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如何在二戰前挽救德國的經濟?

2021-03-25財經

我們必須對間戰期間的德國有一定的了解:

威瑪德國的整體經濟面貌是什麽樣的?簡單的概括一下是:

  • 農業上:是不足自給的。這一點自從德國人口在1871~1910年間從41,058,792人增長到64,925,993人,(增長率為58.12%)以來,就已經是一個無法逆轉的事實了。希特勒和他的邁耶部長在戰前做了很久的努力,試圖透過擴大耕地面積、增加在農業上的勞動力投入(希特勒青年團、限制農業人口流動)、增密農業領域資本和技術(農業機械、制種、化肥)來解決問題。結果我們也看到了——在德國本來就很高的單產上再增加投入必然一頭撞在邊際上,德國農業增產並不顯著。在不擴大耕地要素投入的情況下,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幾乎是徒勞無功的。
  • 工業上:德國存在一個強大的工業基礎,【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打擊是表面的和短期的。德國工業賴以存續的要素幾乎都頑強的生存著。技術儲備並沒有流失、重工業廠房和機械並沒有被拆毀、技術人員,熟練工人,初級勞動力仍然豐富、戰後割讓的領土和殖民地中雖然包含了重要的鐵礦產地和30%的煤礦產地,但是工業和煤炭的心臟魯爾區完好無失真,並且在北歐找到了新的鐵礦石供應地。
  • 剝離亞爾薩斯-洛林地區:德國鐵礦石供應-75%,煤炭供應-2.52%;
    剝離薩爾區(法國):德國煤炭供應-6.40%;
    剝離上西裏西亞(波蘭):德國煤炭供應-21.70%
    將德國所有總重超過1600噸的商業船只、總重在1000~1600噸之間的船只的一半移交給協約國:摧毀了德國的海上運輸能力,使之不能獨立從海外進口原燃料。
    ——data from 【和約的經濟後果】~肯恩斯

    這種內部基本經濟環境,與戰前的德意誌第二帝國是相似的。都是一個工業生產能力強大、技術先進、農業不足自給、消費市場不能對應(<)生產能力的國家。

    這種國家的道路也很明確,那就是交換。透過大量生產具備比較優勢的工業品來賺取順差,並進口農產品和原燃料來提升居民生活水平胡經濟發展水平。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把1930年代恢復了國內秩序的德國重新投放到1910年的黃金時代中去,德國經濟能迅速恢復他的實力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強大的經濟基礎(潛力)是經濟調控的絕佳著力點,但是無論什麽調控政策,無論是否包括計劃經濟,最多只能更好的配置德國境內的資源,但都沒法憑空把德國經濟最需要的東西變出來。

    戰後的德國經濟需要一個旺盛的、如一戰之前那樣不盛行貿易保護的世界市場。德國需要利用這個市場來賺取順差,以便1.維持國內生活水平、2.吸納戰後士兵復員帶來的失業人群、3.重建雕敝的國內經濟和4.償付賠款。

    德國有希望僅僅依靠內政方面的努力來為國內不平衡的經濟贏得一個理想狀態下的市場嗎?

    不可能的,法國的高關稅、英國的帝國特惠制和美國的【斯穆特-荷莉關稅案】都已經出爐了。想要向以前那樣透過漢堡-海洋再次與西方世界和廣闊的殖民地建立經濟聯系的話,只能等待他們自己重新敞開大門。

    德國可能需要遵循魯登道夫的【總體戰】裏提到的和德國在一戰中後期就開始踐行的思路,也就是主要與陸上可通達的國家建立經濟聯系。

    根據不列顛尼亞史學家寫的【一戰史】記載,德國在一戰後期已經推進重建貿易關系,德國對他所有能夠正常貿易的鄰國——荷蘭、丹麥、瑞典、挪威、奧匈、瑞士、保加利亞和鄂圖曼都實作了順差(伴隨著工業生產力高速的磨損和折舊)。這意味著在歐洲大陸上重新配置德國的貿易關系是可行的,這種貿易模式已經透過了檢驗,而且確實能讓德國「獲利」。但是,這種貿易的規模是不足的,中東歐國家規模過小,無法提供與西方世界貿易同等的福利。

    因此,在西方市場不再開發的前提下,德國在戰後的貿易政策除了要繼續戰時重視東南歐的態度之外,還必須尋求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最好是一個能夠除彌補損失的農產品供應之外,還釋放著現代化紅利、存在現代化行程中對工業能力渴求的國家。

    威廉二世認為這個國家是鄂圖曼,並且希望透過柏林-巴格達鐵路把這個國家納入德國的經濟空間中來。在1930年代,該計劃已經毫無疑問地被盎格魯人和法蘭克人挫敗了,凱末爾領導的也遠不是一個親德的國家。現在只有一個國家符合要求,我想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那就是蘇俄。

    沒錯,這個國家絕不是俄羅斯,無論是沙皇俄羅斯還是法西斯俄羅斯都無法在東歐平原上放下對柏林的戒備。如果言語和血緣仍然被當做一種隔閡,烏克蘭平原和俄羅斯森林都無法放心讓萊茵蘭和西裏西亞成為自己的工業中心,更沒法放心地讓德國的工業區幫助自己完成現代化行程,這一定是一個超越了民族主義的集合體。

    對目標的一次趨近。

    很顯然,無論希特勒的德國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他都宿命性的走上了對東方進發的道路,這一次也是希望能夠奪取俄羅斯的市場/資源,只不過依靠的不是革命的友誼,而是比波羅的海騎士團更為兇殘的鐵和血。所幸掌握了、但沒能充分利用了歐陸資源的德國最終走向了失敗。

    所以,我們如何才能在二戰開始前拯救德國經濟?請讓從白令海峽到萊茵蘭的工廠、農田、森林、雪原、和港灣;德意誌人、波蘭人、大小俄羅斯人和波羅的人都平等的存續在一個國家中。這個國家能夠適當地呼叫在其領土上的豐富原燃料、技術、人力和工業實力,讓業已實作現代化的、但經濟稟賦不獨立的德意誌幫助中東歐其他地區實作現代化,並在這個行程中建立新的產銷迴圈,最終實作:在各地區遵循稟賦實作差異化分工的基礎上的經濟平衡狀態,並在人口的自由流動中讓區域經濟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即經濟集聚程度提高的同時,人均收入在地區間趨同。

    總之,主要問題在外部,不在於內部。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如果奢談「只有戰爭才是德國的出路」,顯然是搞錯了戰爭的真實目的。戰爭的目的不是暴力和殺戮,而是「利益」,本位面的歷史已經證明了德國無法透過戰爭拿到他想要的東西,因此解決方案一定不是法西斯的道路。

    德國共產黨:黨徽&海報

    最後我對題幹中的這句話提點異議:

    需要註意的是,在生產過剩的情況下繼續擴大投資沒有意義。

    對於法西斯國家來說,擴大投資是有用的。在短期上,擴大的投資可以補充緊缺的公共需求;在長期中,投資無疑是對軍事擴張能力的加強。

    今天是2021年3月18日,謹以此牽強之文紀念巴黎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