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財政部:前5月中央轉移支付已下達8.84萬億元

2024-07-17財經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

在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決策部署要求下,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從上半年各項數據看,靠前發力效果明顯,一個突出表現是中央轉移支付進度的加快下達。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8.84萬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6.6%,較4月份提速了1.5個百分點。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革和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的意見】,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分為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兩大類。

一般性轉移支付主要用於支持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均等化發展,而專項轉移支付則用於實作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近年來,中央轉移支付的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實際執行數達到10.29萬億元,比預算高出2320億元,主要用於災後恢復重建、防洪治理、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升等領域。

對比2023年實際執行數,2024年轉移支付的預算規模為10.2萬億元,從預算安排看,2024年的總預算金額有所下降。

財政部【關於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指出,剔除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以及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補助資金等一次性因素後,2024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同口徑增長4.1%。

「實際上,從過去幾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金額看,基本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2023年實際執行數超預期,主要在於去年四季度臨時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截至當年年底,中央共安排了5000億元的國債,這部份國債主要以轉移支付的方式安排給了地方。」一位財稅人士對此解釋。

去年,中國多地遭遇暴雨、淹水、台風等災害,地方災後恢復重建任務較重。加之各類極端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這對中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10月,經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中央決定增發1萬億元國債,集中力量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其中1萬億元的國債在2023年安排使用了5000億元,剩余5000億元結轉2024年使用。

受此影響,202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預算總額從100625億元增加至105625億元。根據2024年中央財政預算公布的情況,2023年中央轉移支付的執行數為102945.19億元。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介紹,這1萬億元的國債全部透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還本付息也由中央承擔,去年四季度5000億元國債已先行安排。「今年1—2月,財政部又分三批向地方排程庫款5000億元,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影響計畫建設進度。」

據悉,為做好國債資金分配下達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建立了專項工作機制,及時組織國債計畫申報、稽核工作。

根據專項工作機制確定的計畫清單,財政部在今年2月份將1萬億元增發國債資金全部提前下達地方,並督促指導地方及時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計畫,根據計畫建設進度加快安排使用,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作報告時表示,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企業經營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長面臨制約,收支矛盾較以往進一步凸顯,完成全年預算需要繼續付出努力。

按照財政部的要求,今年將重點加強基本民生保障,聚焦困難最大群體、需求最強烈事項,細化完善民生政策舉措,同時要督促地方加強民生領域資金管理,確保基層「三保」按時足額支出、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財政部強調,2024年的轉移支付政策將重點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以強化這些地區的財政保障能力。同時,透過最佳化調整稅費政策,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針對性,進一步促進經濟的持續回升向好。

數據顯示,2024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總額中,安排均衡性轉移支付25744億元,同比增長了8.8%,安排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為4462億元,同比增長8.6%。

在財稅人士看來,近年來,中央轉移支付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福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現實中仍存在一些挑戰。比如,教育重外延、輕內涵等現象仍未解決,未來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最佳化轉移支付制度,以更好發揮其在經濟社會開發中的作用。」上述財稅人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