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何從心理學上解釋「空心病」?

2025-01-13心靈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麽有些人已經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績,但Ta仍然看起來悶悶不樂?「你怎麽能不知足呢?」「你看不到自己取得的成就嗎?」「你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樣的例證並不少見,比如很多清北的學生會出現心理問題,徐凱文老師說北大本科生中有三成出現了「空心病」,清華的姚班和數理基科班也頻頻出現「問題」學生,他們智力卓越、能力超群,按照集體和世俗的標準來看無一例外都是佼佼者,是眾多學生家長羨慕的物件,是每個老師口中的強者,但即便如此,相當比例的人群還是表現出了精神心理障礙。

哈佛大學資深本科招生辦主任威廉·R.費茨蒙斯(William R.Fitz- simmoons)「就算是那些曾經贏得無數獎項的最成功的學生,他們也會在某個時刻停住腳步思考這一切是否都值得。在他們三四十歲的時候,他們是社會公認的有成就的醫生、律師、學者、商人,但他們往往讓人感到,他們不過是一群在終生競爭的集中營裏茫然的生還者。其中有些人說,他們最終從事的職業是出於他人的希望,或者他們隨波逐流並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從事的職業。經常有人會說,他們沒有去體會自己的青春,他們從沒有生活在當下,他們總是在追逐一些未經深思熟慮的目標。他們總會思索,曾經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時刻被集體的巨大慣性影響著,成績好、考個好大學、考研考博、找個穩定又多金的工作、另一半要足夠優秀,很多人到老了也未曾停下腳步,也從未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真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