圓式……石階為本院重要大眾參觀經過,要雅妙美觀為至要。」1957年10月,陳嘉庚先生寫信給當時負責華僑博物院具體建設工作的陳永定,與他細致商討起博物院石階式樣。
像這樣與華僑博物院建設工作密切相關的陳嘉庚先生親筆信函,華僑博物院還收藏了很多。從1950年陳嘉庚先生回國定居,到1956年9月華僑博物院開工建設,再到1959年5月14日博物院開幕剪彩,大到博物院建設的總體規劃、院址擇定、建築風格,小到選材用料、規格尺度、陳列櫥櫃的樣式,陳嘉庚先生都親自指導設計,巡視督辦。他對華僑博物院的規劃也經由一封封信函,落實成博物院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和琳瑯滿目的文物展品。
「我認為社會主義建設是人民應盡的責任。我是華僑,很希望僑胞們也來盡一部份責任。因此我建議由華僑設立一所大規模的博物館。館址可設在華僑故鄉出入國的港口,既可給國內人民公共套用,又可給歸國華僑觀覽,兩者均受其益。」1956年9月20日,陳嘉庚先生在【倡辦華僑博物院緣起】中暢談對華僑博物院的建館規劃。他認為,「博物館是文化教育機構的一種,與圖書館、學校等同樣重要,而施教的範圍更為廣闊」「無論男女老幼,文野雅俗,一入其間,都可由直觀獲得必要的常識」。
如今,坐落在福建省廈門市蜂巢山麓的華僑博物院保留著陳嘉庚先生最初的建築設計風格,6層的主體建築融合了富有中國古代建築特色的飛檐鬥拱和體現西式建築特色的雪白花崗巖外墻,半圓式台階通往華僑博物院「華僑華人」展廳。這一展覽與自然館、陳嘉庚珍藏文物展共同構成華僑博物院的基本陳列。
「華僑博物院之所以叫博物‘院’,而非博物‘館’,源於陳嘉庚先生最初的設想——‘以博物院為總稱,以區別於內部的分館’。」華僑博物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長鐘誌誠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如今,陳嘉庚先生最初規劃設立的四個分館——人類博物館、自然博物館、華僑與南洋博物館、工農業博物館,分別在華僑博物院的自然館、廈門大學和「華僑華人」展、集美鰲園得以呈現,構成了陳嘉庚先生實作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為後世留下了更為可貴的精神遺產。
「華僑華人」展講述從古至今華僑華人出海謀生、當地發展、貢獻當地、文化交流的歷程;自然館展出的長15公尺的柯吉拉骨架以及現已滅絕的新加坡虎、馬來西亞鱷魚、印度尼西亞天堂鳥等標本;陳嘉庚珍藏文物展中的商代青銅器、歷代陶瓷器和明清書畫珍品……華僑博物院不僅為觀眾奉上華僑發展的歷史畫卷,也為公眾學習中國古代歷史和自然知識開啟一扇視窗。
寄托愛國思鄉情愫的博物院——
「為建設心中的家園添磚加瓦」
在「華僑華人」展廳,一把鋥亮的龍泉劍是華僑博物院的明星展品。這把由精鋼劍身和木質劍鞘組成的龍泉劍,一面刻著「披荊斬棘為國增光」「龍泉民字號制」,另一面刻著「陳嘉庚惠存 浙江龍泉各界敬贈」。這是1940年陳嘉庚先生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回國慰問抗日軍民時,浙江龍泉各界敬贈給他的禮物。陳嘉庚將這一珍愛的收藏捐贈給華僑博物院。
如今華僑博物院8000多件文物藏品中,大部份來源於陳嘉庚先生從各地政府監定價格的文物店購得的文物,還有相當一部份來源於數十年來華僑華人及相關機構的捐贈。許多藏品的背後,蘊藏著華僑華人心系祖(籍)國的動人故事——
由菲律賓僑胞楊淑芳捐贈的雕花髹漆舊式木床,是她當年在家鄉福建省石獅市仕林村出嫁時的嫁妝。旅居菲律賓數十年後,1996年,年屆古稀的楊淑芳寫信到華僑博物院,希望把這個嫁妝捐贈給博物院,讓更多人欣賞中國傳統木雕技藝,也紀念她家鄉的父母先人。
由新加坡僑胞柯鎮安捐贈的南洋大學喜慶禮券,是他結婚當日,包括陳六使等僑領在內的200多名新加坡華僑華人共同贈送的結婚賀禮。當時正值陳六使等僑領倡議捐建新加坡南洋大學,柯鎮安及其家人決定將全部禮金收入贈予南洋大學,支持新加坡華文教育事業發展。「這些禮券不僅承載了柯鎮安先生自己的記憶、柯氏的記憶,也承載了歷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南洋大學的記憶,更承載了海外華僑華人為華文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深刻記憶。」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曾玲認為。
