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王珮瑜等人民日報撰文,暢談如何讓京劇藝術煥發時代光彩

2025-01-17心靈
原標題:讓京劇藝術持續煥發時代光彩
圖片繪制:鐘金葉 王宇峰
工筆寫生戲畫像【同光十三絕】,清末畫師沈蓉圃所繪,展現了徽班進京後由演唱徽調和昆腔衍變為京劇的13位著名演員、京劇奠基人,對了解當時演員的扮相、服飾及前輩藝術家的風采,是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
1月9日,在國家京劇院建院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劇院青年藝術工作者回信,勉勵他們「傳承前輩名家優良傳統,踐行藝術為民,堅持崇德尚藝、守正創新,讓京劇藝術持續煥發時代光彩,為繁榮文藝事業、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本版邀請京劇院團的青年演員、戲曲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學者,結合他們的成長故事,分享學習實踐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心得感受。
——編 者
讓更多青年戲曲演員登上舞台
孟廣祿(中國文聯副主席)
戲曲傳承發展,敬老人、推新人,傳遞接力棒,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京劇,十分重要。
對年輕演員而言,不忘初心,精進技藝,這是第一條。年輕演員要耐得住寂寞、練得了苦功,做自然成熟的果子,而不是被激素「催熟」的果子。
我曾有幸拜裘派名家方榮翔先生為師。當年,方老師住在濟南,我在天津工作。學藝心切,我頻頻乘火車登門求教,每每淩晨到達,老師一家還未起床,我就坐在樓道裏等。我每次都帶上一個錄音機,白天學,逐字逐腔地練唱,晚上回到住宿的小旅館則專心聽錄音。因為住不起單間,又怕影響同室旅客的休息,我就蒙在被窩裏,一遍遍聽,反復小聲吟唱。就這樣,我學到了諸多裘派代表劇目或唱段,從中領會到藝術精髓。
方老師德藝雙馨。環境造就人,我和老師待在一起,受老師的影響。他就是一個傳遞接力棒的人。
戲曲舞台需要這樣的傳承。青年戲曲演員登台比較難,排一出戲,每一關都要過。登台演出如同打靶訓練,上場了,才知道在哪兒扣扳機。現在,全國的院團都應該給青年人搭建平台。可以鼓勵年輕人自己報戲,團裏一塊兒評審,以老帶新,覺得哪塊兒不行,就多提點。一點一點地磨練,就能推出新人。
青年演員要和觀眾建立聯系。一次不熟,兩次不熟,三次就熟了,慢慢地,觀眾熟悉他們了,青年演員在台上也練出來了。京劇不僅是傳統的藝術,更是時代的藝術,上舞台,才能贏得更多年輕觀眾。
從技藝的層面,京劇藝術還需要創新發展。在繼承戲曲名家優良傳統、藝術寶藏的基礎上,精心研究,仔細琢磨,恰到好處地進行創新,註重新元素,尤其是視覺表達。拿【探陰山】來說,包公出場前有一句悶簾導板,「扶大宋錦華夷赤心肝膽」。原來的唱腔是「扶大宋呃」,我減去一個「呃」字,加重了包公的分量,也強調了花臉腦後音的音色美,觀眾聽來,很是受用。再比如【盜禦馬】中,「禦馬到手精神爽」一句,我運用裘派演唱技巧,改變了原來的一字一板的節奏形式,突出了竇爾墩盜禦馬得手後洋洋自得的心情。這些創新都得到了行家的贊同、戲迷的認可。
在與青年演員、年輕觀眾的交流中,我感到京劇的前景無限,以及京劇傳承發展的重任。戲曲藝術的圖譜,要不斷填補新的色彩,才能跟上時代。我們要抓住新時代京劇發展的好時機,做出一些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戲曲精品。
沈住氣,守住傳統,這是根
王珮瑜(上海京劇院演員)
我常常回憶起自己的學戲經歷。14歲我正式進入京劇的世界。那時學戲可不像現在有這麽多先進的教學工具,一切全靠「口傳心授」和反復練習。記得進戲校開蒙戲學唱【搜孤救孤】,王思及老師帶著我一句一句學。他告訴我:「學戲,更是學做人。沈住氣,守住傳統,這是根。」
小時候的我不懂什麽是「根」,只覺得模仿老師,唱準唱對就夠了。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才明白,京劇之所以能傳承200多年,靠的正是對傳統的敬畏。沒有前輩名家們創排的經典劇目,沒有他們對藝術的精益求精,就沒有今天的京劇百花園。
但僅守傳統是不夠的。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審美和生活方式都在改變,京劇必須創新。這些年,我一直在嘗試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推廣京劇:音訊節目、短視訊、跨界合作……
