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平均一個訂單虧損10元」,運費險背後隱藏騙保「黑灰產」

2024-07-31財經

"明明知道這幾個訂單是騙取運費險的,有什麽辦法可以不發貨嗎?"一位商家向同行求助道。

記者了解到,電商平台旨在降低消費者退貨成本的運費險正在成為一些團伙牟利的工具。中小商家王鑫告訴記者,最近有一天他收到了10個原封不動退回的包裹,這些買了產品連包裝都不拆就退回給商家的訂單,大機率是為了騙取運費險與快遞費之間的差價。

"一個訂單交5塊錢運費險,3塊錢運費,雜七雜八(包裝等成本)2塊錢,平均一個訂單虧損10元。"一位商家告訴記者,目前他店鋪的運費險已經升到了5.5元,他估測自己店鋪的退貨中有一半是騙保。

如何讓猖獗的運費險騙保"黑灰產"得到整治正在考驗著各方。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針對今年全行業售後服務成本增高情況,淘寶近期將全面最佳化當前運費險策略。針對運費險相關的騙保"黑灰產",淘寶也將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一個更健康的電商生態,被商家期待著。

運費險騙保"黑灰產"下的商家

運費險為何成了"生財之道"?

一位商家向記者介紹,買有運費險的東西退貨一般會有10-13元的運費補貼,正常消費者大多選擇快遞員上門取件,直接線上免運費,為了方便許多在家時間不多的消費者,運費險退貨也有可"自行寄回"的選項。一些惡意用運費險牟利的人抓住了這個選項,透過批次寄件等尋找更便宜的快遞渠道,一單退貨運費可降到3-4元,中間的差價就成了利潤點。

受訪的商家們向記者總結了一些估測"惡意訂單"的經驗。這些訂單往往淘寶帳戶信譽等級較低,一星號居多,不同的帳號用同一個地址和收件人電話下單,寄回的貨品可能包裝都沒拆開就寄回來了。

在猖獗的運費險騙保面前,一些商家陷入兩難。王鑫告訴記者,即便已經懷疑是惡意訂單,由於平台延遲發貨將被處罰,他也不敢不發貨,只能嘗試向平台報備異常訂單,幸運報備透過的訂單才能取消發貨。飾品賣家李雪則想過關閉運費險,但又擔心關停運費險會影響流量和曝光度,影響店鋪生意。

盡管疊加著發貨、包裝成本等,對商家來說,運費險騙保現象帶來的最大損失還是在運費險投保成本的增加。

"這個問題這個月已經讓我們虧了好幾千。"王鑫告訴記者,從今年2月起,他感受到運費險騙保問題加劇,2月份時,他的店鋪一單運費險投保費為0.25元,現在已經漲到了1.1元,一單漲了0.85元,一天差不多100多個訂單,意味著每天僅運費險投保費成本就上升了近百元。

李雪則從今年五六月份明顯感覺自己被"盯"上,這期間,她的店鋪運費險投保費從過往不超過一塊錢一單,最高漲到三四塊錢一單。起初她不知道這些是惡意訂單,和同行聊天對比後,才發現大家的很多退貨地址都是一樣的。她提到,這些惡意退貨訂單可以透過淘寶投訴,成立後判定為騙運費險,但由於保險公司仍然正常賠付運費險,運費險投保費只能繼續水漲船高。

記者梳理法院、警方釋出的公開資料發現,運費險騙保案件在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有個人註冊店鋪開通運費險功能,虛構交易和物流訂單,騙取運費險,也有團伙透過反復下單商品進行退款,利用運費險相關機制,進行保險詐騙活動。在新田警方搗毀的一個三人騙保團伙中,僅半年多, 該團伙騙取的運費險就超過了70萬元。除了商家,保險公司、平台利益皆可能受到侵害。在這背後,消費者購物體驗也將受到商家成本上升、關閉運費險的影響。

騙保"黑灰產"何時休

如何解決運費險騙保"黑灰產"?

知名刑事辯護律師、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運費險騙保利用電商平台的運費險漏洞進行不正當牟利,不僅損害了商家的利益,也破壞了電商市場的公平競爭,此種行為如果涉及虛假交易、偽造證據等手段,可能觸犯刑法中的詐騙罪、合約詐騙罪等罪名。

在這背後,電商平台、保險公司等多方的努力正被期待著。記者獲悉,目前淘寶天貓已就運費險問題,與合作夥伴進行多輪磋商,部份政策有望在今年9月試執行。本輪策略調整後,淘寶天貓商家有望獲得更多運費險相關補貼。

同時,針對運費險相關的騙保"黑灰產",淘寶將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淘寶內部人士透露,淘寶天貓此前已聯合合作夥伴與警方,重點針對廣東茂名、江西萍鄉等其他地區的團伙作案以騙保罪進行打擊,其中江西案件的嫌疑人已經抓獲,廣東地區已經立案。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分析,淘寶需聯合的合作夥伴主要是保險公司,它是運費險騙保"黑灰產"下最大的受益方和受損方。平台補貼運費險的原因主要是商家交保費成本的上升,但要做到有效規避騙保的情況,平台後續大機率還要對使用者做一些後台評估評級的工作。升級電商平台的惡意騙保評估能力,聯合保險公司,將電商平台的評估評級與保險公司相打通,是淘寶等更多電商平台需要做的功課。

面對運費險騙保"黑灰產"下的各方權益保護,付建建議,電商平台應完善規則與監管、提高技術支持、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加強對商家的教育引導,利用演算法辨識虛擬帳號,針對新註冊使用者短期內大量下單退貨較多的帳號加以關註,必要時可以限制使用運費險服務。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商家應加強內部風控、提高運費險投保門檻、加強與快遞公司的合作,對於確定的違法行為,可以透過訴訟途徑維護自身權益。保險公司則應加強風險評估、嚴格理賠稽核、與電商平台保持緊密合作,根據市場變化,不斷創新運費險品種。同時,保險公司可以建立誠信檔案,對於捏造保險事故賺取保險費的個人可以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