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毛選】就能走出來。
1
迷茫的本質跟迷路一樣,不知道自己在那裏,找不到通往目標的方向,所以不知道怎麽辦。但是,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手邊有一部手機,開啟地圖APP,知道自己當下的座標,知道可以到達目的地的路徑,再去看目的地,立馬就不會迷茫了。
【毛選】中就有分析一個人發展座標的工具,也有分析到達目的路徑的工具,找出來了就能走出迷茫。
迷茫是因為我們犯了錯,偏離了正軌,這個時候最需要做的就是開啟座標,看看自己錯在那裏了,然後修正。
【毛選】中分析個人行為座標的工具是左傾和右傾。
左傾主義一般指一個人不夠客觀,過度誇大主觀因素的作用,容易犯冒險主義的錯。
右傾主義一般指的是一個人過於誇大客觀的問題,把難題看得太大,容易犯逃跑主義錯誤。
如果迷茫是因為在現實中找不到出路,覺得比登天都難,變得很絕望,甚至自暴自棄,這就屬於犯了右傾主義錯誤。
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把客觀困難再進行分析,適當降低困難的預期,把客觀問題分析精準,多發揮自己的優勢,再實踐再出發。
如果迷茫是因為之前過於自大,行為冒進,忽略了現實問題,導致莽莽撞撞被撞的頭破血流,那就需要降低個人的主觀預期,多找找現實要素,盡可能的把現實問題考慮的再為周全一些。
找到錯誤的點,才有機會從錯誤的路徑走出來。
2
找到了座標,第二步就是找到達目的的路徑,這就要讀懂【實踐論】,知道一個人發展的常規路徑是什麽,然後自己目前在哪個階段,下一步是什麽。
【實踐論】把一個人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感性階段。我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首先進入的階段就是感性階段。比如我們去一家公司,看到了這家公司的裝修,看到了這家公司的員工,跟領導接觸,知道了領導這個人,吃飯的時候,看到了公司的食堂,這些都是從不了解到初步對公司有了第一印象。
初期因為對公司不夠了解,只能從外表的各種印象來疊加,疊加起來後來的印象就是感性階段的認知。
一般一個人進入一家新公司,感性階段的過程需要經歷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在這個階段,自然會犯錯,犯不懂不熟悉的錯,這個過程就是必然的,是熟能生巧。
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迷茫,只需要加大實踐力度,就可以快速度過感性階段,進入下一個階段,一點都不需要擔心。
3
當透過很多印象的積累和實踐,逐步過渡到對事物的本質有了更深的了解,這就開始進入了理性階段。
比如有的人去一家新公司,一開始找的是公司的氛圍,人際關系和諧,願意去這樣的公司,但是透過一年到兩年的實踐,最終發現這不可能,因為一個部門的人際關系本質上以競爭為主,暫時合作為輔。
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容易變化發生沖突的時候,求部門人際關系和諧,這就成了緣木求魚,當認識到這一點後,轉變處理人際關系的辦法,多競爭,暫時合作,部門的人際關系就會變得順利一些。
這樣的實踐過程,一個人的認知就從感性發展到了理性階段,對事物發展的判斷就更為精準。
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迷茫,就需要多思考,多去跟厲害的溝通,向厲害的人學習,學習分析事物規則和規律,再透過實踐來掌握和運用這些規則規律,當能熟練掌握的時候,就不會迷茫了。
4
第三階段根本不會迷茫。
過了理性認知階段,第三階段就是用理性認知反過來改造世界的階段。
這個階段屬於創新階段,是透過原有的認知來認識新的事物,這個階段做好會有最大的成就感,而且因為之前的兩個階段已經完成,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了一定的預期,反而不會迷茫,會信心滿滿。
這就好比【功勛】中於敏和他的團隊攻克了氫彈理論上的數據,對未來就充滿了信心,最後剩下的是把氫彈實際造出來的過程。
5
找準座標,找到到達目的地的路徑,一個人就不再迷茫。
----------------------------------------------------------------
專門建了一個讀【毛選】的號,裏面有更多關於讀毛選的思考和總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公號「崔丁讀毛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