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往事】第十五章
革命轉機,滇南地區起風雲
李維龍 /文 吳家良/編輯
拱辰樓北 劉雲平 攝
拱辰樓南 劉雲平 攝
西伯利亞北烏拉爾山的夏天 , 平均氣溫只有 10℃ , 積雪漸漸融化 , 山間的溪流潺潺流淌 , 101 伐木營地的周圍和森林在的草地上 , 爭先恐後地開滿了野花 , 享受著稍縱即逝的夏日陽光 。不可否認 , 這些野花和林地中的小草是頑強的 , 雖然沒有白樺林 、冷杉樹那樣高大堅硬的軀幹 , 卻能夠在透過森林灑下來的陽光中努力生長。
山頂上的皚皚白雪 , 山澗中流淌的河水 、瀑布 , 林地中伐木營地的木屋 , 木屋周圍競相開放的花朵 , 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是 1946 年的夏天 , 是徐克峻來到烏拉爾山的第九個年頭了。
早上 , 當陽光透過薄薄的霧氣 , 姍姍來到 101 營地時 , 徐克峻已經在冰冷刺骨的溪流裏洗好了被褥 、衣服 , 晾曬在木屋前的草坪上 , 雙手凍得通紅 , 身體日漸衰弱的她仍然穿著棉衣 。她還未來得及將最後一塊被單搭到晾衣竿上 , 就突然倒在地上劇烈地抽搐起來 , 口中吐著白沫 。她手中的被單將晾衣竿拉倒 , 打在了她的身上 , 被單纏住了她的手腳 , 不停地顫動。
「 嗨—克峻! 嗨—徐克峻! 你看有信了 , 伊凡來信了! 」 柳芭手裏拿著一封信 , 高興地跑回來 。當看見在地上不停抽搐的徐克峻時 , 柳芭急忙拉開纏繞在徐克峻身上的被單 , 然後扳開徐克峻的嘴 , 看她嘴裏是否有異物 , 再用手卡住她的嘴巴 , 在她嘴裏墊了一塊小手帕 , 以防她咬到自己的舌頭 , 然後才把徐克峻平放在草地上 , 解開她脖子上的圍巾和胸前的衣服扣子 , 以 保證呼吸暢通 。柳芭急切地呼喚道:「 克峻 , 克峻 , 你醒醒! 有我呢不怕 , 不怕 , 柳芭在呢! 」
這已經不是徐克峻第一次癲癇發作了 , 柳芭搶救克峻的一整套程式 , 也是營地醫務室的醫生教會她的 , 遇有突發情況時她就會這樣及時施救。
徐克峻慢慢蘇醒過來 , 看見柳芭守在身邊 , 她喘息著心懷內疚地對柳芭說 :「 柳芭 , 我 , 我又嚇到你了 , 對 , 對不起。」
柳芭攙扶起徐克峻回到木屋內 , 讓她躺在床上 , 倒了一杯水遞給她說: 「 喝口水 , 休息一會兒 , 一切就會好起來 。有好訊息 , 你猜猜是什麽好訊息。」
徐克峻艱難地苦笑道:「 什麽好訊息? 我猜不到。」
「 伊凡來信了 , 聽見了嗎? 是伊凡來信了! 」柳芭動作誇張地把信遞給徐克峻說 ,「 這個伊凡 , 我還以為回到莫斯科就把我們忘記了。」
徐克峻接過信 , 看著信封念道:「 徐克峻 、柳芭收。」接著說 ,「 是寫給我們倆的 , 你念念 , 看他都說些什麽。」
柳芭拆開信念道:
柳芭 、克峻 , 你們好!
