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賣得多虧得多,無奈結束,這次誰最受傷?

2024-12-10心靈
曾幾何時,在采掘業曝出過,挖得多虧得多,無奈選擇停業。如今,這樣的境遇也讓傳統制造業品嘗到了。汽車工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些4S店選擇了停售,或者說結束。因為也是一樣的道理,賣得多虧得多。現在基本是賠本賺吆喝,打折賣就意味著虧損,不打折又賣不動。
最好的選擇居然是不賣了。於是,關於停售的訊息開始層出不窮。有媒體報道稱,近日,北京一奧迪4S釋出公告,稱已經不再進行一汽奧迪品牌的經銷業務,但仍負責奧迪車主的保養維修服務。據悉,該4S店曾是北京最大的奧迪4S店。但如今也只能無奈選擇結束,因為銷售業績不好,只能選擇放棄。
這樣的例子並不是唯一的,事實上,類似的情況還有案例佐證,此前也有媒體報道稱,天津最大奧迪4S店閉店的訊息也曾引發熱議,杭州等地也有多家奧迪4S店歇業,而且,福建多家寶馬4S店也關門閉店,福建省消委會還釋出消費提醒。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一些傳統認知的豪華車(BBA代表)的4S店都遭遇了發展的瓶頸。
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新能源車的崛起,使用者的選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政策的護持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在如今世界經濟格局悄然改變,以及內外需變化的特殊情況下,汽車工業帶來的全新改變也變得非常特殊化了。
雖然這次打頭的是奧迪,不過其他的德系品牌的日子也好不到那裏去。有數據顯示,進入2024年,區域性汽車經銷商龍頭企業接二連三遭遇財務危機,多個地方的主流汽車品牌老店關門停業。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有幾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汽車工業的改變帶來的全新結構轉換,新能源車的崛起致使傳統汽車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其二是4S店本身的結構矛盾也需要做出改變。其三是行業格局的轉變需要及時「止損」。包括汽車銷售結構的轉變,以及新崛起車企的銷售模式改變,都讓傳統的4S店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挑戰。
業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經銷商的虧損比例高達50.8%,而盈利比例僅為35.4%,其中,4S店幾乎陷入了賣一台虧一台的惡性迴圈。局勢的改變,讓一些4S店及時地改弦易轍。比如投入到新能源車企的懷抱;對於4S店而言,首要的任務是活下去。
新能源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越了傳統燃油車,有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車產量已經突破2000萬輛,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裏程碑。傳統的車企,以及傳統的銷售模式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如何維持變得非常關鍵,而且,由於市場競爭加劇,惡性迴圈惡劣,帶來的負面效果越來越不好。不久前,市場也傳出,拖欠員工薪資,準車主維權無路,門店人去樓空,老板卷款跑路,門店倒閉的訊息層出不窮。
可以說,傳統豪華油車的退潮,正在被造車新勢力不斷擠壓生存空間。一度時間,新能源車的價格戰讓傳統燃油車企業不得不策動跟隨戰略,但效果並不是很好,尤其是價格戰之後意味著利潤的不斷下滑,於是有的車企又反悔了,不再加入價格戰,但結束沒多久就發現,結束價格戰就意味著沒有銷量,使用者的選擇是非常實在的,無奈之下,傳統車企又不得不再啟價格戰。反反復復的背後,是無奈也是被迫,但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完美地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
簡單地看,對於傳統燃油豪華車來說,保銷量,就保不住利潤,保利潤,就保不住銷量。而沒有銷量,根本就談不上利潤,因此這是一個悖論,難以兩全。對於經銷商來說,面臨的壓力更大。有的經銷商,庫存壓力大,不降價賣不動,降價就賠錢,而且如何處理庫存也沒有一個好辦法。有一些經銷商老板卷款跑路,更是讓行業風聲鶴唳,這樣的潛在危機又讓使用者不敢輕易訂車,深怕自己的訂金打了水漂。而且,使用者對傳統的4S點的售後服務也詬病不已。譬如,過度維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狀況是層出不窮。
而傳統的造車新勢力,一般都采取了電動汽車直營模式,統一價格,統一服務,沒有套路,童叟無欺。一些新能源車企也在大量爭奪傳統豪華油車的經銷商。在新能源車市場,由於中國車企的持續研發投入,在電動化、智慧化等核心技術上,已經反超了傳統豪華BBA。更主要的是,市場的發展已經意味著傳統燃油車被取代已是大勢所趨,新能源車的發展脈絡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