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段永平是個怎麽樣的人?

2012-11-05財經

中國的很多企業家的傳記都是不值得看的,因為這些傳記都不那麽真實,摻雜著大量的吹捧,虛構,給人營造一個無所不能的人,展示的也全是偉光正的一面,而對那些沒那麽光明正大的事件或者個人的部份缺點,毛病則都避而不談,把人描述成了一個完人。

那麽讀者就不能看到一個真正的復雜的人,而只能看到粉飾美化的一個公眾形象。譬如前不久倒下來的皮帶哥,若不是陷入兩萬億的負債,恐怕還有很多人追捧,隨著人物的墜落,過往盛贊的傳記類書籍也陷入了銷量瓶頸,恐怕不會再有人買。

那麽要讀人物故事、傳記類的東西顯然看國外的比較好,比如【賈伯斯傳】。有很多個版本,有很多個作者,難得的是這些傳記描寫記錄過大量賈伯斯的個人事件,我們能夠透過許多零碎的事件來看到賈伯斯的復雜,陰暗,他顯然是個偉大的企業家,但同時也是個很差的父親、伴侶、合夥人,也會打壓員工下屬。

中美對個人傳記描述的差異,不難得知中國的人物傳記大多沒有什麽營養。我最近就翻了一個【段永平傳】,說是段永平的傳記,實質上段永平本人也並沒有承認過這本傳記,也就是說段永平並沒有委托或邀約別人給自己寫個傳記。作者更多是收錄一些段永平的采訪、雪球的發言,拼湊而成的一本零散的書。

雖然如此,但還是不妨礙我們了解下段永平,這個十分低調但卻對中國的消費電子或者更準確的講對手機行業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稱其為中國手機界的教父也不為過。

段永平不像馬老板、雷布斯、董小姐等人活躍在各個論壇會議上。段永平是非常低調的一個人,他很早就實作了我們今天所講的財富自由,他也做出了極其成功的企業,然後他急流勇退,為了自己的愛情選擇不在經營過手具體的企業,把企業交給了自己的接班人、學生。

網路上盛傳的是段永平有四大弟子。大家都知道的分別是OPPO創始人陳明永、VIVO創始人沈瑋、步步高CEO金誌江以及最富盛名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這四人已經構建了萬億的商業版圖,說段永平擁有中國手機界的半壁江山都不為過。

除了是極為出名的創業者、企業家之外,段永平還有另外一個非常耀眼的身份,投資人。不同於其他知名投資人或者投資機構,如紅杉的沈南鵬、高瓴的張磊以及順為的雷軍。段永平投資出名不是在一級市場而是在二級市場,他透過在二級市場的公開投資同樣獲取了巨大的報酬,向來被稱為中國的巴菲特,有著極其成功的投資經驗和亮眼的業績。

著名的成功投資案例有,五毛左右買入一千萬的網易、160買入茅台、30買入蘋果、三塊多買入通用,這些投資最小的都給他帶來了十倍以上的報酬,投資界的教父之稱也不算過譽。並且,段永平常年活躍在互聯網投資平台雪球,經常跟使用者或其他投資者互動,我也是因為知道段總在雪球活躍才專門下載了個雪球來關註段永平的舉動。

我們還是繞著時間線來了解下段總的部份經歷,因為嚴格意義上講這本傳記是拼湊而成,我對段總的了解更多是來源於他零碎的經歷,盡管如此這些零碎的經歷、故事仍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學習的東西,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段永平畢業於浙江大學,名校畢業後國家給分配工作,然後段永平就進入了央企國企的北京電子管廠,幹了沒幾年段永平覺得沒發展,沒意思就辭去了國企的工作,這當然也受到了其父母的反對,但段永平仍毅然南下去闖蕩自己的事業。

和我們當代人人感知不同,現在的很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夢想加入國企、央企然後打算開展自己的抱負,追求事業上升,尋求前途發展,規劃起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夢。要麽考個公務員就要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就以為自己將來仕途坦蕩,馬上就能手握權力,受人尊敬。