有人曾質疑:「京劇這麽莊重,為什麽要用這些‘花哨’的方式呈現?」我用實踐告訴他們:藝術為民,才有生命力。我把京劇的舞台呈現掰開揉碎,做成短視訊;把京劇的服飾、臉譜設計融入文創周邊;把即時直播和彈幕形式融進京劇清音會……我希望京劇不只是舞台上的藝術,而是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文化符號,讓更多人聽得懂、感興趣,願意去感受它的美。
在推廣京劇的過程中,我特別註重青少年的培養。2022年,我成立了「瑜音社京劇小科班」,招收了一批熱愛京劇的孩子,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和訓練,他們不僅學會了唱念做打,還從京劇中體會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個孩子在作文裏寫道:「學京劇讓我學會了堅守和堅持。」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會繼續紮根舞台,與同仁們一起,用傳承與創新書寫京劇的新篇章。無論是經典劇目的傳承,還是新形式的探索,我們都要讓京劇與時代同行,讓它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成為更多人熱愛的藝術,讓這朵國粹之花在新時代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守正不守舊 創新有尺度
譚正巖(北京京劇院演員)
轉益多師,虛懷若谷,精益求精,是京劇流派藝術得以形成的原因。我10歲開始學戲,12歲時,家人把我送到北京戲曲學校。自己家人沒法教自己的後代,這是梨園行的傳統。我的天祖父譚鑫培將曾祖父譚富英送到富連成坐科,高祖父譚小培把祖父譚元壽送到富連成第六科「元」字科。到父親譚孝曾,再到我,都是科班或者戲校坐科才出道,沒有一個全靠家學。
對京劇人來說,啟蒙老師非常重要。在進戲校之前,馬派傳人安雲武老師給我開過蒙。進戲校後,給我文戲開蒙的是張慶良老師,武戲開蒙的是錢榮順老師。十二三歲的時候,我跟著曲永春老師學武戲。18歲時,李金聲老師告訴我,武生的舞台感不僅僅是一招一式地學動作、練技巧。在中國戲曲學院,我跟著馬玉璋老師學武戲。進入北京京劇院工作後,有機會跟楊少春爺爺學武戲。楊爺爺對武生的理解,對技和藝、道與術的認識,對我影響很深。一些在校的老師很少有機會跟觀眾見面,他們身上有老黃牛一般的精神,出最大的力,卻不求出多少名。他們對於京劇的傳承功德無量。
小時候,我對文戲用心少,導致有點偏科。我的嗓子長過息肉,盡管治療好了,但唱到某個音,還是會不自信地躲一下。但上了台,就得讓觀眾聽著舒服,這是演員的天職。最近4年,我咬咬牙,把煙、酒、辣椒、冷飲、熬夜全都戒了,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6點準時去公園喊嗓子。有朋友說,你把這些都戒了,生活還有什麽樂趣?我跟朋友說,要是把樂趣都放在生活裏,那在台上可能就沒樂趣了,呲花轉軸招人罵了。演員要想在台上迎來掌聲,生活中就得嚴格約束自己。
我身邊有很多老師成名成角兒了,為了保持舞台上的完美,依然堅持每天練功,一點兒也不含糊。60多歲的李宏圖老師,堅持每天必須踢滿800腿。如果他上午有事沒踢滿,剩下多少,當天一定會補上,趕上晚上有演出,他就在後台踢。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杜鎮傑、張慧芳老師吊嗓子。我問張老師,您都這造詣了,還需要每天吊嗓子嗎?張老師說,熟能生巧嘛,不光是武戲,文戲一犯懶,也會退步。
京劇藝術傳承發展到今天,靠的就是守正創新。我的理解是,守正不守舊,創新有尺度,守正和創新並不是兩件事。新編戲【玉麒麟】是我近期比較滿意的作品。這部戲,沒有導演、沒有作曲,唱腔是演員和琴師「碰」出來的。琴師了解我的聲腔聲線,他按照我的條件和人物塑造的要求去設計唱腔,不少唱段,我唱起來得心應手。這是回到了傳統。這個戲的創新在於,我為塑造的水滸人物盧俊義設計了一套槍,化用武術裏的槍法,又結合了京劇的亮相技巧、武戲程式,觀眾覺得很新穎。
近來,我體會到,表演和表現是京劇演員是否成熟的分水嶺。剛學戲時,老師怎麽演,我就怎麽演,甚至一個眼神看過去,卻不知道要看什麽,只是把老師教的程式,以像老師的方式演出來。隨著舞台經驗的積累才慢慢開悟,向表演過渡。作為京劇演員,規範傳承是第一位的,但規範之後要有一定的昇華,橫平豎直就失去了風格,觀眾也就覺得沒意思了。
爺爺80歲時,曾有重新錄一遍「音配像」的念頭,他覺得以前錄得不夠好。我現在40多歲,後面的路還很長,京劇的傳承傳播,還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去做。傳承要從更小的娃娃抓起,最近,我和幾位朋友謀劃打造「譚家班」,面向從三四歲起的小朋友傳播京劇藝術。從藝路上的每個階段,都有新的起點,無論從何時努力,都不算晚。
「傳幫帶」讓我受益良多
杜 喆(國家京劇院演員)
「傳幫帶」是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優良傳統,我從中受益良多。
