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國家衛健委等四部門公布了【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明確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並購公立醫院)。
這是對今年9月商務部、國家衛健委等釋出【關於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的細化,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重要舉措。
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是中國明確全面深化改革航向的重要標誌。向外商獨資醫院開放國內醫療服務市場,將有助於引進國際高水平醫療資源、豐富國內醫療服務供給,最佳化營商環境。
同時,明確外商獨資醫院可設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等三種醫院類別,明確負面清單管理,即不得設立精神病醫院等醫院,不得開展人體器官移植等醫療和倫理風險較高的診療活動,及明確外商獨資醫院資訊管理系統應接入屬地醫療服務監管平台,電子病歷、醫用裝置等資訊儲存伺服器應當位於中國境內等。
這些規範措施,為外商獨資醫院提供相對確定的從業執業環境,而在醫療服務領域推進開放的同時,也對關鍵領域的風險做了預防性風險緩釋。
中國醫療服務市場開放由來已久,而隨著外商獨資醫院被允許開業執業,預期將有更多國外高水平醫院「走進來」,滿足國內日益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
允許外商獨資醫院營業執業,不僅是推進醫療服務領域開放,而且也有利於中國醫療領域推進體制機制變革。【工作方案】明確「符合醫保有關規定的醫院可按程式申請納入醫保定點。同時,支持醫院對接國內外商業健康保險」,顯示中國醫療服務體系將加快市場化、專業化和國際化行程。
允許外商獨資醫院營業執業,有助於引進國外先進的醫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提供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醫學技術和裝置,有助於與國內醫院形成互補和借鑒。同時,也有助於促進市場競爭,幫助中國更好理順當前醫療體系中出現的堵點卡點等問題,理順醫院、醫生、患者、醫保機構和商業保險機構等的關系,探索更加和諧健康的醫患、醫保關系。
當前吸引外商獨資醫院在國內落地生根,需秉持開門迎客的理念,透過放手和放權來為醫療服務領域的市場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提供更多的體制機制空間。
外商獨資醫院滿足的是不同治療需求,這要求在實踐中要盡可能防止出現市場分割問題,即醫療服務體系因為醫保、商保等被解構為醫保市場、商保市場和自費市場,導致醫療服務無法進行有效的統一定價,從而出現不同醫療服務市場的零和甚至負和賽局,加劇醫療服務市場復雜性。
生命、健康無價,因為醫療服務對患者往往是一種結果導向機制,人們對醫療服務定價不太敏感,這種獨特的結果導向之價格不敏感交易結構,在現實中容易導致過度醫療和騙保等現象,同時醫療服務供給存在管控下的緊平衡問題,容易引發醫療市場「檸檬化」。
醫療服務體系的這些典型特征,很容易觸發正反饋淘汰機制,即優質醫療服務資源一旦進入市場,會對傳統醫療服務市場形成擠壓。
有效平滑這種從優服務偏好,就是要疏通醫保、商保和自費等支付體系的堵點和卡點,讓優質醫療資源基於市場公平競爭服務患者,消除醫療服務機構差別化對待不同支付方式患者的體制機制隱患。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中國40余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用鐵一般的事實向人們展示,開放是向上向善的催化劑,是存量調整、增量豐富的希望之窗,開放開啟的是可自由馳騁的行動空間,因此外商獨資醫院引進的不僅是新的服務主體,更是國外先進的醫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開放的要義是讓醫療資源最佳化配置、提質增效,讓優質醫療資源能在競爭秩序中得到應有報酬和獎勵,從而提高整個醫療服務市場的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