段永平早早就知道國企央企之類的沒有發展才選擇離開,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卻做著這樣的美夢。其實不止段永平,很多我們如今耳熟能詳的商業大佬曾經也都在國企、央企、政府機關單位工作過,因為沒前途,沒發展才果斷跳槽、離職選擇新的道路,譬如高瓴資本的張磊、巨人集團的史玉柱、網易老板丁磊。

想在國企、央企、政府事業單位謀發展,升職升遷基本屬於癡人做夢,除非你有特別硬的背景關系,周公子又不只是在江西。有很多小姐少爺們在裏面不幹活指揮別人幹活然後拿功勞的,升遷也當然優先他們。

對了,很多大佬二次改變命運是他們又重新進入大學考研,學習新的專業。段永平考取了人民大學學習經濟學,張磊在國企幹了段時間考去了耶魯重新開啟了自己的人生,史玉柱浙大畢業後在安徽省統計局幹了一段時間又考到深圳大學讀電腦。

段永平離開北京南下到廣東,可謂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段永平在日華電子電器裝置廠找到了份工作擔任日華電子廠的廠長,在這裏他創造了一個風靡全中國的品牌和產品,小霸王遊戲機。

後來因為股權分配問題,段永平不得不選擇離開日華電子廠,重新創業。有意思的是段永平離開後,很多在日華電子廠跟隨段永平的人後續也都加入了段永平的新公司。原因很簡單,大家信的過段永平,覺得跟著段永平有發展,有錢,不會虧待人。

錢散人聚,段永平賺了錢不會全放在自己口袋裏,真心給大家分錢這贏得了大家的跟隨,離開後段永平到東莞創立了步步高公司。

段永平把小霸王做起來,憑借的是高質的產品、極高的行銷水平胡全國渠道的鋪開。產品品質是重中之重,小霸王對品控的嚴苛征服了消費者的心,又透過央視競標請著名的明星代言、黃金時段廣告讓大家知道了小霸王,再加上段永平對經銷商的真誠渠道的管理確保小霸王的銷路穩定,段永平沒有坑過經銷商,甚至讓經銷商持股,大家同進退,收獲了人心。

因為段永平真的分錢,分利給大家,所以段永平的朋友很多,支持者很多,跟隨者很多。教員講過,我們的工作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朋友多了,事情就好辦了。

初期創業是艱難的,步步高起初也做VCD產品,市場上熱門的VCD愛多挑起價格大戰,步步高也不得不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但段永平在選擇產品調價的時候要求必須經過他的同意,召集大家開會,問為什麽,透過這一討論,大家就慢慢冷靜下來,做的決策也就更為合理。

段永平常講的話是本分。做人做事要本分,不要搞虛頭八腦的東西,要對消費者負責,要確保產品品質可靠,不誇大吹噓產品,不騙消費者,這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做生意本質上不止是賣產品,還是賣信任。林肯說過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遠欺騙一部份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段永平做生意做的是一個誠信,消費者也許一時間會上當受騙買了某個品牌的產品,但消費者不會永遠上當,當消費者發現他被欺騙後很快他就會選擇購買其他品牌的產品。

信任建立起來是很難的,但要崩塌則很容易,段總經常提及要有一顆平常心,失敗了就是一個產品、計劃的失敗,不會產生根本的影響。賺該賺的錢,不騙消費者。說到這個我記得雷總有次采訪講面試一個高管,有個人前來面試說自己可以把稻草賣出黃金的價格,雷總否定了這個人,因為他認為這是騙,和他的價值觀不一樣。

騙,在短期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長期則會對品牌造成巨大的損害,屬於一錘子買賣,但這樣做信譽就會崩塌,企業也無法長期發展下去。