我是伊凡諾夫 , 回到莫斯科後 , 我的腿經過治療已經康復 , 現在回到了以前和徐克峻一起工作過的紗廠 , 領導還讓我繼續做工會工作。
柳芭你是一個堅強樂觀的人 , 比徐克峻更能適應西伯利亞的氣候 , 徐克峻來自中國南方 , 這幾年 , 她能夠堅持下來 , 與你的關心 、照顧是分不開的 。 當然 , 徐克峻也是一個堅強的女人 。這次寫信主要是想告訴她 ,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 , 因為她的緣故 , 我十分關註中國的情況 。 中國的報紙報道 ,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 , 雙方都在加緊備戰 , 準備逐鹿中原 。什麽是「 逐鹿中原 」 我不理解 , 翻了詞典才知道 , 意思是 , 兩個獵人在追逐獵物時 , 不知道最終鹿死誰手。我相信 , 中國共產黨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 因為中國共產黨有像徐克峻一樣的優秀的布爾什維克人 , 代表的是廣大的勞動人民。
徐克峻 , 在這個時候 , 你應該回到中國去 , 回去加入到中國偉大的解放戰爭中 , 繼續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貢獻 。蘇聯在肅反運動中一些被冤枉的同誌逐步得到平反 , 你和柳芭 , 也許很快就會回到莫斯科 。徐 , 你是個勇敢的同誌 , 我建議你 , 給史達林同誌寫封信 , 把你的情況告訴他 … …
……柳芭和你就像烏拉爾山的夏天一樣美麗 , 讓我懷念 , 期待著和你們在莫斯科相見 , 祝一切順利。
伊凡諾夫
柳芭念完信 , 徐克峻笑道:「 這個伊凡 , 還挺浪漫 , 什麽和烏拉爾山的夏 天一樣美麗 , 我都快成老太婆了。」
柳芭:「 伊凡說得對 , 你應該給史達林同誌寫信 , 報告給史達林! 」
徐克峻:「 伊凡說得也太容易了 , 史達林同誌工作那麽忙 , 怎麽可能管我的事 , 再說我也不敢。」
「 有什麽不敢的 , 伊凡不是說了 , 你是一個勇敢的同誌 , 他這是在鼓勵你 , 難道還不明白? 」柳芭說。
徐克峻:「 我知道他是在鼓勵我 , 但我還是害怕 , 我怕……萬一 … … 」
柳芭:「 怕什麽 , 你還有什麽可怕的 , 你連死都不怕 , 還怕什麽! 難道你就願意這樣老死在西伯利亞? 難道你就不想你的女兒 , 難道你就不想回到中國去? 」
徐克峻猶豫不決地低聲道:「 謝謝你柳芭 , 你讓我好好想想。」
徐克峻不知道這封信該不該寫 , 寫了 , 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 也許以後的處境會比現在還要糟糕 。不寫 , 說不定會像柳芭說的一樣 , 老死在西伯利亞。 她幾乎坐在木屋外的草地上呆坐了一整天 , 她想到了女兒莉莉 , 應該上中學 了。想到了弟弟妹妹和張浩他們肯定會在黨的領導下 , 投身到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中。想到了蒙化家中日漸年邁的母親 , 甚至想到蒙化城古老的城樓 , 和城樓上懸掛的「 萬裏瞻天 」 的匾額 。直到做晚餐的時間到了, 才慢慢地向廚房走去。
晚上 , 徐克峻拿出紙筆對柳芭說:「 柳芭 , 我俄文不好 , 你代我寫。」 柳芭高興地說:「 想好了? 好的 , 你說我寫。」
徐克峻清了清嗓子輕聲說道:「 敬愛的史達林同誌: 我叫徐克峻 , 是中國 人 , 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為數不多的女共產黨員之一 , 我和所有的共產黨員一樣宣過誓 , 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 … … 」
接下來徐克峻把她入黨後所做的革命工作 , 以及為什麽到了蘇聯 , 到蘇聯後的學習 、工作情況都讓柳芭寫到了信中。
第二天 , 柳芭陪著徐克峻來到車站小鎮 , 徐克峻小心翼翼地將信投進郵筒 。接下來的十多天 , 忐忑不安的心緒始終揮之不去 , 以致看見營地領導 , 她的心都會怦怦直跳 , 她不敢想 , 這封信會給她帶來什麽後果。
半個月後 , 徐克峻正在廚房裏切馬鈴薯 , 營地領導突然跑進廚房 , 接過她手中的菜刀 , 解開她身上系著的圍裙 , 抱起她原地轉了一圈說: 「 史達林! 徐 , 史達林給你來信了! 」
徐克峻呆呆地看著營地領導結結巴巴地說: 「 史達林 , 來信? 斯 , 史達林 , 給 , 給我回 , 回信了? 」
營地領導興奮地說:「 就是 , 就是 , 史達林同誌居然給你回信了 。史達林同誌知道我們 101 營地了 , 謝謝你 , 徐! 史達林同誌說 , 你可以回莫斯科 了! 」徐克峻接過史達林寄至營地機關的信 , 信中說:「 已通知有關方面的人 , 先調回莫斯科 , 在原紡紗廠工作。」
徐克峻木然呆立 ,眼淚奪眶而出 ,語無倫次地喃喃道:「 莫斯科 、史達林 、莉莉 … … 」
徐克峻走前 ,101營地為她開了一個歡送會 , 歡送會上 , 營地領導首先對徐克峻在工作中的表現做出了充分肯定 , 說她是一個意誌堅強 、信念堅定的好同誌!
