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七十周年
雪域高原幸福路
世界屋脊,架起「彩虹」「金橋」,雪域高原,譜寫發展新篇。1954年12月25日,總長達4360公裏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時通車拉薩,實作了西藏公路從無到有的歷史轉變。在川藏、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歷程中締造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更成為凝聚各族人民群眾團結奮鬥,推動西藏經濟社會實作跨越式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要繼續弘揚‘兩路’精神,養好兩路,保障暢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終成為民族團結之路、西藏文明進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新時代以來,「兩路」經歷多次提質改造,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得到極大提升;西藏加速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兩路」沿線地區發展迸發新活力。
在「兩路」建成通車70周年之際,本版推出特別策劃,講述一代代奮鬥者接續前進的生動故事,展現繼續傳承弘揚「兩路」精神、推動西藏高品質發展的壯麗詩篇。
——編 者
川藏運輸線老兵楊林——
「到父親戰鬥過的地方去」
本報記者 宋豪新
四川成都邛崍,一戶人家珍藏著一張照片翻制的瓷板畫。畫中的人一身戎裝、風華正茂,右上角有行字:「於1967年8月29日西藏通麥光榮犧牲」。這行字,講述著半個世紀前發生在川藏公路上的英雄故事。
畫面主人公楊星春,是上世紀60年代奔忙在川藏運輸線上的一名汽車兵。在高聳入雲的陡崖邊穿行、在冰天雪地的山脊上顛簸,對他和戰友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1967年8月,身為連長的楊星春帶領車隊執行任務。到達西藏通麥時,公路因塌方完全阻塞。楊星春和戰友迎著滾滾飛石,分別從東西兩端向險區中心前進時,突然發生特大山體塌方,楊星春等10名官兵不幸犧牲。中央軍委授予他們「川藏運輸線上十英雄」稱號。
「父親犧牲時,我差4天滿4歲,妹妹只有1歲多。」珍藏瓷板畫的人,正是楊星春的兒子楊林。他說,父親犧牲時自己年齡太小,只能靠為數不多的照片想象父親的模樣。父親的英勇事跡在楊林兄妹心中播下了忠誠擔當的種子。1982年,楊林和妹妹參軍入伍。楊林來到父親生前所在部隊,也成為川藏運輸線上的一名汽車兵。「到父親戰鬥過的地方去」,是他的樸素想法。
1984年3月,父親犧牲17年後,楊林首次執行川藏線運輸任務。走過海通溝、覺巴山、怒江72拐,泥巴路只比車身寬一點,一邊是高聳的峭壁,一邊是深深的懸崖。當車隊行至通麥大橋橋頭,楊林看到,「川藏運輸線上十英雄」紀念碑巍然屹立。輕輕誦讀碑上鐫刻的英雄事跡,他淚如雨下。
退伍後,楊林精心搜集保存與父親有關的遺存,把川藏公路上的故事講給子侄們聽。
2019年,楊林再次踏上了看望父親的路,與他同行的還有其他幾位烈士的親人。「現在路況好太多了,雙車道、柏油路,‘天險’變通途了!」時隔30多年,望著平整的路面、飛馳的車流,楊林感慨萬千,「很想把川藏線這些年的變化講給父親聽。」
距紀念碑不遠處,宏偉的通麥特大橋橫跨在易貢藏布江上。川藏公路通麥段整治改建工程2016年完工後,「五隧兩橋」穿山跨河,「天險」成為歷史。
凍土公路工程專家汪雙傑——
「為高原路通車暢攻難關」
本報記者 韓 鑫
一見面便知道,眼前是一個生命裏鐫刻風霜的硬角色,黝黑的面孔皺紋深刻,粗壯的手臂堅實有力。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技術總監、首席專家汪雙傑,近40年職業生涯投身凍土科研,帶領團隊突破了凍土地區不能修築瀝青路面的難題,將青藏公路變成世界首條多年凍土區全天候通車二級公路。