段總在做行銷時會對廣告進行大手筆的投入,請很多有實力影響力極高的明星代言,花重金在央視投廣告,原因是因為他認為廣告是行銷的重要環節,能提高消費者的關註度和註意力,能強化消費者的記憶力,能讓消費者在購買某款產品時想到那個品牌,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心智植入。

酒香也怕巷子深。該花的錢必定要花,廣告、市場行銷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有些時候我們很難看到有迅速的成交轉化,但這不意味著不需要在廣告上投入大量金錢,花費。如果真如此的花,肯德基、可口可樂、耐吉壓根不需要再做廣告,再找人代言。

段總的渠道也很強,步步高的經銷商對段總也十分支持和信任,經銷商非常信任段總,這也是因為段總在之前發聲虧損的時候保護了經銷商的利益,確保經銷商利益不受損。這點在後來OPPO身上也有相應的體現,OPPO在轉型智慧機遭遇虧損後,也接受了經銷商的虧損,並對供應商之前準備的普通手機的材料也照單全收,此舉贏得了大家的擁護。

在給員工分錢方面,段永平直接給員工股票而不是給期權。因為他認為期權是沒有用的,還借給陳明永錢買步步高的股份,並且告知將來用股份的利潤或者股息還他就可以。

管理本質上就是賞罰,在激勵這一方面段永平做的是真的好。我們現在很多企業都講讓員工奉獻,付出,為公司做各種事項卻決口不提漲薪資,本質上就是耍流氓,這樣的企業怎麽能夠發展壯大,怎麽能夠凝聚人心。

任正非有講過,很多人不是英雄,是因為錢給的不夠,只要把錢給夠了,我們的很多士兵就可以成為將領,就可以成為英雄。人才是需要激勵的,給錢就是最大的肯定,當然光給錢還不行,該有的榮譽、精神激勵也必不可少。

知道做什麽很重要,知道不做什麽更重要。在其他企業追趕多元化浪潮之時,段永平卻宣布步步高不搞多元化發展,步步高制勝的秘訣在於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很巧的是華為的任正非也有這樣的表述,告訴大家攤子不要鋪的太大,不要什麽都想占,而是集中優勢力量打殲滅戰,先打出一個口子來,而不要一上來就哪裏都要投入。

段永平在管理方面很重要的一點是授權,把權力真正下放給他人,而不做過多幹預。中國很多的帝王、企業家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太過於貪權,舍不得把權力下放,導致很多事項無法跟得上,底下人也覺得沒有進一步的發展,於是優秀的人才就出走。越到高層,想要留住人不止是給錢,還要給權,給權了對方才有相應的自由,對方能夠主導能夠做決策,那麽他們就會更努力的開拓事業。

反之,要是舍不得授權,很多優秀人才就會感覺處處掣肘,渾身難受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然後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不過放權不是個容易的事,必須確保值得放,要先找對人再給予權力,這同樣也是個很難的事情。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要求很高的管理藝術。

時間問題,暫時就到這裏,我們後續再聊。

!~~~~~~~~~~~~~~~~~~~~~~~~~~~~~~~~~~~~~接上

這兩天拼多多的財報非常亮眼,距離曾經的電商一哥僅100億美元的差值,拼多多的卓越表現刺激到馬老師在阿裏內網發帖。

誰能想到,多年前大家鄙視、輕笑的拼多多沒幾年就已然成為一個龐然大物,淘特、京喜以及蘇寧等一眾對手均敗倒在拼多多手下。

段永平的學生又一次驗證了他的理念, 敢為天下後 。在大家都認為電商沒空間,阿裏京東大談特談消費升級的時候,段永平的學生黃崢殺出了條血路,證明電商空間仍然存在, 這個後起之秀已經快超越前輩。

段永平在創造步步高並經營到一定成果後,把激勵分給了大家,同時還把權力也交給他培養的得力幹將,不再過問具體的事情,業務,完全的信任自己培養的人才。

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其實都是很難的事情, 一旦人們品嘗過權力這個最頂級的春藥後,便再難舍難分。

