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不能都代表?
比亞迪是20萬以下,不分動力形式不分國內外品牌的絕對王者。
華為是50萬以上,不分動力形式不分國內外品牌的絕對王者。
以及,很多人都忽略了,
比亞迪是100萬以上價位檔次,國產車陣營中絕對的銷量王。
一百多萬的仰望U8已經賣了9000多了。國產車奮鬥幾十年,在百萬以上價位的銷量絕大部份來自仰望U8。
在150萬以上的價位,國產車絕大部份銷量來自仰望U9。
無論是從廠家技術還是終端體驗,秦L,問界M9,以及仰望U8,都是中國以及全球汽車發展史上的傑作,覆寫業界格局的產品,只不過很多人現在看不出來而已。
國外廠商根本拿不出來秦L、M9、U8這樣技術,體驗這麽牛逼的車子。
雙方各擅勝場,各有絕活。
比亞迪從挖鋰礦開始布局,到出整車,底層拉通全產業鏈整合。你怎麽跟比亞迪供應鏈和成本、反應周期?
華為這邊,昇騰芯片上的智駕大模型每天都在升級智駕能力。
從芯片到智駕大模型,到作業系統,底層拉通。你怎麽跟華為比智慧化?
更令友商絕望的是,因為華為的模式,這兩家並不是絕對的對立。
華為是可以發揮自身長處,為比亞迪供貨。
比亞迪出品的方程式豹8就使用了華為的智駕系統,市場反響非常好。
雙方還在合作研發更重磅的車型,蓄勢待發。
最能代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就是這款雙方合作的重磅車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