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多國緊急尋求接觸敘反對派

2024-12-10心靈
本報記者 白雲怡 趙覺珵 本報特約記者 陳 欣 柳玉鵬 短短12天之內,敘利亞國內局勢發生了劇烈變化,巴沙爾·阿薩德政權迅速垮台令全球震驚。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在敘反對派武裝攻占大馬士革的第二天,他們試圖恢復這座城市的秩序。反對派武裝軍方領導層發表聲明稱,他們「即將完成對首都的控制以及對公共財產的保護」。接下來,敘利亞將走向「包容性的聯合政府」還是「多個權力中心並存」,抑或是「內戰2.0」?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中國學者表示,敘利亞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
當地時間9日,敘利亞大馬士革,一名女性路過一棟受損的敘利亞政府大樓。 美媒:敘反對派試圖恢復大馬士革的秩序 路透社9日稱,宵禁結束後,大馬士革的街頭當天重現繁忙的交通,人們開始外出走動,不過大部份店鋪依舊關門。9日早些時候,【紐約時報】記者從黎巴嫩透過公路抵達了大馬士革。據觀察,反對派武裝試圖恢復這座城市的秩序。9日,一些身穿迷彩服、攜帶步槍的武裝分子在政府建築和銀行外把守,防止洗劫。另外一些武裝人員在主要路口指揮交通。卡達半島電視台稱,反對派武裝在大馬士革的許多地方設立了檢查站,並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紐約時報】說,有些當地民眾慶祝巴沙爾政府的結束,但街區裏也彌漫著一種不安的氛圍,民眾如同在「走鋼絲」。 據親敘利亞反對派的媒體9日報道,反對派授權「敘利亞救國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爾組建敘利亞過渡政府。「敘利亞救國政府」由敘反對派成立,巴希爾擔任其總理。 對於巴沙爾及其家人的去向,據俄羅斯塔斯社8日晚報道,他們已經抵達莫斯科。俄新社稱,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拒絕透露關於巴沙爾下落的資訊,並表示為後者及其家人提供庇護的決定是由俄總統普亭作出的。目前,普亭的行程安排中沒有與巴沙爾會面。對於敘利亞變局,法新社援引佩斯科夫的話說,「這令整個世界都感到震驚,我們也不例外」。他表示,俄羅斯正在與土耳其進行「對話」。 另外,塔斯社援引訊息人士的話披露稱,敘反對派武裝已控制該國西北部拉塔基亞省,但沒有進攻俄羅斯在該省的軍事基地。佩斯科夫9日表示,現在談論有關維持俄方在敘軍事基地的問題還為時過早。「無論如何,這都是應該與敘利亞未來掌握政權者討論的問題,我們目前看到的是一個轉型時期,局勢極度不穩定,因此還需要時間。」 多國正尋求與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接觸。據路透社報道,一名伊朗高級官員透露,該國已與敘反對派武裝領導層建立直接溝通渠道,試圖 「防止」兩國之間出現「敵對態勢」。 美國【紐約時報】9日援引訊息人士的話稱,最近幾天,美國一直透過土耳其政府間接地向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傳遞訊息,內容包括後者不應該允許「伊斯蘭國」(IS)的武裝分子參與他們針對巴沙爾政府的攻勢。敘反對派武裝回應稱,他們無意讓IS參與進來。報道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及其高級顧問們正在討論,今後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與這些推翻巴沙爾政府的勢力直接接觸。 「政治過渡面臨不小的挑戰」 隨著巴沙爾政府的終結,敘利亞局勢的走向成為各方關註的焦點。據法新社報道,土耳其外長費丹9日在一場活動上表示,土方期待國際社會、尤其是聯合國向敘利亞人民伸出援手,並支持「建立一個包容的(敘利亞)政府」。 【紐約時報】援引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北非計畫主管瓦基勒的觀點稱,事態發展的速度以及不確定性將給旨在保護敘利亞人民利益的治理帶來許多風險。在分析人士看來,眼下最緊迫的問題或許是反對派武裝能夠多快地確保首都的安全,防止混亂的權力真空出現,以及他們在推翻巴沙爾政府後有什麽計劃。報道說,目前尚不清楚反對派武裝能在多大程度、以怎樣的速度來擴大對整個國家的控制,這個問題是敘利亞恢復穩定的關鍵因素,也不清楚反對派內部能否保持團結。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領導這次行動的「解放敘利亞」聯盟(又譯「沙姆解放組織」,簡稱HTS)主張建立伊斯蘭政府,而此次與HTS並肩作戰的「敘利亞國民軍」主張建立世俗政府,兩者能否達成妥協面臨巨大挑戰。至於庫爾德武裝是否參與敘利亞政治重組,這個問題涉及敘利亞遜尼派、庫爾德人以及阿拉維派之間的緊張關系,它可能導致敘利亞出現多個權力中心。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敘利亞的政治過渡面臨不小的挑戰。HTS的伊斯蘭主義色彩非常明顯,雖然過去幾年展現出調整、轉型跡象,但能否成為溫和、包容的領導力量有待觀察。 「地區權力格局變化的晴雨表」 【紐約時報】稱,敘利亞變局的結果與地區主要參與者——以色列、伊朗和土耳其——息息相關,這意味著其連鎖反應也會影響美國、俄羅斯等世界大國。美國和平研究所中東和北非中心主任亞庫比安稱,「敘利亞是該地區權力格局變化的晴雨表」。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土耳其顯然將能對敘利亞施加更大的影響力,分析人士認為,土方目前的主要責任是確保局勢更加穩定,避免新一輪內戰。與此同時,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遭受打擊。不過【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伊朗無疑遭受了「暫時的挫折」,但需要記住的是,該國著眼長期戰略。孫德剛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雖然俄羅斯當前在敘利亞采取了戰略收縮態度,但在過去幾十年裏,敘利亞與俄羅斯始終保持特殊聯系,俄羅斯或將尋求同HTS接觸,盡量防止任何國家「壟斷」敘利亞事務。 「巴沙爾政府倒台標誌著中東局勢重新調整。」【華爾街日報】說,但對於敘利亞這樣飽受創傷、深陷暴力的國家而言,誰贏誰輸的得失問題可能只是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