對底下人充分授權,絲毫不懷疑,不關註,頗有點高祖昔年面對韓信要兵、曹參要錢之時,只管給不過問原因也不拒絕。

步步高的股權架構模式是全員持股,每年給上萬名員工分紅,也從未上市。中國企業裏很多一旦做起來後巴不得迅速上市,然後從資本市場賺取更多的錢。

段永平則拒絕上市,中國有幾個企業很大,但從未上市,比如華為、老幹媽。他們不上市的原因也很簡單, 不希望企業的發展方向、路徑被資本影響、幹預,沒有獨立的決策權。不要小看這個決策權,這個決策權關乎著企業未來的生死。

譬如高盛這類投行持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權,擁有很多知名企業的人脈,他們會將一些知名企業的高管推薦給某些上市公司,然後某些上市公司發展就一路向下,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領導者,推薦過來的這些高管們壓根不在乎公司的死活,他們並不會真心把企業做起來。

所以很多企業在傳承都不願意找個外來者,要麽職業經理人模式,要麽選擇自己的孩子,要麽找個女婿(日本常用),要麽從自己內部選拔如通用選拔了傑克韋爾奇,傑克韋爾奇也帶領通用走向了勝利。

段永平在企業發展鼎盛之時移民美國,追尋愛情,把集團所有業務授權給了陳明永、沈煒、黃一禾。 把人生的重心留給了家庭和生活,這點更難能可貴,家庭很多時候是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的事業。

這點倒不是提倡我們也這麽做,拋下工作專心家庭,那太不現實,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段永平的財富,也沒有段永平有如此成功的事業。 大部份人還得為家庭生活而打拼、奔波,只能是兩頭忙,兩頭顧。

段永平對他的下屬授權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從指示、指導到協商、授權、放權,逐步推進確保企業不會失控。 做企業的關鍵是「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董事長的工作不是去控制細節,而是關註企業是否在做對的事情。

段總的智慧也在這裏體現。授權講究個逐步,一步步讓下屬適應,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有無數次的培養,交待,提點,知道下屬整個狀態,行程才能更放心, 事情是要穩步進行,穩中求進

做企業的哲學和理念也很清楚,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多,不控制細節,關註大方向。

企業營運過程中本就如此, 做對的事情即是要符合社會整體價值方向的事情,符合時代趨勢浪潮的事情,符合企業文化命脈的事情,符合企業擅長的事情。

不要做違背社會整體價值方向的事情,比如以前有P2P公司,最終還是被抓。比如都發展智慧型手機,你還做功能型手機OPPO沒快速調整過來,就吃了個大虧,好在迅速調整了方向。用我們常開玩笑的話說, 49年入國軍,您這不是找死嗎。

再比如做擅長的事,既然擅長在科技、電子領域就一直做這個,而不是立馬去做房地產,金融,哪裏熱就跑哪裏。

有不少企業本來主業幹的好好的,非要把攤子鋪開來,以為自己什麽都可以做,然後就投入了自己完全沒幹過的行業,結果虧損無法承擔,被拖累乃至破產,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很重要。

段總遷往美國後,開始真正把投資作為自己的一項事情, 段總是價值投資的典範代表,經常提及巴菲特,顯然段總也是老巴投資理念的踐行者,他在雪球經常會表達對巴菲特的尊重。

段永平評估企業方式很重要的兩個要素是團隊和良好的企業文化,但 段總的投資思路其實普通人也很難學。

我了解了下段總確定投資某公司之前就可以直接進到意向公司裏面去參加公司的會議,了解公司的文化,同時可以立即找到最頂級的專業人士財務專家、律師、企業咨詢顧問來了解一家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

絕大部份人別說直接參與到被投資公司的決策,觀察公司經營狀況,了解公司文化就是直接僱用個財務專家、律師或者咨詢顧問都不大可能。

所以, 段總的這種投資方式我們可以看看,但要學是學不來的,畢竟你作為一個投資者是不可能見到丁磊,和丁磊暢聊,沒事就泡在網易裏,同時還找個團隊玩網易的遊戲研究遊戲的市場需求。