我以前在北京京劇院工作,後來調入國家京劇院,進入一團。當時,我在舞台上會有一些隨意性的表演。一次演出結束後,劇院的一位老藝術家找到我,建議我在排練時多做對比和嘗試,找到最準確的表演方式,然後固定下來。「表演不能今天一個樣兒,明天又一個樣兒。總在變化,那跟你搭戲的演員怎麽辦?樂隊怎麽配合?這會讓整場演出都顯得不夠嚴謹,不夠精彩。你要是有哪些地方拿不準,可以來找我,咱們一起研究。」我深深感激這位前輩的指點,使我終身受益。
每天,各個演出團都會安排集體練習基本功。這既是幫助演員和演奏員們提高業務水平,也能提高團體的凝聚力和配合默契度。我10歲開始學戲,苦練基本功,後來慢慢地演文戲較多,武功就疏於練習。在調入國家京劇院之後,看到無論年長年幼,大家每天都在堅持練功,頓時心生慚愧。當我開始恢復武功訓練,師兄弟們也熱情地幫助我。正是這樣良好的氛圍,使我在武功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也排演了一些以武功為主的劇目,奠定了文武兼備、全面發展的堅實基礎。
劇院特別重視70年來留下的寶貴財富——當今還健在的老藝術家們。劇院想方設法為青年人才創造條件,一對一向老藝術家們學習,全力支持各行當、各流派、各工種的收徒拜師活動,並根據每個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培養計劃,鞏固強項、補齊短板。基本功不夠紮實的,就加強基本功訓練;唱腔不夠優美的,專門請老師來進行嗓音訓練、打磨唱腔技巧;表演功力不夠的,請老師來加強表演訓練。同時,選出適合補短板的劇目,「以戲帶功」,在表演中進行訓練。我有幸拜在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光先生門下。根據我的個人條件,先選擇了兩部師父的獨創劇目【漢宮驚魂】【平原作戰】鉆研學習,並在今年的元旦演出季中作為拜師專場匯報演出,把劇目搬上了舞台。
劇院還提出建設「學習型劇院」和打造「學者型演員」,提升演職人員的文化素養。在這裏,我們有很多學習的機會,可以聆聽各藝術門類的大師講座,觀摩各國藝術團體的演出,走出國門和世界各地不同類別的藝術家們交流。一個合格的藝術工作者應具備高層次的藝術鑒賞力,並且能夠海納百川,融會貫通,運用於京劇舞台創作中。
培養優秀的藝術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我會繼續努力,向著成為一個優秀京劇藝術工作者的目標走下去。
為戲曲藝術註入新的活力
尹曉東(中國戲曲學院院長)
作為曾在國家京劇院工作、現在從事戲曲教育的戲曲人,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一股暖流在胸中激蕩,內心充滿振奮。
培養京劇人才,不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精神的傳承。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戲曲拔尖創新人才,需要不斷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專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戲曲美學形態的新創造和中國戲曲的新境界,都需要強大的人才支撐。
崇德尚藝是京劇人才成長的基石。京劇演員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在戲曲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我們將德藝雙馨的理念貫穿於教學始終,透過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透過思政教育與藝術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讓戲曲藝術在薪火相傳中始終保持純凈與高尚。
守正創新是京劇藝術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們鼓勵青年人在劇目創作、表演形式、舞台呈現等方面大膽創新,融合現代科技與多元文化元素,讓戲曲藝術更加貼近時代、貼近觀眾,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讓他們在尊重傳統的同時,敢於突破,為戲曲藝術註入新的活力。
京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們將以培養德藝雙馨、繼往開來的戲曲人才為使命,努力讓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不負這一方舞台
唐 愷(湖北省京劇院演員)
