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了,我還在做審計工作,在一家大工廠搞清產核資 ,有一位老會計帶我去盤固定資產,工廠麽,資產很多,可老會計如數家珍,這是什麽機器,那年購進的,甚至那國產的他都記得一清二楚,欽佩之余,我當然要請教他是怎麽做到的。答案很簡單,這位老會計已經在固定資產會計 崗位幹了三十年了,已經快到了退休年齡,一輩子只在一個公司幹一個崗位,想不清楚也難呀!
事實回想一下,這不正是我們大多數普通會計工作者的寫照麽!這個世界優秀的精英永遠是少數,大多數人只能和這位老會計一樣,默默無聞的在會計崗位上做一輩子。所以題主的問題很有意義,如果想在財務崗位上有所做為,真的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
為什麽有人註定升不上去?
為什麽有人升職很快,有人就怎麽也升不上?聊正題之前,先要學一下反面教材,才能引以為戒。我本人在一個大型集團做財務管理 工作,下屬幾十家公司,近300名財務人員,平時的管理和溝通中,我發現平庸的財務人員是有一定共性問題,說出來不防參考一下,有則改之,實在改不了,那你可能真不適合這個崗位,那就換一個行當唄!
1、資質真得很平常,悟性不夠
也許話說重了,但有人可能天生就不合適財務崗位,思維僵化,反應慢,發一個檔自己看不懂,非要再三打電話確認,最後報上來的資料還是不能讓人滿意。為什麽加入這個行業?不外乎因為會計工作是個萬金油 ,好找工作,父輩找找關系就進來了。這樣的人估計沒有領導敢重用,進來也就是混日子罷了。
2、人很聰明,但態度不認真
有人天生性格如此,你說他不會吧,他真的很聰明,學歷高,反映快,在一起聊天,你一句話,他有十句等著,聊起來頭頭是道,可幹起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報來報表都不平,還能錯行。這類人就是職明過了頭,只能算小聰明。財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嚴謹!這種性格可以幹辦公室,做業務當領導也行,就是不適合幹會計。
3、不思進取,安於享樂
和很多崗位比起來,財務崗位還是不錯的,沒有業績上的壓力,工作時間、收入都相對穩定,所以很多年輕人就安心享受生活了。財務工作是需要不斷學習的,90年代的會計書到現在基本就不能用了,如果長時間不學習更新知識,就很難勝任新的崗位。所以工作之余,多看看企業會計準則 解釋之類的工作書,還是很有必要的。
成功者的路是怎麽走出來的?
假設成功的標準是收入高,級別高(外人的眼中吧,級別越高,壓力越大,個中滋味只有自己體會)。那這類人的職業生涯可以分成二大類,走專業化途徑和走綜合途徑的。先說專業化的:
專業化最典型的就是走審計的路子。
案例一:某事務所計畫總監在一個公司做IPO,要知道這種計畫時間比較長,範圍廣,一來二去就和公司老板混熟了,老板看他能力不錯,就把挖了過去,一去就給股份,等到公司上市,股份變現價值2000萬,一步到位成了財務自由人 。
案例二:上面的案例可遇不可求,這個就相對比較多,現在大型事務所常年缺人,主要就是有點能力都就讓人挖走了。比如我認識的某證券公司的財務總監就是事務所出來的,年紀不大,已身居高位,最近這個證券公司已經過會,別人一輩子也難以達到的高位,她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達到了,而且路線很清晰,畢業就去事務所,考證,升職到總監級別,最後跳槽,一步到位。
案例三:一直在事務所幹怎麽樣?也是可以的,不過比較辛苦,我知道的一家國內大所,升職和工作年限有關(主要是人跑的太快)。只要你考過了註會,能力還行(相信我,真不一定太行,給我們公司審計的經理經常要向我請教審計處理意見,而我本人幹財務工作的,專業性按說肯定不如他們)就有很大機會升職到計畫經理,再審幾年大型上市公司,有了經驗和團隊,就可能升到計畫總監,到了這個級別收入就很高了,高到什麽地步呢?計畫經理一年二三十萬,計畫總監最低一年五十萬,高的上百萬也不少見(這要看做的計畫)。如果還繼續,上面還有合夥人級別,這個級別就是百萬起了。
看到上面幾個案例是不是眼紅了?其實也不是說的那麽容易,還是要具備幾個條件的,首先你有學歷要能跟上,必須是一本起,再要找家大所,最少是國內前二十名的(前十名更好),最後你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