想學段總的投資方法,得自己先有錢,且有人脈,如此你才能成為各個公司的座上賓,才能有長時間和被投資公司管理者、決策者接觸的機會,了解其人物性格、決策水平、管理能力,借用更多非股價的隱藏資訊來做投資支撐。

你所能做的只能是學習他去做熟悉的東西,並且親自去走訪市場,而不是在投資過程中看哪個熱就去哪個,不具備段總的能力就得采用些笨辦法,比如蹲市場,跑到公司調研,詢問經銷商,消費者等等,而不是像我們A股很多散戶追漲殺跌成天找熱點。

另外,段總還提到一點是要放棄「抄底」思想,在斷定公司價值已被市場嚴重低估時,即可買入。

不要想著底,真正的底很難確認,投資不是短時間的事,是長期的事情,價格圍繞價值波動,你只要確定市場嚴重低估時買入即可。 難的其實是斷定被市場低估,低估後再下跌內心的恐慌和懷疑。

段永平不主張多元化分散投資,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但 我整體偏向於多元化分散投資。

因為我們普通散戶沒那麽多精力,更沒那麽多財力去全面考察投資一家公司, 段總能行得通是因為他具備對應的財力、精力、人脈關系。我們大多數小散壓根沒有,這意味著很難有真實的資訊,我們得到的資訊都是二手甚至剁手資訊,還不知道真假,因此很難做出判斷。

當小散也能夠和公司董事長、高管、社會各界的精英、頂級的財務人員交流分析時,他也會有把握,有了把握自然也敢重倉一支股票投資。

只要有確定性的訊息,何愁沒有膽量呢? 大家缺的不是膽量而是真正的資訊,缺的是真正的懂一家企業及企業產品在市場真實的表現和需求。不信,可以去看看美劇【億萬】告訴你如何靠獲取內幕資訊投資掙錢。

在A股的話要做到段永平這樣的水平也很難,因為我們的市場整體就充斥著吸血、騙,熱點切換極快,板塊輪動極快,然後一大堆公司造假,一大堆企業高管騙人。

段永平是陳明永、沈煒、金誌江、黃崢、劉作虎等人的老師,還是李傑的導師。

快遞行業其實也是非常成熟的產業,三通一達外加順豐、京東和郵政,按理說已經很難再有其他快遞能湧盡來,結果段總的又一個學生李傑帶著極兔快遞殺了進來,市值超四家之和。

拼多多黃崢創業的時候,段總帶著丁磊、王衛、孫彤宇一起投資支持黃崢創業,可見黃崢背後陣容的強大。

網易老大,順豐老大,前淘寶網總裁前螞蟻董事長彭蕾的老公孫彤宇,這就是圈子的強悍助力。 得到段總的青睞,就能在創業初期就不用擔心錢、資源、人脈,這樣創業的難度就大幅縮減。

貴人幫助多重要,不過前提還是得你自己先足夠行,貴人才會註意到你。 這就提醒我們平時要把握和高層,比我們高級別領導的接觸機會,說不定這些人就是我們的貴人,任何時候待人和善,幫一些小忙時不要吝嗇計算。

黃崢創造了極為成功的拼多多,還在公開場合宣揚段總的本分,並講本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成本極高。 信任其實是最難的,一群普通的人互相信任也可以幹成大事,一群牛人互相猜忌懷疑也幹不成事。

很多事情本質上都是信任 ,我們信任拼多多、淘寶才在上面交易購物,我們信任工農中建才敢在裏面存款。 我們選擇提拔我們信任的人,我們選擇和我們信任的人交朋友,做生意,生意的本質就是信任後再進行交換。

消費者信任企業才會購買企業的產品,企業想要把產品賣給消費者除了物流、渠道、產品滿足之外還得先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商業的本質永遠是提供好的產品與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讓消費者察覺到,並借此與消費者建立持續的良好的信任關系。