每一位演員都渴望舞台。猶記得10歲那年,我第一次站上戲校舞台,表演【夜奔】。那種緊張、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在日後的歲月裏始終伴隨我。直到有一天,鑼鼓急催裏出場瞬間,我忽然意識到,當初那個懵懂孩子的心情,其實是一名戲曲演員對舞台最本能的反應,猶如戰士自戰壕一躍而出前的「臨戰」狀態。
15歲那年,我第一次舞台表演出現失誤。有人安慰我說,這類失誤會貫穿我們的職業生涯,演員會漸漸習慣和淡忘。可是我想,為什麽要淡忘呢?青蔥少年因失誤而產生的沮喪無措,不正是對舞台敬畏的底線嗎?那年的感覺,至今留存於心,因為不敢忘,所以自己前行路上,才有數年如一日的警醒和原動力。每一個真正熱愛京劇的青年演員,或許都有過同樣的心境。
30多年的從藝之路,四功五法,長靠短打,學藝傍身,必定要在舞台上直面各種競爭。有時站在觀眾席,凝視空闊的舞台,會覺得:如果這方舞台是我一生的戰場,那麽最大的對手應該就是自己了。青年演員唯有不斷打磨技藝,為觀眾獻出精湛的演出,讓觀眾欣賞到、體會到京劇藝術之美,方不負這一方舞台。
回望職業生涯,我有幸得到李玉聲、張幼麟、王平、倪海天、米福生、楊長秀、程樹強、周龍、董和平等諸多前輩的傾情指導和傳授,也得到了湖北省京劇院的大力支持和培養。劇院根據我和其他青年演員的特點,從全國聘請多位京劇名師傳授劇目和技藝。而我從這些前輩良師身上感悟最深的,是一名演員精益求精的舞台追求。因為如此,35歲那年,我才能榮獲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
同時,我也切身感受到了集體精神在舞台彰顯的優良傳統。由我領銜主演的京劇【馬超】排演期間,全院齊心協力發揚「一棵菜」精神。憑借該劇,我摘得「梅花獎」,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而是屬於大家的。
記得我的師父、京劇表演藝術家王平曾說過:「人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一輩子很難,但是只要你長期堅持,它就會刻在你的骨子裏。」曾幾何時,穿行於都市的車水馬龍,自己難免也會覺得戲曲古舊和被冷落,心生困惑迷茫。可更多時候,幕落戲散,站在暗場的舞台中間,遙想國粹藝術的前世今生和熠熠星輝,又會心潮澎湃。武戲乾坤,京劇半壁,我願以堅守為舟,勤奮作楫,傳承前輩名家創造出的藝術精華和優良傳統,並為了讓京劇藝術在我們這個時代煥發不一樣的光彩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崇德尚藝 允古允新
王 馗(中國戲曲學會會長)
國家京劇院和眾多的京劇藝術院團一起,用持續不斷的院團建設、人才培養和藝術創作成就,切實地綿延著京劇200余年的藝脈精神,拓展著京劇藝術為中國、為世界所共享的格局和境界。一個劇院的成長軌跡,成為國粹京劇當代發展的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以「崇德尚藝、守正創新」的要求,為京劇和戲曲工作者指出了立身、為藝、傳承、創作的方向。國家京劇院是1955年以中國戲曲研究院的京劇實驗工作一、二、三團為基礎分立出來,成為以創作、演出為中心的國家級藝術院團。其正式成立又肇基於新中國的戲曲改革,按照「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指導方針,成為中國京劇改革與發展的示範性院團,【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野豬林】【紅燈記】等力作展示了多元的藝術創作格局。其發展則與時代理想相交織,同人民審美相呼應,用有序的傳承和有效的創造,彰顯著京劇古典與現代交相輝映的藝術品質。
在國家京劇院70年的發展行程中,從首任院長、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到李少春、袁世海、葉盛蘭、杜近芳、阿甲、翁偶虹、範鈞宏等幾代藝術家群體,無不在修身修德、從學從藝方面堪稱示範。他們透過自己對京劇傳統的嚴格恪守和對京劇創造的畢生奉獻,為青年後學者樹立了可以傳續、可以借鑒的優良傳統。而一代代的青年後繼者也是沿著前輩師者的道路,一步步地成為愛國為民的藝術工作者,一點點地浸潤在允古允新的戲曲傳統中。因此,京劇的傳承包括了從藝者人格品德的傳承,也包括了京劇院團創作風格的傳承,更包括了京劇張揚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戲曲理想的傳承。這正是國家京劇院70年的傳承發展帶給今天年輕一代的啟示。
以京劇藝術為代表的中國戲曲歷經千年,成為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優秀傳統文化形式之一。今天的青年藝術工作者正承擔起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重任,切實投身於民族化的京劇藝術體系和戲曲理論體系的建構。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