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河南農商行籌建工作小組公告稱,省內25家法人機構已完成內部公司治理程式,擬新設合並組建河南農商行。
接踵而至,7月30日,廣東金融監管總局表示將啟動第一批9家村鎮銀行改革重組工作;7月31日,長沙銀行公告收購祁陽村鎮銀行股份設立分支機構的議案已獲透過。
本周,又有35家銀行擬以合並重組的方式結束金融歷史舞台。
今年以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工作加速推動。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超過90家中小銀行擬將合並或解散,數量已超去年全年。近兩個月內更是有超70家中小行被宣告「消失」,或被合並或被解散重組。
在大行發力鄉村振興、市場競爭激烈的多重挑戰之下,中小銀行競爭力式微,監管也多次表態要「加快推動農村中小銀行兼並重組」。合並重組大勢之下,村鎮銀行、農信社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或將更快「消失」。
加速「消失」
今年以來,包括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在內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改革重組訊息頻頻傳來。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監管已公布超90家農村中小銀行將解散或被吸收合並。
事實上,近年來,中小銀行的風險問題多次成為金融市場關註的焦點。2019年,監管公告稱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對其實行接管;2022年,河南村鎮銀行事件使中小銀行的風險問題徹底暴露在公眾面前。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當前監管對中小銀行的態度也很明確,那就是嚴監管加盡快出清風險,從近期的各項重磅會議中也能得以窺見。
近年來,中國農村金融工作重心轉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長牙帶刺、有棱有角」,體現了加大金融監管的力度和決心。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2024年5月,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發文稱,加快推動農村中小銀行兼並重組,減少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數量和層級,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因地制宜最佳化機構布局,重塑經營機制,促進風險持續收斂。
從全國範圍看,當前中小銀行雖然總體上處於比較合理健康的水平,但仍有部份中小行出現了風險暴露。2023年第二季度銀行機構央行評級結果顯示,3992家參評銀行包含24家主要銀行及3968家中小銀行,評級結構按風險由低到高劃分為11級。
其中, 有337家銀行被列入高風險,且均為中小銀行:包括14家城商行、191家農村金融機構和132家村鎮銀行。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全國共有中小銀行3912家,主要是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機構,總資產110萬億元,占銀行業整體總資產28%。
中銀協釋出的行業研究報告稱,中國中小銀行數量眾多,但由於中國中小銀行資產規模普遍偏小、管理經驗欠缺、市場經驗不足、合規治理相對不完善等原因導致抗風險能力弱、市場空間持續被擠壓、重大案件時有發生,其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表現在數據上,中小銀行不良率明顯高於大行。金融監管總局釋出的2024年一季度銀行業數據顯示,農商銀行不良率高達3.34%,比國有行及股份行均高出2.09個百分點。已釋出中期業績的中小行中,多家銀行不良率都在2%以上,部份銀行甚至超過4%。
對農村中小銀行來說,風險暴露、競爭力稀缺等問題都在掣肘其發展。
「中小銀行的問題在於抗風險能力差,可能撼動整個銀行體系,造成系統性風險。所以兼並收購在中國有其必要性和有效性。」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曉春表示,以上方面合力驅動之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合並重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從業者「焦慮」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合並、解散的訊息頻頻傳出,變成了籠罩在從業者頭上的烏雲一片。
「你們銀行是不是要倒閉了?」一位村鎮銀行員工表示,最近經常有客戶問詢此類問題。
他還表示,「按現在行業的大趨勢,我們行肯定也會被合並的,就是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現在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發愁,畢竟自己在村鎮銀行工作了這麽久,恐怕很難適應工作變動。」
重組或合並後是否會部份裁員?薪資待遇可能變低?崗位職能是否將降級?這些問題統統籠罩在員工心頭。
該員工透露,目前其所在的銀行暫未收到有關合並或解散的通知,但臨近城市改制訊息不斷,同事之間私下討論時都表示頗為焦慮。
他還表示,「目前無形中感覺工作任務又繁重了許多,存貸款、不良化險各方面都在施壓,設定各種任務目標,考核壓力直接體現在扣錢降薪上,有時候薪資只能拿到原本的一半;班後培訓考試不斷,今年原本不負責信貸的崗位也增加了貸款任務,不知道這些變化跟重組有沒有關系。」
在部份社交平台上,能看到不少村鎮銀行員工的「焦慮發言」。不過,也有部份已經被主發起行合並的村鎮銀行員工表示,自己所在的銀行並未裁員,但有降薪情況。
客觀來看,合並重組有助於銀行業穩定風險、消除不良資產,增強金融系統穩定性。另一方面,農村中小銀行「消亡」的背後,金融從業者們或將面臨一定困境。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村鎮銀行數量為1635家,占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數約36%。量級巨大的村鎮銀行承擔著數以萬計員工的就業問題,改革已然提速,後續合並工作仍需要研究制定詳細的管理方案。總體來看,大家都對「飯碗」能否保住和薪酬待遇是否降級較為憂心。
在當前大型銀行服務下沈、農村金融消費需求升級、新農村建設逐步推進等市場大環境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業務能力、型別和服務創新能力均較弱,既無法滿足消費需求又無市場競爭力,其解散重組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合並方和被合並方應加強重組方案的設計和協商,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同時加強整合和管理,確保收編合並後的村鎮銀行能夠順利融入城農商行的經營體系。
另外,接手村鎮銀行的接收行或主發起行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理順原屬村鎮銀行業務,使其快速融入主發起行的業務布局,也是避免風險蔓延、市場影響和成本較小的一種改革方式。
「目前,承接中小銀行的主要是城農商行,在目前銀行業整體經營呈現壓力的情況下,對城農商行的經營能力、風險化解能力也是一重考驗。」劉曉春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不良資產處置和其他遺留問題化解至關重要,要避免將舊問題掩蓋而積累成新的隱患。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市集搜尋「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