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楊沙沙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編者的話:日本共同社報道稱,近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全日本錦鯉振興會副理事長吉田俊一透露,「日本錦鯉預計本月內恢復對華出口」。日本媒體一直對此相當關註。錦鯉在日本被稱為「遊動的寶石」,是頗具人氣的觀賞魚,在中國也有不少錦鯉愛好者。日本錦鯉2022年的出口額達到6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3億元)。其中對華出口12億日元,在各國和地區中位居首位。【環球時報】記者透過多方調查發現,近些年錦鯉在國內觀賞魚行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加入這一細分行業,將錦鯉生意做大。
一條魚拍出上千萬人民幣
今年,有訊息稱,在日本舉行的錦鯉大賽中,一條錦鯉被一名中國人以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下。實際上,早在2018年,日本媒體就曾報道稱,一條飼養在廣島縣養魚場的白底紅花紋錦鯉,被一名中國人以2.03億日元(當時約合人民幣1223萬元)的史上最高價格拍下。
潘誌成是中國休閑垂釣協會錦鯉愛好者分會會長、中國漁業協會錦鯉分會會長,同時也是廣東省錦鯉協會會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他正忙於「第24屆中國錦鯉大賽」的籌備工作。
作為國內頂級錦鯉賽事,中國錦鯉大賽自2001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潘誌成告訴記者:「這幾天很多來自東南亞、歐美等地的錦鯉愛好者、專家、企業等主動找到我們,要求參加比賽,中國錦鯉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
潘誌成的朋友圈封面是他2018年獲得「第49屆全日本錦鯉大賽」冠軍的照片,許多人將他舉過頭頂,高高拋起,慶祝他的勝利,封面右下角是當時日本媒體的報道「潘誌成第二次獲得日本錦鯉大賽冠軍」。全日本總合錦鯉品評會(錦鯉行業稱「東京大賽」)是日本規模最大的錦鯉品評會,通常在每年的一到二月舉行,迄今已經舉辦了54屆。潘誌成先後獲得第47屆、49屆、51屆、52屆共四屆東京大賽冠軍,也拿到了錦鯉行業賽事的大滿貫。
由於日本有嚴格的規定,在日本不能拿外國魚參加錦鯉比賽,潘誌成所有參賽的魚都是選擇日本品種並在當地寄養到一定年限後,再參加日本的錦鯉賽事。獲獎後,他再將這些魚帶回國內作為種魚,在國內錦鯉養殖場進行繁殖。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錦鯉愛好者,潘誌成小時候就喜歡養魚,一開始只是作為一種愛好,上世紀90年代,他跟著朋友去日本看了當地養殖的錦鯉,從此就「中毒」了。他跟記者算了一下這些年在日本選購並寄養錦鯉的費用:養殖一條優質的錦鯉成本非常高,一年費用約3萬元人民幣,需養五六年,優質魚還需要增加美容等額外費用。此外,養殖初期還需大規模養殖,3年後逐步篩選,最終只留下少量有潛力的魚進行精心培育。整個過程中,投入資本巨大,且存在養殖失敗的風險。
日本錦鯉背後的產業鏈
「從育種的角度看,錦鯉源自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開始飼養錦鯉,但將其發揚光大的是日本。」一名從事水產種質資源和魚類繁育研究的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表示,盡管歷史悠久,中國在錦鯉育種方面卻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多數育種活動都是個體戶或企業行為,未能形成規模。相比之下,日本的錦鯉育種歷史已有約200年之久。
日本錦鯉的發源地是新潟縣中部的古誌郡二十村鄉。在江戶時代中期,這裏開始將變異的真鯉當作觀賞魚進行養殖。1917年前後,培育出白底紅斑的「紅白」、白底黑紅斑紋的「大正三色」等新品種,到了1927年前後,又培育出黑底紅白斑紋的「昭和三色」等品種。迄今為止,日本已有100多個品種。這些品種的顏色和花紋各有特點,2022年2月,日本農林水產省對錦鯉的相關詞匯和定義進行了統一規定,確保嚴謹性和標準化。
