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顏世龍 北京報道
7月26日,由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局(以下簡稱「北京經信局」)主辦的「上半年工業和資訊軟體業營運情況新聞釋出會」在京舉行。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在解讀2024年上半年北京數位經濟發展情況時,北京經信局總經濟師唐建國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數位經濟保持高品質發展態勢,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取得突破,新質生產力得到有效培育。數位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六成。
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半年新增數據交易金額15.34億元唐建國表示,北京市為此主要開展了五方面工作:一是持續強化數位經濟政策引領。深入實施【北京市數位經濟促進條例】和「數據二十條」,釋出【關於加快通用人工智慧產業引領發展的若幹措施】【北京市制造業數位化轉型實施方案】【北京市加快建設資訊軟體產業創新發展高地行動方案】等系列創新政策,持續加大在數位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數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振市場熱情。
二是穩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半年,北京市新建5G基站1.42萬個,累計建設12.1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55個,全國居首。釋出【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算力基礎設施「一廊四極」結構不斷深化,上半年新增公共智慧算力7348PFlops,全市現已形成超2萬P的智慧算力供給規模。傳統數據中心加快綠色化、智慧化改造,全市數據中心上半年累計消納綠電2.88億千瓦時,已超去年全年消納量。
三是有效促進數據要素高效配置。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啟動建設全國第一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實施沙盒監管舉措,舉辦人工智慧大模型訓練營,經驗拓展至海澱、西城等特定區域。在數據要素市場示範獎勵、算力券等政策的帶動下,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半年新增數據交易金額15.34億元,新增算力交易金額22.98億元。釋出【2024年醫療健康數據流通工作方案】,流通試點範圍擴大至全部22家市屬醫院。
四是著力深化數位產業創新開放。通用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夥伴計劃累計吸引260家上下遊生態夥伴,人工智慧算力券政策支持60余家大模型企業獲得智慧算力,全市已有82款大模型產品透過中央網信辦備案。啟動建設北京數位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構建覆蓋企業出海全生命周期的立體化服務體系。
五是不斷推動產業數位化提質加速。上半年北京市新增國家級智慧制造示範工廠7家,累計已達14家,小米北京智慧工廠正式落成投產,智慧型手機年產能將達到千萬台量級。數位人民幣全面開展示範套用,豐台區率先實作區級財政統發數位人民幣薪資全覆蓋。建成北京城市碼時空標識數據服務系統,成為全國第一個城市級時空編碼設施。全市第一個社保經辦「數位員工」啟用,試執行期間工作效率達人工3倍以上。
進一步繁榮數據要素市場
唐建國表示,在取得系列成效的同時,本市也面臨著數據基礎制度仍需進一步創新、人工智慧大模型有待實作商業模式突破等問題。下一步,北京將繼續加強政策創新,落實重點計畫,引育優質企業,完成數位經濟增加值7.5%的年度增長目標。下半年任務一是繼續鞏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效,繼續加力擴大5G網路覆蓋範圍,組織營運商加快5G-A基站的試點部署,開展6G技術攻關。建設長安鏈·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路。加快本地大規模智慧訓推一體算力集群建設,建成營運智慧算力互聯互通和執行服務平台。
二是進一步繁榮數據要素市場。落實數據先行區專項招商引資政策,爭取一批示範計畫落地先行區,擴大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營運規模。完成醫院數據流通擴大試點,爭取數據交易額破億元。支持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暢通數據資產化流程,提升在國內外的行業和市場影響力。
三是持續提升數位產業能階。實施【北京市推動「人工智慧+」行動計劃】,依托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夥伴生態,深化供需對接。形成大模型落地套用商業閉環。抓緊低空經濟、6G等新興產業的謀劃布局。
四是縱深推進數位化賦能。按計劃完成國家級智慧制造示範工廠驗收,支持制造業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數位貿易港,不斷拓展全環節可操作的貿易數位化網路。完善全市互聯網醫院服務平台。推動數位人民幣試點擴面增量。
五是最佳化數位經濟營商環境。認真落實【北京市加快數位人才培育支撐數位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建立數位戰略科學家、首席數據官、數位工程師等人才隊伍體系。協調推進「一區一品」格局深化打造特色產業。落實【全球數位經濟夥伴城市合作倡議】,組織開展數位經濟企業出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