「由於長期缺乏凍土保護技術措施,青藏公路40多年裏病害頻發。當時多次整治改建,凍土路基融沈問題仍無法根治。」汪雙傑說,截至上世紀90年代,凍土公路病害率已達30%,若不有效處理,公路使用效能會逐步下降。
從保「通」到助「暢」,一場三代科研人的凍土攻堅戰打響。
1973年,青藏公路科研組成立,以武憼民為代表的第一代凍土科研團隊在「鬼門關」五道梁開啟冰上築路的征程。海拔4500公尺以上的青藏高原嚴重缺氧,技術員經常背著幾十斤重的儀器跋山涉水。
從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汪雙傑帶領團隊向著難題繼續沖鋒。「高原上‘一天有四季,十裏不同天’,強烈的紫外線曬脫皮是小事,遇上雨雪冰雹,根本無處藏身。」汪雙傑說,多年來進出高原上百次,跑遍了條條國道,最終摸索出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得益於青藏公路的經驗積澱,在凍土區修建高速公路的目標按下「快進鍵」。
2017年8月,經過多年建設,世界首條多年凍土區高速公路——共玉高速建成通車,西寧至玉樹的通行時間縮短至8小時。
共玉高速計畫建成通車那一刻,汪雙傑心中有了新計劃——京藏高速還未建成的最後一段青藏高速,成了他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這段待建的高速北起格爾木,要跨越昆侖山、唐古拉山,穿越700多公裏的連續多年凍土區,到達拉薩。
「現在我們的裝備、材料、理念都有了很大提升,新一代科研人正在成長,我要同他們一起努力,繼續為高原路通車暢攻難關。」汪雙傑說。
青藏公路養路工人地嘎——
「守護天路,是我們的使命」
本報記者 徐馭堯 瓊達卓嘎
唐古拉山寒風呼嘯,蜿蜒的公路回環曲折,一輛輛大貨車轟隆隆駛過,翻越這片平均海拔超5000公尺的山巒。這裏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年平均氣溫零下8攝氏度,空氣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著8級大風。
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59公裏長的路段,就是青藏公路事業發展和應急保障中心安多養護段109養護保通點工區長地嘎工作的地方。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養護道班,109養護保通點在青藏公路通車時建立,當時叫「109道班」。也因其艱險,被譽為「天下第一道班」。
「每年我們救助超過300人次,保障6萬余輛車安全通行。守護天路,是我們的使命,更是我們的榮耀。」地嘎說。
地嘎的父親也是一名養路工。當從父親手中接過養路用的十字鎬時,地嘎知道,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守護「兩路」的責任,是「兩路」精神的傳承。
唐古拉山路段道路曲折,車輛行駛本就不易。如遇降雪和降溫,地面濕滑加上高海拔帶來的動力不足,車輛易打滑,導致道路擁堵。及時除雪保通,是109養護保通點的重要工作。
去年5月,唐古拉山迎來連續降雪。地嘎帶領工人們分頭行動,前往最容易積雪、結冰的區域開展作業。除雪除冰、疏通涵洞……大家在山路上奮力工作,餓了就吃點糌粑,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一刻不敢懈怠。大雪持續了七天六夜。當天空終於放晴,車輛恢復通行,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唐古拉山路段的道路養護季節性強,每年5至10月是養護的黃金時間。每到這個時候,地嘎和工友們淩晨四五點就出發,一絲不茍地進行日常巡查,及時修補破損的路面。
春天,地下凍土消融,需要處理路面裂縫;夏天,降雨增多,塌方和土石流多發,需要及時清理;冬天,積雪結冰影響行車安全,需要隨時準備出發,除雪保通。
70年來,109養護保通點一代代職工接力駐守,為青藏公路保通保暢作出貢獻。
長途貨運司機薛科——
「路況好,快遞更多更快」
本報記者 韓 鑫