由馬來西亞歸僑、南僑機工翁家貴捐贈的南僑機工獎狀,記錄了他1939年報名參加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奔赴滇緬公路、參與抗戰7年的熱血青春。獎狀上記錄著:「華僑機工翁家貴,熱心愛國,敵愾同仇,抗戰軍與應募服務,前後七載,備致勤勞,應予嘉獎。」
美式水壺、螺絲刀、皮帶、牙缸、毛毯……類似這樣的南僑機工相關文物,也讓更多觀眾透過展品,回望南僑機工用生命搭建抗日戰爭運輸生命線的崢嶸歲月。
華僑博物院文物典藏部主任林翠茹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華僑博物院是國內較早開始關註、收集和保存南僑機工相關實物的文博機構。從1993年起,華僑博物院多次前往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拜訪了近30名當時健在的南僑機工,連續十幾年每年到雲南參加相關紀念活動,陸續推出多個南僑機工相關展覽,由此和南僑機工及其後人保持著持續的聯系和友誼。
「華僑博物院與海外華僑華人建立了廣泛聯系和深厚情誼,很多海外華僑華人把華僑博物院當作心中的家園,他們為建設心中的家園添磚加瓦,為這片家園默默耕耘,在這片家園裏寄托著愛國愛鄉的情感。」鐘誌誠說。
聯絡新老朋友的博物院——
「成為社會教育的大課堂」
陳嘉庚先生的孫輩後人,陳六使、陳文確、曾江水、唐裕等新加坡僑領的後人,20多年專註收集僑史文物的新加坡華人陳來華……華僑博物院的僑界「朋友圈」既聯絡著許多老朋友,也一直在結交新朋友。
陳嘉庚先生長孫、新加坡華人陳立人已經習慣了每次到廈門,都到華僑博物院走一走。「這麽多年,我幫忙運到華僑博物院的資料和藏品差不多有10個貨櫃嘍。」陳立人笑著說,「1961年,我的父親到北京看望祖父時,就帶了一些新加坡華僑華人相關的老物件回國,捐贈給華僑博物院。這些年來,我們家族的親人捐贈了家中的許多藏品,我也動員許多朋友將父輩有文化價值的東西捐給博物院,還協助新加坡僑界與博物院聯絡、運輸藏品。對海外華僑華人來說,把父輩的東西捐給祖(籍)國的博物院,是一種懷念父輩的方式,也能把住在國華僑華人的文化風貌展示給祖(籍)國的同胞。」
「不管是捐贈文物資料的整理、家族資料的核對,華僑博物院的大小事情,只要他能幫忙,總是盡心盡力。」鐘誌誠回憶與陳立人的來往,「之前,在楊松鶴的幫助下,新加坡福建會館捐贈了一批天福宮珍貴文物,裝了整整幾車,先是存放在立人先生的家裏,再由立人先生聯系船運送到華僑博物院。之後很多天,他的家裏依然散發著天福宮供桌的香火味。」
林翠茹介紹,華僑博物院的大部份文物,由海外華僑華人和歸僑主動捐贈,有零散贈送的,有將自己長期收集的或者僑團保存的文物集齊一整個貨櫃運來的,也有博物院到外地或者僑鄉征集的。有時一次征集到上千件文物,有時一件文物的征集就耗費一年的時間。「華僑博物院的每一件館藏文物都來之不易。」
如今,華僑博物院致力於讓珍藏文物煥發更強的生命力。策劃「存史啟智——陳嘉庚社會教育理念與華僑博物院」專題展覽,與北京、雲南、廣西等多地博物館聯合辦展,與廈門市中小學聯合舉辦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奔赴基層鄉村開展科普講堂、手工制作、科普巡展活動,培養廈門外國語學校等中學學生擔任外語講解員……華僑博物院的「朋友圈」正從僑界拓展到更廣闊的公眾中。
「華僑博物院的辦院宗旨是幫助國內人民對華僑、僑居地人民的風土人情有更好的了解,促進中國與華僑、僑居國的文化交流。我們也在不斷創新社會教育模式,將博物館教育與社會教育無縫銜接,讓博物館成為社會教育的大課堂。」鐘誌誠說。
「不要問我到哪裏去,我的心依著你,不要問我到哪裏去,我的情牽著你……」在華僑博物院「華僑華人」展的結尾,巨幅螢幕投射出一片月光下的海洋,由歸僑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的【綠葉對根的情意】歌詞緩緩浮現。正如歌曲唱的那樣,海外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眷戀和情誼在華僑博物院匯聚。(本報記者 高 喬)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13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