歡送會上徐克峻動情地說道:「 我來到 101 營地快十年了 , 在這漫長的九 年時間裏 , 要是沒有同誌們的關心照顧 , 沒有營地領導的特別關照 , 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 … … 」說到這 , 徐克峻哽咽抽泣地向與會的同誌 , 深深地鞠 了一躬 , 接著說 ,「 在這裏我還要特別感謝柳芭 , 這些年來如果不是柳芭同誌的鼓勵和照顧 , 我也不可能堅持下來 , 這樣的友誼沒齒難忘 , 這樣的朋友千金難求 … … 」 徐克峻淚如雨下, 走上前緊緊地擁抱著柳芭說: 「 謝謝你 , 柳芭! 」
柳芭:「 今天是高興的日子 , 給大家唱個歌吧。」
同誌們聽柳芭這樣說 , 也跟著說: 「 徐 , 唱吧 , 我們還沒有聽你唱過歌呢 , 給我們唱一個中國歌曲。」
徐克峻:「 我唱不好 , 但今天要唱 , 還是唱蘇聯歌吧 。這支歌不僅是獻給我親愛的朋友柳芭的 , 也是獻給 101 營地的同誌們的 , 是獻給偉大的蘇聯人 民的! 」
徐克峻唱道: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
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 ……
柳芭和同誌們也跟著徐克峻一起唱了起來: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 ,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 ,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 ,
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 ……
歌聲中柳芭再次將徐克峻緊緊擁抱 , 輕聲地說: 「 謝謝你 , 徐 , 我們的心中都藏著愛人的書信。」
臨走之前 , 徐克峻在營地財務處 , 領取了九年的儲存薪資 , 共計 1100 盧 布 。柳芭將徐克峻送上火車 , 兩人擁抱話別。
柳芭:「 徐 , 達斯維達尼雅! 」 (俄語: 再見)
徐克峻:「 達斯維達尼雅 , 柳芭 , 我在莫斯科等你! 」
火車日夜兼程 , 不知疲倦地穿行在西伯利亞平原上 。在抵達莫斯科的頭 一天 , 徐克峻猶如一個漂泊異鄉多年的遊子, 不知家裏情況 , 即將到家前 , 心慌意亂 。她想不出女兒莉莉應該長成什麽樣了, 見到了還能認出來嗎?
她想起了伊凡 , 猜不出伊凡在 101 營地時對她的愛情表白是真是假 , 或許是烏拉爾山的生活太過枯燥乏味 , 伊凡才那樣 , 不然為什麽他回莫斯科後就一直沒有音信 。如果真是這樣 , 伊凡為什麽隔了那麽長時間又突然來信 , 她不曉得相見後伊凡會說什麽 , 她又該說什麽 。伊凡如果不再向她求婚 , 她會感到落寞 。如果再向她求婚 , 該怎麽辦? 拒絕他 , 不忍心 、不近情 ; 答應他 , 也許就永遠回不了中國 , 說到底 , 徐克峻心裏還在裝著張浩和女兒莉莉。
徐克峻提著箱子走出莫斯科火車站 , 已是傍晚 , 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 , 到站的旅客逐漸散盡 , 只有她孤零零地站在車站柱廊下 , 她擡頭看看灰蒙蒙 的天 , 估計一時半刻雨不會停 。她彎腰提起箱子 , 走下台階冒雨前行 , 這時身後過來一個人 , 為她撐傘遮雨 。徐克峻詫異地回頭一看 , 原來是伊凡 , 他 一只手打傘 , 一只手拄著拐杖。
徐克峻:「 你怎麽知道我今天到? 」
伊凡:「 是柳芭打電話給我。」
「 你還好嗎? 伊凡你瘦了 , 腿怎麽樣? 我看你走路一瘸一拐的。」
伊凡故作輕松地:「 沒關系 , 好了 , 只是走路難看點。」
徐克峻不語 , 兩人默默地走進雨霧中 , 天漸漸地黑了下來 , 路燈昏暗 , 行人寥寥 。到了紡紗廠伊凡把徐克峻帶到紗廠女工集體宿舍 。一切安頓下來 後 , 待伊凡在床沿上坐下時 , 徐克峻蹲下用手撫摸伊凡右腳 , 感覺摸在樹幹上一樣 , 她急忙拉起褲腿 , 原來 , 伊凡的右腳是假肢 。徐克峻這才明白 , 伊凡諾夫為什麽回到莫斯科後 , 就一直不給她寫信 , 也決口不提向她求婚的事。徐克峻明白 , 伊凡之所以這樣 , 是自卑 , 是不願意拖累她 , 但伊凡還不知道 , 如今她也是一個身帶殘疾的人了。
