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你說的「自戀」應該是節制吧,咨詢師說話比較少,看起來是比較中立的,不會太過主動的詢問、關心和給來訪者建議。
實際上,心理治療一直是在給予來訪者肯定和促進改變之間尋找一個綜合和協調的道路。
咨詢師必須理解和共情來訪者,即使來訪者現在的生活方式很糟糕很差勁,咨詢師也必須尊重來訪者這種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有用性。
但是任何流派的咨詢師都不能走極端。比如有的咨詢師會認為,如果我們全心全意的體會來訪者的想法,認同來訪者的經歷,那麽改變就會自動發生。
所以咨詢師必須溫和的、堅定的、持久的挑戰來訪者所熟悉的想法,幻想、假設,這樣才可能帶來改變。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在整個咨詢當中,或者在某一個單次的咨詢小節當中,肯定和挑戰的比例如何搭配。
如果沒有更多的沈默和節制,那麽來訪者內心深處的幻想、欲望、期待和焦慮就沒有辦法被呈現出來。但如果這個部份太多,來訪者太焦慮,感覺到的挑戰太大,他們也會覺得很受傷,沒有被接納和認可,會結束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