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為什麽廣州的購物中心數量遠不如北上深?

2020-12-16財經

購物中心這種地產吸血模式在中國已經玩不下去了,因為中國人的消費結構支撐不起。

西方歐美日的購物中心能支撐下去,因為他們的購物中心裏,高端品牌大多是自己的,居民消費的利潤大頭能夠回流本國企業,透過稅收和薪資等回到居民手裏,再次消費,完成經濟迴圈。即便如此,西方的購物中心也被認為在吸幹小城鎮,國際大品牌攫取太多利潤,把本土小品牌擠壓致死,又不肯繳稅,錢集中在大城市白領,破壞了地方經濟迴圈。很多歐美二三線城鎮的購物中心都在搞本土商家回歸。

中國的購物中心,就是地產商和國際大品牌雙重吸血。裏面第一層永遠是國際品牌的美妝珠寶手表等等,接下來是歐美日韓品牌的女裝男裝童裝鞋襪等等,還有跨國企業大超市,最後是全國連鎖電影院。本地商家能掙的就是一點餐飲錢和看鋪的服務員崗位,過一兩年基本也要被租金吸幹。

購物中心的利潤絕大部份到了地產商,國際大品牌和全國連鎖品牌大企業手裏,少部份到了本地商家手裏,極少數以稅收和薪資形式回到本地。而地產商大企業領導老板高管的錢也變成了富人遊學移民旅遊等等海外消費投資,不會回到國內,更不會回到本地。這吸血的程度比國外高多了。

這種強力雙重吸血模式,很快就會把當地經濟吸幹,然後枯萎蕭條。首先是國際大品牌和地產商的盛宴,單品價值高,吸血最快。吸不動了就開始商鋪降級,讓給本地服裝等品牌吸血。再接下來就是吸幹模式,就好像什麽天河又一城那樣,只有速食店,小商品鋪子,網紅店,快閃店,都是明晃晃的割底層韭菜。

如果這種模式能掙錢,能振興本地經濟,歐美二三線城市就不會抵制購物中心模式了,我們的電商也沒機會興起了。

廣州的購物中心其實不算少。但很多已經是吸幹模式了,比如舊的廣百東百那一批。天河區的幾個大購物中心背靠珠江新城和天河北,還能繼續吸血,老城區的已經吸不動了,店鋪檔次下降,檔次太低以至於你不覺得它們是購物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