徐克峻身帶殘疾 , 基本喪失了勞動力 , 不能再做紡紗工 。紗廠為了照顧她 , 安排她去看守大門 , 並交給她一個籮筐 , 每天卡車進大門時 , 車上掉下 來的棉花 , 由她負責拾起來 。女工居住的大集體宿舍 , 每天都輪流打掃衛生 , 掃地 、擦地板 、擦門窗 , 身體日漸虛弱的徐克峻 , 只好用自 己微薄的薪水 , 請人幫忙打掃。
回到紗廠有一段時間了 , 雖然曉得女兒莉莉在莫斯科上中學 , 但不知道是哪一所中學 , 她真想去看看莉莉 , 抱著孩子痛哭一場 。但伊凡告訴她不能去 , 以她的條件 、身份和薪水 , 是供不起莉莉上學的 , 要是現在暴露了她和孩子的關系 , 莉莉的優待可能會被取消。
有一天 , 徐克峻實在是太想莉莉了 , 她告訴伊凡 , 哪怕是能夠遠遠地看 上莉莉一眼 , 她也就滿足了。
星期日 , 伊凡和徐克峻先去了原來的莫斯科國際托兒所 , 說明她在 1934 年春天 , 曾經送來一個中國女孩叫林莉 , 當時孩子有三四歲 , 穿著中國衣服 , 外罩一件天藍色的圍裙 。經過托兒所負責人查實 , 所內同誌說: 「 是有這個孩 子 , 但一直沒有人來看她 。我們知道是中國孩子 , 父母都是共產黨員 , 為了 照顧她 , 現在已經送進莫斯科國際中學了。」
徐克峻和伊凡急忙去到莫斯科國際中學 , 尋找莉莉 , 這所學校裏面讀書的 , 大多都是原共產國際中一些負責人的子女 。共產國際解散後 , 中國共產黨及其他一些共產黨人的子女 , 還繼續留在裏面讀書。
伊凡叮囑徐克峻:「 你在大門外遠遠地看著 , 我去把莉莉叫出來 , 但一定記住 , 控制情緒 , 不能相認! 」徐克峻點點頭 , 把帶給莉莉的食品和她親手織好的一件紅色的毛衣交給伊凡 。伊凡在學校門衛登記了來訪者的姓名和被訪者姓名後 , 就在大門口等候 。不一會兒 , 一個大約十五六歲的姑娘走出校門。 姑娘不認識伊凡 , 茫然四顧後才走到伊凡跟前用俄語問道:「 叔叔 , 你找我? 」
伊凡:「 你就是莉莉吧? 我叫伊凡諾夫 , 是你的媽媽讓我來看你的。」
莉莉疑惑地看著伊凡說:「 我媽媽為什麽沒來? 」
伊凡:「 媽媽有事不能來! 」
莉莉含著淚水說:「 媽媽都已經十年沒來看我了 , 這是為什麽 , 是不是把我忘了? 什麽工作那麽重要 , 難道來看我一眼的時間都沒有? 」
伊凡:「 莉莉 , 媽媽有媽媽的苦衷 , 以後你會明白的 。媽媽一天都沒有忘 記你 , 好好讀書 。記住 , 你的媽媽是一個堅強 、善良的好媽媽! 」
莉莉進學校後 , 徐克峻急忙走到伊凡跟前激動地說: 「 長高了 , 長大了 , 我的莉莉長大了 , 長成個大姑娘了 … … 」
伊凡開心地笑道:「 漂亮了 , 是個漂亮的中國姑娘 。徐 , 一切都會好起來 的 , 幸福在召喚你 , 麵包會有的 , 牛奶會有的 … … 」
「 麵包會有的 , 牛 , 牛奶會有的 … … 」說著徐克峻挽起伊凡的胳膊 , 攙扶著他一起離開了學校。
1946 年底 , 解放戰爭取得了初步勝利 。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 , 徐家姐弟各自人生道路發生了重要的轉折。
在這裏 , 我們先梳理一下 , 他們姐弟這時候的去向及工作情況。 這一年 , 徐克峻回到莫斯科紡紗廠 , 帶病堅持工作。
徐克權隨校回北大繼續讀書 , 組建了「 風雨社」, 把學生運動搞得風生 水起。
徐克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期滿後 , 被分配到中央黨校四部 , 當文化教員 , 之後又調到中央婦委工作。
余衛民在雲南元江建立革命根據地 , 組織武裝鬥爭的工作初步有了眉目。
徐克鎮在個舊錫礦當工程師 , 積極配合余衛民在滇南建立根據地 , 開展 武裝鬥爭的活動。
徐克梁在蒙化家中 , 焦急地等待著哥哥余衛民的來信 , 時刻準備著和余 衛民到滇南開展遊擊戰。