日本不僅建立了完善的錦鯉育種體系,還從傳統的選育方法逐漸發展到對錦鯉品系的最佳化。從品質和種質資源講,日本已形成了高品質且遺傳穩定的錦鯉族群,其體型、色澤、花紋等方面均世界領先。如今,日本錦鯉以其獨特的體型、體色和體長而聞名,其中一些大魚甚至能有一米長。
在產業鏈方面,日本也有較大優勢。上述專家以一條日本錦鯉培育周期為例,展示其背後涵蓋的親本選擇、繁殖、篩選、養殖、美容、銷售等多個環節。
他表示,錦鯉從育種到上市要經歷一系列復雜且精細的過程。在日本,這一過程被嚴格劃分為幾個關鍵階段。首先是育種與繁殖階段,需要精心挑選體型完美、色彩鮮艷的親本錦鯉進行人工授精,其後經過多輪嚴格篩選,淘汰大部份不符合標準的幼魚,僅保留少量優質個體繼續培育。
接下來是品質提升階段,將篩選出的幼魚按體型、花紋等特征分池養殖,透過管理水質、光照以及提供特定飼料等手段,進一步提升錦鯉的色彩與光澤。其間,每隔幾個月都會對錦鯉進行一次篩選,淘汰生長緩慢、體質差或體型不佳的個體。
當錦鯉長到一定尺寸後,進入個體化飼養階段,此時會進行更為精細的管理,包括人工美容和飼料著色等,以確保錦鯉的體型與色彩達到最佳狀態。同時,還需確保錦鯉的健康,透過水質調控等手段預防疾病。
最後,是市場分級與銷售階段。根據品質,每條錦鯉都會被賦予不同的價值,並透過專業渠道進入高端愛好者或收藏家的手中。在日本,錦鯉的銷售還常常伴隨著拍賣和血統記錄,以確保每條錦鯉的獨特性和價值。
隨著錦鯉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日本的錦鯉出口額也逐年增加。2022年12月,錦鯉被列為重點出口品類。2023年起,日本觀賞魚振興事業協同組合接替全日本錦鯉振興會,參加水產及水產加工品出口擴大協商會,開展海外的研討會及推廣活動,並與其他日本文化行業合作,推動錦鯉的出口。
日本難舍中國市場
這些年,隨著國內錦鯉產業快速發展,包括潘誌成在內的愛好者將重心轉移到國內錦鯉品種的培育。上述專家告訴記者,中國錦鯉養殖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最近20年才開始迅速發展。中國很多錦鯉親本從日本引進,雜交使用較多,導致種質在短時間內退化。例如,錦鯉在日本可以長到一米,但進入中國後,很少能長到一米。
這一點也被潘誌成證實。這些年,雖然中國各地舉辦各種錦鯉大賽,但參賽的中國錦鯉品質,尤其是80厘米以上長度的魚,跟日本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上述專家認為,這種差距,很大程度上源於兩國錦鯉育種歷史的長短不同。此外,相比日本,中國更註重錦鯉養殖數量和經濟效益,在精細化管理、飼料品質以及保持錦鯉體色和鱗片光澤的穩定性方面存在差距。日本錦鯉選育技術精細、品牌效應顯著,這使得日本錦鯉在拍賣市場上屢創高價。「可以說,在錦鯉養殖方面,中國仍處於追趕階段。」
目前,中國每年需大量進口日本錦鯉。盡管由於檢疫不合格等原因,日本錦鯉多次被禁止入華,但日本一直緊盯中國市場。據日媒報道,日本愛鱗會會長中島正章此前表態稱,「有點令人焦急的是,日本愛好者越來越難參與了。」由於日本錦鯉在國內銷售下滑,日本錦鯉業界為了擴大出口量,一直著力於國外市場的促銷。而中國高端玩家對日本錦鯉的追捧,使得日本錦鯉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特別高。上述專家形容,有些日本錦鯉一個池子就值1000多萬元,「幾乎一條魚一個價」。日本錦鯉出口貿易不僅為日本帶來了可觀的外匯收入,也可以透過出口高端錦鯉,間接提升其國際高端品牌影響力,「就像幾十年前提起家電、汽車等,日本品牌代表高端,日本也希望透過錦鯉打造其國際高端品牌形象」。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錦鯉市場尚處於初期粗獷發展階段,產業規模等尚未有確切數據統計。但上述專家很看好錦鯉市場,「錦鯉是一種全民化的觀賞魚,既有高端愛好者追求的昂貴品種,也有普通市民購買的便宜品種。中國錦鯉中高端市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大眾市場則在北方。現在,中國錦鯉也開始逐漸出口到東南亞地區。」
潘誌成告訴記者,自己周圍的「魚友」一般都是廣東一帶的企業家。但這些年,一些年輕的「魚友」也逐漸出現,他們非常懂魚,也舍得花錢,就像養貓養鳥養狗一樣養錦鯉。談及錦鯉養殖方面的差距,上述專家稱,「中國現在是跟跑,正慢慢透過跟跑到達並跑,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