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前同事,
一個 00 後女孩。
1.
公積金余額是唯一存款
她一畢業就進入互聯網行業,
工作 3 年到手的薪資累計超過 50 萬。
本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念頭,
悠哉遊哉地過著月光族生活。
前陣子心血來潮,盤了下個人資產,
發現手辦、衣服、護膚品倒騰了不少,
手頭的存款就只有公積金帳戶余額。
2.
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今年,所在公司已經裁員好幾輪。
起初,她以為最佳化的都是績效末位的同事。
自己績效不錯,還算安全。
直到同組的「飯搭子」被 HR 約談,
上午簽字解約,午飯前歸還電腦和工卡走人。
這位「飯搭子」是資深員工,績效向來靠前。
她坦言,不安全感越來越強烈。
「說不定下一輪名單裏就有我了,祈禱能熬到拿年終獎吧。」
她在社交平台收藏了很多求職面試的經驗帖,
也開始研究副業掙錢、強制儲蓄的路子。
「有時半夜睡不著,忍不住想以後能做什麽。
樂觀的時候會覺得,我才 25 歲,
即使被裁了,大不了再重新找一份工作。
悲觀的時候又會擔憂,
等到 50、60 歲,難道還得為溫飽奔波?
我不想要這樣的生活。」
3.
給未來的自己織一張防護網
她決心行動起來,
給未來的自己織一張防護網。
計劃的重要環節,
包括自我提升、嘗試副業以及強制儲蓄。
「存錢目標定得不高,
先從每個月 1500 塊開始,
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這使她稍微心安一些,
感覺對生活更多了一份掌控感。
4.
為理想生活投票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會比較樂觀,
認為錢花掉可以再賺。
這話確實也沒說錯,
只是賺錢的時光逐漸流逝,
我們的賺錢能力,
卻不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
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會逐漸變老,
體力開始走下坡路。
衰老的過程是不可逆的,
我是不敢確信 10 年後、20 年後,
我能比現在更能賺錢……
有一句俗話說,
「莫欺少年窮,最怕老來貧」,
值得一品再品。
存錢,其實存的不只是錢,
也是在為我們的理想生活投票。
帳戶裏的余額每漲一分,
我們就又多了一分選擇的自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