余衛民是一個有抱負的人 , 從小到大都想幹大事 , 成大事 , 是徐家兄弟姐妹中最能幹的一個 , 聰明 、機靈 、大膽 、睿智 、果斷 、勇敢 , 這些詞語用 在他身上絕不為過 。 自他從抗大回到雲南 , 蟄伏南菁中學期間 , 他一直關註時局 , 尤其是抗戰勝利後 , 他認為 , 國內革命鬥爭形勢 , 將發生重大變化 , 審時度勢 , 這時候在雲南開展武裝鬥爭 , 積極配合解放大軍 , 推翻蔣家王朝恰逢其時 。這時候的雲南 , 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自顧不暇 , 各種地方武裝林立 , 除了各地縣的保安團外 , 各個大地主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 , 都組織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余衛民憑借他在國民黨中央軍校的名聲及在雲南軍界的關系 , 要 在這些魚龍混雜的民間武裝中 , 找到自己的位置 , 拉起一支隊伍基本沒什麽問題 ; 但他明白 , 這些烏合之眾 , 是成不了大事的 , 沒有共產黨的領導 , 僅憑一己之力 , 同樣會一事無成 。余衛民之所以在昆明一直苦苦尋找黨組織 , 就是這個原因。
在雲南地下黨的領導下 , 余衛民進一步明確了在雲南開展武裝鬥爭的策 略 : 團結少數民族上層 , 爭取開明進步地主富農 , 建立統一的反蔣自衛武裝。 在黨組織的配合下 , 余衛民透過哈尼族進步學生李宣明 , 認識了其父親李和 才 。李和才是哈尼族上層人士 , 在他的支持幫助下 , 黨組織得以在元江咪利 村小柏木李和才家新建的房屋裏 , 開辦幹部訓練班 , 為武裝鬥爭培養骨幹。
幹訓班開辦的第一時間 , 余衛民就給蒙化家中的克梁寫信 , 要他馬上到 元江小柏木來參加幹訓班學習。
克梁接到余衛民的來信後 , 便帶上慧芳和女兒曉昭 , 先趕到建水譚慧芳娘家 ; 把母女二人安頓好後 , 他便急忙趕到小柏木幹訓班。
幹訓班開辦前 , 李和才派其武裝隊長李學義 , 和余衛民一起到墨江一帶了解 、調查民間武裝力量組成情況 。繼墨江之後 , 又到了迤薩 、瓦紮 、思陀 等地 。為保安全 , 李和才派了十多個武裝人員跟隨。
途中 , 余衛民問李學義:「 李和才為什麽這樣信任你? 」
李學義:「 第一 , 我是他的侄子 ; 第二 , 我有一點文化 (小學) 。」
余衛民:「 你還年輕 , 要好好學習軍事知識。你要是覺得我這個朋友可靠的話 , 等回到咪利 , 看看你家的練兵場和防務情況 , 我再教你一些軍事常識。」
「 好好好 , 我感覺你曉得的東西太多了 , 一定教教我。」李學義說。
回到咪利 , 余衛民參觀了李家的練兵場後對李學義說: 「 這個山頭作為練兵場倒是不錯 , 就是你們的戰壕沒有偽裝好 , 容易暴露。」
李學義:「 以後還請你多來指導 … … 」
余衛民:「 小柏木的幹部幹訓班 , 就要開班了 , 到時候 , 你們都可以去幹訓班學習。」
小柏木幹訓班開班後 , 余衛民始終秉持抗大精神和八路軍的建軍原則 , 把抗大「 團結緊張 , 嚴肅活潑 」 與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和傳統 , 作為辦幹訓班的宗旨 。期間 , 他把【三大紀律八項註意】 歌記錄下來教大家唱 。要求學員 , 不論走到哪裏 , 就在哪裏演唱 , 讓人民群眾從歌聲裏 、行動中 , 了解幹 訓班是人民的組織 , 為將來組織武裝鬥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幹訓班開辦不到十天 , 在蒙化老家的徐克梁終於收到了哥哥余衛民的來 信 。余衛民在信中告訴他 , 盡快到元江會合 , 走之前 , 詳細了解一下大理地區 , 尤其是蒙化 、南澗 、彌渡等地的地方武裝的情況 。幾天後 , 徐克梁趕到 元江小柏木。
兩個月後 , 幹訓班受到敵偽的監視 , 幹訓班解散 , 學員分散隱蔽 , 等候通知 。余衛民及時向省工委匯報提出: 在元江愛國民族上層人士李和才的支 持下 , 借助其聲望和勢力 , 利用元江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地理環境 , 以元江為中心 , 建立人民武裝鬥爭的據點較為理想 。省工委采納了余衛民的建議。1948 年 7 月 25 日 ,「 雲南人民討蔣自衛軍 」 在元江朋程村誕生 , 省工委任命 余衛民負責軍事指揮 。從而 , 武裝鬥爭的燎原之火燃遍滇南 、滇中及思普地 區 。余衛民多年來重新尋找黨組織 , 立誌在黨的領導下 , 為革命事業奮鬥的 夙願 , 終得實作。
雲南人民討蔣自衛軍建軍之前 , 幹部及人員方面基本具備條件 , 關鍵的是手中沒有武器。余衛民與李和才商定: 余衛民以國民黨新平專員公署視察員的 身份 , 帶領李和才的武裝隊長李學義 , 代表李和才赴新平專員公署「 買槍」。
兩人到達新平的當天晚上 , 余衛民就帶著李學義去見新平專員嚴中英。
一番寒暄過後 , 余衛民向嚴中英介紹說:「 這個是李和才大隊長的侄子 , 武裝總指揮李學義。」
