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所給出的材料,大約是在間戰期法比聯軍占領魯爾事件。
我嘗試從煤炭產量比重上來解答題主的問題:
從1870年到1914年,德國的人口從4000萬增長到6800萬。能夠在如此狹小的國土(54萬平方千米)上承受這樣迅速地人口增長的唯一辦法,就是從一個農業國轉化成一個龐大復雜、門類齊全的工業國。
此處用 @超哥 的經濟地圖來做一直觀的說明。
如圖所示,德國在1910年已經完成了相當的經濟發展成果,在本土形成了幾個主要的工業區。
- 魯爾區
- 勃蘭登堡-薩克森區
- 西裏西亞區
- 萊因河中上遊區(包括亞爾薩斯-洛林和薩爾區)
此時我們需要註意兩個要點
- 德國此時的人口絕大多數都由工業及其相關產業來供養,因此工業停擺或者說哪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引起普遍性的經濟危機。
- 電氣時代的工業由於能源供應的升級能夠被建設在缺乏原料的地區,這也是為什麽勃蘭登堡-薩克森地區和下西裏西亞地區也出現的了與其本地資源供應能力不相配合的工業重鎮。 但是礦井不會跑,重要原材料的開采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地域內容。
德國戰前的最重要的兩種原料——煤炭和鐵礦石的供應就是如此。
戰前德國煤炭產量的高峰出現在1913年,最重要的三大煤炭產區: 魯爾、上西裏西和薩爾的產量占了總產量的89.06% 。不幸的是,薩爾區位於戰後的德法邊境附近,而上西裏西亞位於未來的德波邊境附近。
至於鐵礦石, 亞爾薩斯-洛林的鐵礦石供應量占了總供應量的75% 。
如果這些原燃料產地被從德國之內剝離出去,必然導致供應鏈的混亂,進而導致德國境內大批工業因的停產。
停戰協定【凡爾賽和約】成功的進行了一系列 針對德國工業能力的打擊 ,其中最重要的反而不是賠款,而是:
- 剝離亞爾薩斯-洛林地區:德國鐵礦石供應-75%,煤炭供應-2.52%
- 剝離薩爾區(法國):德國煤炭供應-6.40%
- 剝離上西裏西亞(波蘭):德國煤炭供應-21.70%
- 將德國所有總重超過1600噸的商業船只、總重在1000~1600噸之間的船只的一半移交給協約國:摧毀了德國的海上運輸能力,使之不能獨立從海外進口原燃料。
四者相加,使得德國 完全無法使用本土的煤炭產量滿足自身工業的需要,同時還斷絕了其從海外獲取原燃料的希望 。德國的煤炭本來就是大宗出口物資,而缺乏煤炭的國內工業也無法開動,從而根本無法取得外匯,被迫退步到國際易貨貿易的階段。
有人可能會覺得,難道無法從外國進口煤炭嗎?然而,在歐洲(在除去巴爾幹半島和俄羅斯之外的地區)煤炭產量已經從1914年的6.795億噸下降到了4.43億噸。戰後,由於生產設施的破敗和勞動力的流失, 全歐都陷入了煤炭短缺之中 。被戰勝國所占領的煤炭產區當然要優先滿足法國、義大利和比利時的需求。
德國只能依靠其本土的煤礦來維持運轉,去除了割讓的煤礦區之外,德國煤炭產出是這樣的:
魯爾區是德國碩果僅存的大煤炭產區,當法比聯軍占領該地的時候,德國的煤炭產量一下子下降了85.96%。德國的煤炭產量低於法國,甚至波蘭。
而德國的人民呢?
其中45%的人已經城市化,其他人的生計也與整個經濟體系密不可分。
當法國人和比利時人粗暴地把這台龐大機器最重要的電源給拔下來的時候,等待德國的也只有經濟崩潰了!
[1] [2] [3]
參考
- ^ 【德國的煤炭問題】,Bergrat Ernst Herbig 和 Andreas Biemüller,美國政治和社會科學院年鑒 卷 92,【今日德國的社會和工業狀況】(1920年11月),第66-75頁(共10頁)
- ^ 口袋地圖冊—德國歷史【轉譯】㊅㊂續圖,知乎使用者@超哥,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684360
- ^ 【凡爾賽和約的經濟後果】,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