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主要敵人都是在北方。
明軍的大敵主要是蒙古人,連續交戰了200年。
當時明軍步兵的火器,其實無非就是火銃和火槍。
火槍也就是火繩槍,同今天的大同小異,特點是有長長的槍管,發射圓形子彈,可以在百米內精確射擊。如果不強調精確射擊發射排槍,子彈射程可以達到200公尺。
火銃的身管很短,主要發射散彈,射程在幾十米內,近的也就二三十米。
經過無數次實戰,明軍逐步發現,火槍在南方使用比較有利。
這裏氣象情況相對較好,風沙小,對於射擊影響不大。
所以,南方作戰的明軍,比如戚繼光的部隊,大量裝備鳥槍。
但是,鳥槍在北方作戰則不太適合。
北方的風沙很大,而當時鳥槍的點火巢是開放的。風沙一大,就很容易將點火巢內的火藥吹飛,導致點火失敗。
所以,北方必須使用火銃。因為火銃不需要點火巢,可以采用今天放鞭炮一樣的藥引點火,不受大風影響。
同時,鳥槍雖可以精確射擊,但精度還是有限的。當時火槍沒有膛線,都是滑膛結構,子彈出膛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精度不能保證。
而面對蒙古騎兵,對方速度非常快,鳥槍想要射中他們難度很大。其實直到先進的燧發槍發明以後,想要擊中高速騎兵也不容易。
鳥槍只要一槍沒打中,自己就性命難保。
相反,火銃發射散彈,在近距離形成一個扇面,命中率當時要高得多。
自然,火銃射程太近,無法壓制蒙古人的弓箭,但終究也是一種遠距離的有效火力。
火銃還有缺點,相比弓箭來說射速太慢。
蒙古人射連珠箭,可以達到每分鐘四五箭的速度,甚至更多。
而火銃要二三分鐘才能發射一發。
為了彌補缺點,就出現了三眼銃。
三眼銃最大特點是可以連續發射3次,大大彌補了射速的不足。
同時,三眼銃是長柄結構,在緊急時候還可以用於搏鬥。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鳥槍制造困難,價格非常規。三眼銃很容易制造,價格是鳥槍的三分之一,可以迅速又大量的制造。
所以,三眼銃是一款相當實用的武器,這才大面積流傳看。其實,今天湖北等地農村還是有三眼銃的,主要作為祭祀或者農村賽會時候放煙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