嚴中英客氣地對李學義道:「 難得 , 難得 。你大伯在滇南很有名望 , 處人處事講義氣 , 不知李指揮來找嚴某有何貴幹? 」
「 大伯叫我來買幾十支槍和彈藥回去 , 這回來新平 , 一是拜訪專員 , 」 李 學義邊說邊把所帶的禮物呈上 , 接著說 ,「 二來是煩請專員幫忙購買。」
余衛民插話:「 老同學 , 聽說我們公署要處理一部份武器彈藥? 」
嚴中英:「 非常時期 , 公署的武器不能隨便買賣 。不過 , 我倒是有一個朋 友托我賣一部份槍支 , 但他要大洋。」
李學義急忙問道:「 一桿步槍 50 發子彈 , 要換多少大洋? 」
……
嚴中英:「 我也是幫人辦事 , 太低了 , 人家還以為我在中間拿了好處 , 低了 , 我也為難。」
余衛民插話: 「 我看這樣吧 , 就按嚴專員說的成交 , 免得讓我老同學為難 。槍今晚就交割 , 明天一早我們就帶走。」
嚴中英:「 大洋什麽時候交? 」
李學義:「 請嚴專員放心 , 今年年底前一定交清 , 我大伯的為人你曉得! 」 嚴中英對余衛民說:「 親兄弟 , 明算賬 , 這個保人你來做! 」
「 那是自然。」余衛民笑道。 隨後 , 李學義寫下欠條。
嚴中英看過欠條後 , 叫來一個少校軍官 , 當面交代 , 晚上 12 點到公署倉 庫 , 一手交貨 , 一手交欠條 。第二天 , 早上 , 余衛民和李學義剛要出發時 , 昨晚交貨的少校軍官身穿便衣過來說:「 走了 , 趁著早上天氣涼爽。」
李學義悄悄地問余衛民:「 他也要跟我們去元江! 想幹什麽? 」
余衛民:「 他是徐參謀 , 是我們的同誌 , 到元江和我們一道開展工作。」 托運槍彈的騾馬抵達朋程根據地 , 戰士們興奮地卸下馱子分發槍支彈藥。
余衛民對大家說:「 這是蔣介石派嚴專員送來的 , 都給我各自保管好 , 要是遺失損壞了 , 以後嚴專員跟前我可不好交代 。把槍號登記好 , 操練實彈射擊! 」
李學義:「 對對對 , 有了這點家底 , 操練好了 , 幹上兩仗就會有更多的槍 了 , 這是余總指揮說的。」
李宣明揶揄道:「 李學義你倒是會整 , 欠條落我爹的名字 , 二天我爹哪點來大洋給人家? 」
李學義:「 按照余指揮說的 , 能躲就躲 , 能賴就賴 , 能拖就拖 , 反正你爹有的是辦法! 」
余衛民故作無辜地道:「 我說過這種話? 」 眾人哈哈大笑!
有了這批武器 , 余衛民按照黨組織決定 , 開始著手打擊惡霸地主 。初建的雲南人民自衛軍 , 從幹部到戰士都求戰心切 , 但余衛民心裏明白 , 首戰必須取勝 , 這不僅僅是對於士氣的鼓舞 , 對今後在滇南地區 , 團結民間武裝力 量 , 開展武裝鬥爭 , 爭取各民族的支持 , 震懾反動武裝將會起到非常積極的 作用。
先拿誰開刀 , 余衛民早就心中有數 。他把作戰方案向省工委匯報: 選擇窪垤鎮長楊懷麟為首先打擊物件 , 遠距離突襲下窪垤 , 活捉楊懷麟 。窪垤地處元江東部 , 氣候濕潤炎熱 , 物產豐饒 , 但在楊懷麟的盤剝壓迫下 , 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楊懷麟憑借他弟弟楊家麟在國民黨雲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的威勢 , 在鄉裏作威作福 , 剝削人民 , 稱霸一方 , 人民群眾對其恨之入骨 , 與四方鄉紳及少數民族頭人矛盾重重 , 打擊他 , 別人只會袖手旁觀 。楊的武裝力量有幾十支槍 , 扛槍的大多是其佃戶 , 沒有作戰經驗 , 且不會為他賣死命。
省工委批準了余衛民的作戰計劃 , 認為把楊懷麟作為首先打擊的物件非常恰當 , 一是他橫行鄉裏 , 對百姓生殺予奪 , 罪惡昭彰 ; 二是他是漢族人 , 打擊他不會驚動其他少數民族上層人物 ; 三是其弟弟楊家麟是國民黨蔣介石嫡系人物 , 是元江地區封建勢力的代表 , 打擊他有利於分化瓦解元江及周邊地方的封建勢力 。省工委還特別指示 , 首戰必勝!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 , 余衛民決定 , 先化裝進入楊家 , 一探虛實 。他還是以新平專員視察主任身份 , 先給楊懷麟去了一份公函說 , 不日將到窪垤視察。 兩天後 , 他讓克梁扮作副官 , 李學義扮作通訊員兼警衛 , 前往窪垤 。行至以山梁上 , 余衛民用馬鞭指著山下霧靄繚繞 、隱約可見的村寨 、山巒說: 「 前面就是窪垤 , 山高皇帝遠 , 楊懷麟一手遮天 , 作惡多端 , 這回一定要整死他! 」
