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空調,因近期一則短視訊的爆火,再次映入大眾眼簾,視訊內容為一女子回家過年發現購買了二十年的春蘭空調,氟都沒有更換過,效能依舊。視訊一經發出,網友紛紛表示,「好想換新空調」,「這樣的廠家不倒閉,誰倒閉」,「春蘭空調,已經無人知曉了」。
回顧春蘭空調的曾經,頂峰時期,曾占據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穩居同行業首位。90年代,春蘭股份曾與長虹、海爾被譽為中國股市的三駕馬車,曾經空調行業名副其實的「老大」。
1973年第1台春蘭空調的誕生。1989年,年產空調近10萬台,產銷量、利稅均躍居全國空調業之首。而此時的格力空調還未成立(1991年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美的空調也才剛剛進軍空調行業(1985年美的空調裝置廠成立)。同時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春蘭空調率先實作「平均6萬小時執行無故障」,首創世界第一台靜音空調,連續三年獲免檢產品殊榮,榮獲「2002年櫃式、窗式空調全國銷量第一名」等等殊榮,而這無限榮耀的背後離不開掌舵者-陶建幸 。
在20世紀90年代初,如果說你在春蘭上班,相信很多人都會高看你一眼,因為在那時春蘭員工的收入是普通市民的幾倍,員工下班都不願脫掉工作服,賣菜得看見穿春蘭制服的都不讓還價。而此時的經銷商也是「躺贏」的狀態,排隊購買空調,一台就能賺取近千余元。而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1998年,這一年的春蘭空調到達了事業的頂峰。
可好景不長,春蘭集團宣布投資10億元,建設3000家星威連鎖店。其實業內人士都很明白,此時的春蘭想把終端的銷售從經銷商那裏奪回來,但事與願違,經銷商不僅僅只售賣春蘭空調單一品牌,美的、海爾、格力等等均有在店內銷售,當春蘭空調取消了經銷商返利政策後,徹底將千軍萬馬遺失在了無盡的草原中,經銷商紛紛轉手推薦售賣起了其他的品牌。此時的春蘭空調已經走上了下坡路。
有人說,春蘭成也陶建幸,敗也陶建幸。相信陶建幸也並不想看到如此境地。絕大多數分析認為春蘭的成功在於對空調的堅守,敗在於多元化經營。的確在1994年,春蘭布局摩托車生產;2005年後,先後布局洗衣機、冰箱、汽車底盤和壓縮機等計畫。相信陶建幸想在春蘭「第一增長曲線」的「極限點」出現之前尋找「第二成長曲線」利用多元化經營摸索春蘭的「二曲線」春蘭的二春。但事與願違,多元化經營不盡人意,資金赤字、個人精力、經營問題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春蘭的發展。
最終,春蘭空調在主業空調上跌了跟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拖垮了春蘭空調,就像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2005年後,春聯空調銷售額先後跌出行業前十名,春蘭股份也在苦苦掙紮三年後停盤,這一年是2008年,十四年前的1994年,春蘭空調上市。
而此時的陶建幸為了保住*ST春蘭的上市席位,展開了多重自救行動,置換股權,入局電廠、開展房地產業務,詳細的重組方案致使春蘭股份主營由空調生產銷售轉變為房地產,*ST春蘭也由家電股逐漸轉變為房地產股。或許*ST春蘭被冠上房地產股之名,恐非陶建幸的初衷,定是不得已之舉。
而今的春蘭空調斷臂求生,甚至有些評論在說春蘭正在透過賣地求生。昔日空調第一股,而今成為地產股,在利好房地產行業的今天,能否透過地產將昔日的春蘭脫出泥潭,迎來春天?相信春天的到來也要經歷漫長的寒冬。倘若持續發力空調行業,相信在短時間內也難以在競爭激烈的空調賽道裏彎道超車,畢竟現在的賽道中已經被格力、美的、海爾等品牌長期占據。陶建幸還能帶領春蘭走多遠?
春蘭,一度躥紅的空調品牌就快被市場遺忘了。如何再度喚醒市場對春蘭的認知,是擺面前的頭等難題,春蘭空調的二春究竟又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