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一名來自河南的高考考生蔣多多公然在考場上違反規定,義憤填膺寫下8000字痛批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最後被批文綜成績為零分且按違規處理,一度成為2006年高考的焦點人物......
蔣多多出身於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勞樸實的農民,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一直非常重視女兒的教育。
她從小刻苦好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的聰明和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賞識,老師和父母都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考上大學,走出農村,過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從高二開始,蔣多多開始對應試教育產生質疑。她喜歡文學,課余時間喜歡閱讀課外書,她接觸到一些關於教育和社會的書籍,開始思考教育的意義和目的。
漸漸地,她感到應試教育像一個巨大的機器,把學生的創造力、個性和夢想統統碾碎。
為了考高分,學生不得不放棄真正感興趣的東西,變成考試的機器。蔣多多開始厭倦這種單調枯燥、缺乏生機的學習生活。
高考前幾個月,蔣多多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她決心要做點什麽,用行動表達自己對教育現狀的不滿。
她在一個教育論壇上發帖,題為「用行動喚醒沈睡的教育」。貼文裏,她用激情澎湃的筆觸,抨擊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表示要在高考時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以喚起社會對教育問題的關註。
這個貼文在論壇裏引起軒然大波。一些網友對她表示支持和贊同,感謝她道出了大家的心聲;但更多的人對她的想法表示質疑,認為她不自量力,是在危言聳聽。
蔣多多的班主任知道了這件事,把她叫到辦公室嚴厲批評,勒令她刪帖,並警告她不要在高考前夕鬧事。
批評並沒有動搖蔣多多的決心,反而讓她更加堅定。高考前一天,蔣多多獨自來到考場外,臉色蒼白,神情堅毅,不停地來回踱步,嘴裏默默念叨著什麽。
同學和老師以為她是緊張,紛紛鼓勵她要自信,考個好成績。但只有蔣多多自己知道,她將要做一件怎樣「驚世駭俗」的事情。
高考那天,當試卷發下來的時候,蔣多多沒有答題,而是鐵了心要完成自己的"答卷"。她用黑色和藍色兩支筆,在試卷上振筆疾書,寫下了長達8000字的作文。
從教育制度的弊端到應試教育的危害,從學生的苦悶到個性的泯滅,蔣多多縱筆橫書,慷慨陳詞。
字裏行間,滿是她對教育的失望和憤怒,字字泣血,句句悲憤。
最後,蔣多多的「答卷」完成了,但她知道,等待她的將是殘酷的後果。
正如蔣多多所預料的,她的行為遭到了嚴厲的懲罰。考試結束後,她的試卷被裁判為零分,所有的文科綜合科目全部判為零分。
因為嚴重違反考場紀律,她被取消了參加高考的資格,校方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給予蔣多多留校察看的處分,並勒令她退學。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當地教育局的發言人表示,高考是選拔人才的最公平、最嚴肅的方式,蔣多多的行為是對高考制度和考試規則的公然蔑視。
無論出於什麽理由,都不能允許考生在考場上搞「個人表演」。學校做出退學處理,是對蔣多多本人負責,也是在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和嚴肅性。
蔣多多的遭遇迅速傳遍網路和媒體,「零分女孩」的稱號讓她一夜「出名」。一些關註教育問題的學者撰文支持蔣多多,認為她道出了應試教育的弊端。
一些愛心人士自發組織,要資助蔣多多繼續完成學業。
所有這些,都被蔣多多一一謝絕,她始終認為,自己的初衷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為了喚起社會對教育的反思。
隨著時間流逝,蔣多多逐漸淡出公眾視野。在父母的安排下,她走上相親結婚的人生軌域,成為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婦和母親,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
曾經轟動一時的「零分事件」,如今已鮮為人提,但每年高考季,總有人會唏噓感慨,想起這個曾"用青春叩問一個時代良知"的女孩。
在事件發生18年後,34歲的蔣多多接受了一次媒體專訪。回望那段崢嶸歲月,蔣多多的心情是復雜的。
蔣多多對當年的事情有些後悔,說道:「我那時太年輕,太沖動,沒有考慮行為的後果。我對不起父母,也對不起自己。」
但她並不後悔提出問題本身。"應試教育確實存在諸多弊端,我當年批評的都是真問題。只是我的方式有些極端偏激,最終傷害了自己。
18年過去,當年的「驚天之舉」已成往事,但教育的話題,教育的困境與希望,卻從未離開我們。
她的青春承載了太多無奈,但也昭示了希望——唯有不斷反思,不斷改革,教育才能不負時代,不負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