克梁:「 整死他 , 前久還聽說他還想派兵來打我們自衛軍! 」
李學義:「 這個家夥 , 會幹這種事情的 , 因為在元東他一向自認老大 , 自衛軍就像他眼睛裏的沙子。」
余衛民:「 等進到楊家 , 我先和他扯白 , 你們和下邊人聊天了解情況 。反 正是在裏邊走走看看 , 摸清院內情況 , 到時候我會說要視察他家的武裝自衛情況 , 盡量讓他帶我們到處走走。」
到了窪垤 , 楊懷麟的管家已在鎮口迎候 。管家陪同余衛民一行 , 徑直來到楊家 。但見大門外 , 兩排鎮丁持槍立正 , 但一個個都弓腰駝背像煙鬼 , 毫無軍人樣子 。余衛民心裏好笑: 虛張聲勢。
進入大院 , 楊懷麟笑哈哈地迎上前來:「 余主任大駕光臨 , 有失遠迎 , 失禮 , 失禮! 」
「 奉專員面諭 , 特來問候。」余衛民說完 , 便示意克梁和李學義:「 你們下去吧 , 我和楊鎮長說說話 。杵在我跟前 , 楊鎮長想和我說句掏心窩的話都不好說。」
楊懷麟哈哈笑著對管家道:「 余主任說的是 , 你帶他們去喝茶 , 泡上等的普洱! 」
余衛民: 「 余某這次來 , 主要是專員讓我了解一下各鄉鎮的聯防剿匪情況 。最近聽說咪利朋程鬧起了一小股赤匪 , 楊鎮長可得多加小心。」
楊懷麟:「 哈哈哈 , 聽說了 , 余主任放心 , 在我這塊地盤上 , 就朋程那幾個赤匪 , 翻不起大浪 。他不來我還想去找他呢 , 不是有句話說 , ‘ 臥榻之側 , 豈容他人鼾睡‘ ! 哈哈哈。」
余衛民:「 楊鎮長如此有把握? 」
楊懷麟:「 不是我姓楊的說大話 , 方圓幾百裏 , 沒有哪個敢站出來說個不字。幾股蟊賊土匪都歸順了 , 有槍的大戶人家都得聽我調遣 , 我就瞧不懂李和才 , 你一個哈尼族土司官 , 跟著共產黨瞎起哄 … … 」
余衛民:「 楊鎮長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 共產黨不好對付 … … 」
「 余主任不可長他人誌氣 , 滅自己威風 。共產黨要敢來我這裏共產 , 老子叫他有來無回! 」
余衛民:「 哦 , 那余某得請楊鎮長說說布防情況 , 也好領教領教! 」
楊懷麟起身擡手示意: 「 余主任 , 請跟我來。」 楊懷麟叫上武裝隊長 , 帶著余衛民觀看了自己家 、鎮公所的防務及主要火力分布狀況 。余衛民告訴楊懷麟:「 窪垤的防務 , 總體還行 , 對付小股土匪 , 沒有問題 ; 要是對方人多 , 楊鎮長 , 你的火力分布還不太合理。」楊懷麟: 「 余主任是學軍事的 , 還請多多指教。」
余衛民把武裝隊長叫到跟前 , 雲裏霧裏地對他講了一些軍事常識 , 然後告訴他 , 機槍應該在什麽位置 , 射擊阻擊時人員如何隱蔽 , 遇到情況時的防守要領等。
楊懷麟聽後連連稱是: 「 余主任不愧是軍校高才生 , 領教了! 」 然後對武裝隊長說:「 馬上按照余主任說的進行調整! 」
離開窪垤的第二天 , 余衛民就帶著自衛軍趕到離窪垤鎮十公裏的山上隱蔽休息 。吃過晚飯便開始布置戰鬥。
余衛民:「 同誌們 , 今晚夜襲窪垤 , 這是我們雲南人民討蔣自衛軍組建後的第一戰 , 意義重大 , 它關系到我們自衛軍能否在滇南繼續擴大武裝 , 建立根據地 。所以 ,黨組織要求我們首戰必勝! 同時盡量做到零傷亡 。我們現在 有 60 多人 ,楊家的人數有 100 多 ,但他們大多都沒有經過訓練 ,不足為懼! 大家有沒有信心? 」
「 有! 」眾人回應。
余衛民:「 克梁 ,你是打過大仗的 ,你和我一起打主攻 。你帶領戰士們, 先埋伏在楊家大門外 ,我先翻墻進去 ,幹掉哨兵 ,開啟大門 ,你們見機解決門外的遊動哨 ,沖進院內 ,這時候盡量不要開槍 。然後 ,我到樓上 ,解決機槍手 ,你帶其他同誌 ,去臥室生擒楊懷麟 ,讓他命令手下放下武器。」
余衛民接著對李學義說:「 你帶 30 個人 ,埋伏在鎮公所通往楊家的路上, 我們這邊一打響 ,鎮公所必然派人馳援 ,在路上打他們的埋伏。」
後半夜 ,余衛民翻墻進入院內 ,幹掉哨兵 ,開啟大門 。克梁率隊沖進院內 。機槍手看見自衛軍沖進院子裏 ,慌忙放了幾槍 ,就被余衛民一槍打死。
楊懷麟聽見槍聲 ,蹬開被窩 ,還未及起床 , 就被徐克梁的手槍頂住了 腦袋。
楊懷麟被徐克梁用槍頂著走出臥室 ,大聲喊道: 「 不要打了 ,都放下槍, 不打了! 」
這時余衛民提著機槍從樓上下來 ,看見楊家武裝隊長正要對克梁開槍, 說時遲 ,那時快 ,余衛民單手舉起機槍 ,「 叭 」 一發點射 ,將武裝隊長撂倒在地。
這時 ,街上傳來槍聲 ,余衛民知道是李學義那邊打響了 ,急命克梁帶人 前往增援!