晚上10點半,京東拉薩公共物流配送中心燈火通明,上百台智慧搬運機器人與自動分揀裝置協同配合,超7萬種貨物被精準分揀至指定區域。
不遠處,一輛輛快遞貨車整齊排列。貨運司機薛科迅速裝貨,3000多件包裹將大貨車塞得滿滿當當。
一切就緒,薛科跟搭檔發車啟程,星夜趕往400多公裏外的西藏林芝市。
淩晨4點半,抵達林芝中轉中心時,天還未亮。倉庫工作人員卸貨、分揀,快遞員取貨、配送……物流接力,晝夜不休。
休息幾個小時後,薛科又驅車趕往位於林芝經開區的農產品前置智慧倉。在這裏,松茸、靈芝、核桃……當地特色農產品已打包完畢,將隨著薛科的車運往拉薩配送中心。
「10年前,貨物經川藏公路從拉薩運往成都需要將近一周,如今只需3天。」跑長途貨運多年,薛科明顯感覺到,進出西藏物流時效不斷提升,快遞單量也越來越大,「現在幾乎每個月都要跑上萬公裏。」
2023年,西藏全區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近80%。物流網路日益完善,有賴於暢通的公路建設。目前,西藏公路通車總裏程12.33萬公裏,初步構建起「四縱三橫八通道」的公路網主骨架。
「這些年,川藏、青藏公路變寬了,路況好,快遞更多更快。」常年奔走在青藏高原上,薛科對路的變化感觸很深。
近年來,中國多次對「兩路」進行大規模修整改建,川藏公路歷經10余次改造,「通麥天險」等路段得到根治。如今,「兩路」由原來的砂石路面逐步改造為瀝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得到極大提升。
回拉薩休整一天,薛科又要出發。「貨物在拉薩集運完畢,要盡快運到成都、發往各地。」薛科說,這次滿載貨品近1萬單,坡陡彎多,超長半掛車不好通行,必須先走青藏線,再轉川藏線。
腳下是熟悉的路線,心中是必達的使命。備好必要物資,薛科與搭檔再次啟程,向北翻越唐古拉山,再拐入川藏線,翻鷓鴣山,一路奔馳2400多公裏,抵達成都。
義務講解員李橋梁——
「讓‘兩路’故事久久傳唱」
本報記者 鮮 敢
「70年前,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走進位於西藏拉薩市的西藏自治區「兩路」精神紀念館大廳,義務講解員李橋梁指著墻上的公路路線踏勘圖,將「兩路」建設和養護中的動人故事,向參觀者娓娓道來。
2018年7月26日,「兩路」精神紀念館正式揭牌開館。500多平方米的展館中,制圖計算尺、野外勘探測量儀、行軍水壺等「兩路」建設時期的文物實物,以及各時期西藏公路建設照片和資料,生動展示著西藏交通事業的發展歷程。
今年45歲的李橋梁2003年來到西藏,參與公路養護相關工作。日常工作中,他時常聽到身邊人談起那段壯闊歲月。
張福林烈士為了修通雀兒山段,潛心鉆研爆破技能,將工程進度提高3倍多;慕生忠將軍在施工的鐵鍬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毅然向世界屋脊進發……「接觸到的歷史資料越多,越體會到‘兩路’精神是如此鮮活、感人。」李橋梁將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史料資料的收集整理中,經常利用節假日去紀念館進行誌願講解。
「要講好‘兩路’故事,不僅要深入了解這一段歷史,更要找準講解的切入點。」李橋梁說,一些「兩路」建設者的家屬也會主動聯系他,捐贈收藏的日記本、信函等珍貴資料,逐步豐富了紀念館的館藏。
有不少參觀者讓李橋梁印象深刻。紀念館剛開館時,曾有一位老人站在墨脫公路的老照片前,久久凝視、不願離去。
李橋梁上前詢問,得知這位老人曾經是米林縣(現米林市)公路系統的一名幹部。墨脫公路通車前,他曾多次徒步往來墨脫背運物資。「以前有多難?走得解放鞋磨破了橡膠底,腳上的老繭子都磨爛了。」老人感慨。
如今,雪域高原行路不再難——隨著西藏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加快構建,具備條件的鄉鎮、行政村公路通達率均為100%;7個市(地)中的5個已經通了高等級公路……在李橋梁的講解中,西藏交通新變化、發展新成就的故事越來越多。
「希望透過我的講述,讓‘兩路’故事久久傳唱,讓‘兩路’精神永遠閃耀。」李橋梁說。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