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說笑了。
以特斯拉的產線,特斯拉那點可憐的執行力,啥時候啥車型量產不面臨巨大的挑戰?
就在上海的產線,已經是特斯拉全球產線中最強的一條,生產個換湯不換藥的小改款毛豆3和毛豆Y都要死要活的掉產能。
特斯拉上個月中國零售銷量同比下跌了43.9%,跌幅遙遙領先!
據特粉說這是因為新款車型需要調整產線。
我就一直挺奇怪的,中國廠商上新品上改款,一向是歡天喜地的加訂單加銷量,咋就特斯拉這兒,愁眉苦臉地往下崩。
華為9月12日發了個新款問界M7,訂單立即爆了,華為的反應是趕緊上產能滿足市場需要,預計11月開始,產能可達每天750輛,也就是月產兩萬多。
其實爆單後一個月,產能差不多每天600輛了。
理想上了個小改款的L9 Pro,銷量繼續穩步提升,上個月以均價37萬賣了3.6萬台。
比亞迪一年十幾個新車換代改款,現在月產銷量增長到二三十萬了。
4年前,比亞迪的年產銷量是43萬,去年增長到302萬。
四年間增長不多,也就七八倍而已,絕對量也就增長了200多萬而已。
馬斯克咋說的?
「開發Cybertruck就是自掘墳墓,我想降低大家對它的期待。」
「需要一年到18個月的時間才能現金流轉正。」
釋出四年以後,手持200萬訂單,新車型終於投產,老板就這口風?
大家是不是覺得很不對勁啊?
假如換成中國車廠,從開釋出會開始,接了幾百萬訂單。
之後足足花四年時間才開始量產這款新車型,而且需要再花兩年才能爬升到25萬產能。
而且這款車型並不是什麽特別高端的玩意,起步價4.99萬美元,頂配6.99萬美元而已——我提醒一下,毛豆Y長續航版在美國也就是五萬美元上下。
你覺得中國車廠在訂單充足的前提下,投產一個毛豆Y級別的新車要幾個月?產能拉到兩萬一個月,需要多長時間?
我重復一下:特斯拉花了四年才開始量產,需要一年多時間才能現金流轉正,產能拉到25萬需要另外一年。
這種車廠,這種執行力,無論是哪國企業,只配得到我一個評價:藥丸。
這就是我為什麽堅定不移地看衰特斯拉:這種企業沒資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