段總還有一段史丹佛大學的交流實錄,段總一些言語也很值得人思考,不妨摘下來共同學習。

做市場調研,在上市的時候就盡可能定準價,錯了及時調整。(電子產品)競爭的本質在於產品差異化,要做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沒有差異化,就成了日用基礎商品,只能靠價格來競爭,很難掙錢」。

這是強調產品差異化,要提供不同的服務,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意味著你的產品要在某一項或者某幾項特別強,這也類似於他們經營策略, 集中精力打殲滅戰,先捅開一個口子。

人們不需要同質化的東西,都一樣的情況下競爭的唯一因素就成了價格,那消費者必然買更便宜的。為啥要買貴的呢?必然是因為有其不可替代性,或者某一方面做的就是最好。

企業陷入價格戰等於內卷,只會消耗自己,卷死也掙不到錢。並且,還留不下使用者,客戶流失率很高,使用者也根本沒有忠誠度可言。這也是企業很重視品牌建設的原因之一。

「( 外界)有個誤解,以為我們很看重行銷。其實對於我們來說,行銷一點兒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沒有哪家公司的失敗,是因為行銷失敗。公司失敗,本質都是因為產品的失敗。當然,我不是說不要行銷,事實上我們行銷做得很好。行銷就是用最簡單的語言,把你想傳播的資訊傳播出去。

我這裏是要強調,行銷不是本質,本質是產品。行銷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瞎說。企業文化最重要。廣告最多只能影響20%的人,剩下80%是靠20%影響的。行銷不好,頂多就是賣得慢一點,但是只要產品好,不論行銷好壞,20年後結果都一樣。」

這一點我也很認同段總的說法,根據我的實際工作經驗來講,確實如此。

產品是1,行銷是0,沒有1光有0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產品是一家企業的核心,產品硬,消費者才會信賴,好的產品消費者自然會幫你去說 ,這就是段總所說的廣告影響到的20%的人去影響80%的人。

使用者的口碑不是靠行銷做出來的,而是產品講出來的,好的產品會說話是真理。

因為消費者很精明的,他花了錢投了票,做了支持的東西肯定會全方面體驗評價。產品不好,他第一個跳腳怒罵。

對企業而講,你必須珍視每一次和消費者連線的機會。 只要有一次消費者有了不好的體驗,產生了信任裂痕,他再購買你們企業的產品機率就大幅降低,甚至還會告訴他的周遭不要買你們的產品,帶來的損失其實很大。

招人分合格的人和合適的人。合適是指文化匹配,合格是指能力。價值觀不match的人,堅決不要。給公司制造麻煩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適的人。一群合適的普通人在一起,同心合力也能幹大事」。

這個招聘邏輯也很有趣, 找對的人而不是厲害的人,脾氣文化都合適就是最好的。 就像你買鞋子還得合腳才行,不是鑲嵌著珠寶的就合適, 因為腳舒不舒服它自己會知道。 找伴侶也是如此,不一定要多金、帥氣、溫柔、高學歷,萬一脾氣不好呢, 最重要的是匹配,適合自己,合得來更重要。

「如果發現錯了,就立刻停止,因為這個時候成本是最小的。不該騙使用者,不該騙投資人,每句話都是一個承諾,你自己得搞清楚要做的事才能讓別人相信你。」

前段時間哲庫直接叫停,關閉,就是踐行了段總的原則,發現錯了就立刻停止。媒體稱其為壯士斷腕,華為任總對此也高度評價,認為其做的決策十分正確,幹凈利落,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另外就是 做事情不要騙使用者,騙投資人,因為你騙一次別人就不再相信你了 ,即使他們相信你仍然會防備你,一次就可以讓你建立起的信譽付之東流。 你想要讓別人投資,你自己的非常清楚自己的事情 ,放在招聘或者說服別人也是同樣,你必須做到非常的清楚,任何問題都能準確回答,你才夠專業,值得信任。