拂曉分時 ,戰鬥結束 , 自衛軍一死一傷 ,繳獲機槍一挺 ,步槍 40 多支。
天亮後 ,李學義押著楊家一家老小和管家來見余衛民。 管家驚詫地:「 你 ,你是余主任! 」
余衛民:「 我是雲南人民自衛軍的指揮員。」 管家:「 哦 ,是余指揮! 」
余衛民:「 楊懷麟罪大惡極 ,自衛軍只找他算賬,與他的家小和其他人沒 有幹系 。你是管家 , 由你負責把他的浮財 、槍支 、彈藥等全部交出來 ,限你今天內辦好! 」
管家:「 一定照辦。」
下午 , 自衛軍返回朋程根據地途中,行至一山坳裏 ,余衛民命令原地休息燒火做飯 。飯後 ,大家圍坐在篝火前 ,興奮地議論著昨晚的戰鬥。
余衛民:「 同誌們 ,我們自衛軍初出茅廬就打了個漂亮仗! 這一戰意義重 大 ,是我們能夠在滇南立足建立根據地的關鍵一戰 ,也是我們雲南人民自衛軍 , 參與到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的開端 。從今天起 , 我們將肩負雲南反蔣鬥爭的重擔 , 在滇南開展武裝鬥爭! 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隊伍 ,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我們要嚴格遵守‘ 三大紀律 , 八項註意 ‘ 。大家說 說 ,‘ 三大紀律‘是哪三條? 」
全體戰士齊聲回答:「 一切行動聽指揮 ,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 一切繳獲要歸公。」
余衛民脫下夾克衫把衣袋全都翻過來抖了抖說:「 從我開始檢查 , 我沒有拿群眾一針一線 , 沒有拿一件戰利品 , 請同誌們也都自我檢查一下。」
大家都跟著余衛民脫下衣服 , 互相抖動嬉笑逗樂 。一個穿新藍布褲子的戰士局促不安地低著頭蹲在地上 , 余衛民便走到他跟前 , 小戰士擡頭看見余衛民 ,「 哇 」 的一聲哭了起來:「 我違反紀律了! 」
余衛民:「 站起來慢慢說。」
小戰士慢慢站起來 , 余衛民才看清楚 , 他穿的是一條婦女大褲筒藍布褲 子 , 大家的目光都對著他。
小戰士:「 我應該交公的 , 可是我現在脫 , 脫不了 … … 」
這時 , 李學義說:「 這是我的責任 , 是我讓他穿的。他參軍時從家裏穿出來的 就是一條爛褲子 , 沖進楊懷麟家又被柴堆掛破了一個大口子 , 屁股露著咋個整!」
余衛民:「 特殊情況 , 可以破例 。作為部隊領導 , 我對有困難的戰士關心 不夠 , 向大家檢討。」說完他向大家敬禮 , 全體戰士熱烈鼓掌!
克梁振臂高呼:「 遵守紀律 , 愛護人民 , 革命到底! 」全體戰士跟著高呼!篝火邊 , 克梁帶著戰士們一起唱起了余衛民寫的歌曲 【我們都是自衛 軍】。
老鄉們 , 老鄉們 ,
我們都是自衛軍 ,
老百姓的子弟兵 ,
要給人民殺敵呀人; 老鄉們 , 老鄉們 ,
翻身要靠自衛軍 ,
翻身要靠自衛軍 ,
翻身要靠自己的人。
……
(以上詞曲摘自 【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 單行本 , 系陜北曲調 , 由余衛民在小柏木幹訓班期間記譜填詞)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 , 引起大家的註意 , 來人翻身下馬 , 跑到余 衛民跟前 , 行了個軍禮後 , 遞上一張紙條 , 上面寫著:「 敵保安獨立大隊傾巢 出動 , 正向我軍撲來 , 速轉移至浪堤匯合! 」 戰士們凝神註視余衛民。
「 來得正好! 」余衛民抖抖手中的紙條風趣地說 ;「 新平專員公署聽說我們打垮了楊懷麟 , 特意派保安副司令給我們送賀禮來了 … … 」
通訊員急忙對余衛民說:「 余指揮 , 不是送禮是來攻打我們! 」
余衛民笑道:「 你這個同誌太實在了 , 他們來給是要帶槍? 」
「 帶了 , 帶了 , 帶了好幾挺機槍呢。」通訊員說。
余衛民: 「 帶了就好 , 見面就要收見面禮 , 照單全收 , 大家說是不是! 」 眾人聽了大笑起來!
窪垤一戰 , 自衛軍從開始時 60 來人 , 迅速擴大至 200 多人。
星拱樓北 劉雲平 攝
星拱樓南 劉雲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