關於文化傳承和選人,段總給出的答復同樣擲地有聲。

「找到同道中人,你沒有辦法說服不相信你的人。找到相信你的人然後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靠年頭淘汰掉不合適的。一次找對那是運氣,主要是要有標準,該淘汰淘汰,該散夥散夥。知道錯了,要有停止的勇氣。越早停止,代價越小。」

選人是個很難的事,核心就是找到誌同道合的人,但這得看緣分。

招進來有個過程,過程中再篩掉不合適的,那就是天天講文化,持續時間足夠長,能習慣的接受的接受了,不能的那就是不合適的, 不合適的就要及時止損,沈沒成本不是成本。

企業文化建立、行銷宣傳使用者心智植入也同樣如此。都得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我們當年教員也是這樣將給我們的同誌和我們的老百信,大家在長期宣傳過程中形成了統一認識。

散夥不是壞事,對自己和他人都是好事, 因為不合適是兩個人或者多方的不合適,不是一個人的不合適。不合適非要繼續下去,只會越陷越深,既影響了自己的進一步發展,也阻礙了對方的進步,畢竟時間不會倒流,人生不能重來,歲月不饒人吶。

7

我們年輕人經常遇到個問題, 怎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段總答復如下:「 你如果總是待在自己不喜歡的地方,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麽。所以發現錯的事情,就要停。多去嘗試,去尋找。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沒有加班的概念了,因為你會想盡辦法工作」

這倒是個很好的思路,不知道喜歡做什麽,那就去嘗試更多,在原地打轉肯定是無法知道到底內心想要什麽。 對一個工作熱愛不熱愛,對一個專業喜歡不喜歡,最好的方法是實習下,了解下,摸索下,最好去實踐下,這樣才知道。

不要盲目跟風 ,別人說什麽你也要湊熱鬧,父母說什麽,你也要跟著去。譬如這幾年考研熱、考公熱,你也跟著參加,但你壓根就不喜歡讀書,讀書那就是煎熬。

你對公務員的工作全來自於想象,考不上嫉恨自己沒有能力,考上了幹了幾天又覺得沒意思。

要麽是覺得社會就業形勢不好,公務員穩定,才考公務員,那你註定也很難喜歡這份工作, 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決心還是不要進去,有很多人以為考上公務員就能享福,一杯熱茶一份報紙一整天,就能騎在人民頭上那肯定不行。

要麽貪圖穩定與保障考了公,結果發現從事的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發現工作特別繁重勞累,掙得也少就開始埋怨也不行。

最好自己想清楚,而不是被父母的想法所裹挾,不是被社會輿論所裹挾, 人總得有自己的認知,得自己做出判斷,得對自己負責。幹著不喜歡的事情也容易抑郁難受不是?當然更不能埋怨父母或他人,沒有人逼你去做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有魄力咽下去,不能怨天尤人。

不過,我們中國大多數人都是熟記忍字訣,遇上任何事,都會說忍忍就過去了,或者就開始比對起來,比比不如自己的,內心瞬間就又安定了幾分, 可問題是這一輩子還蠻長的,你得比多少次才夠安慰自己的心吶。

做自己喜歡的事很要緊,因為這樣自己一直都可以感到開心快樂。中國人總傾向於找賺錢的行當,做會火的熱門的工作,但這是很難的。因為在你上大學的時候,會計很熱門,很火,等你大學畢業後最火的成電腦了。

世界變得很快,你不要想著永遠能恰好處在風口上,這不現實, 你能做的頂多是保持終身學習 ,風口很難抓,得看運氣。

大部份成功的人不是抓住了風口,而是恰好處在了風口。

這本書寫的一般,但仍然有借鑒的部份,段總的東西很樸實,很實用但仍然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任何時候,我們都保持理性客觀,仔細分析,取其精華,取其有用的東西,能夠吸收到自己需要的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