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車展結束後,人們對歐洲汽車業的擔憂呼聲越來越高。很多人指出,歐洲轎車和SUV市場正在迅速衰退,並將以失敗告終。原因就是中國汽車的大舉進攻。雖然中國汽車的攻勢因歐盟關稅而放緩,但對銷售的威脅仍然很大。特別是大企業利潤率的下降對投資者產生了影響。
西歐經濟因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漲而陷入困境,低迷的業績給消費者收入帶來壓力。特別是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5個主要國家的情況並不理想。
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法語簡稱ACEA)統計,9月份歐洲新車銷量減少4.2%,為112萬輛。斯特拉蘭特斯下降27.1%,僅為12.1萬輛。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月的14.8%增加到17.3%,銷量增加9.8%,達到14萬輛。但今年到目前為止,累計銷售減少了5.8%,市場占有率從14%下降到13.1%。
盡管如此,市場調查公司JATO動力分析師菲利佩穆諾茲評價說:「EV的銷售趨勢是積極的。」相反,投資銀行瑞銀(UBS)並不確信歐盟會放寬CO2目標,並認為這將給一些制造商帶來相當大的阻力。分析認為,在歐洲制造商中,大眾汽車是最危險,其次是雷諾和梅賽德斯賓士等。他還補充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必要放寬限制。」
雷諾集團執行長盧卡·德梅歐警告說,如果歐洲汽車制造商無法實作明年更加嚴格的歐盟碳排放目標,他們將面臨最高150億歐元的罰款。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22日釋出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中表示,電動汽車將對投資、生產、國際貿易和就業產生「廣泛」影響。IMF強調:「EV的普及意味著世界汽車產業的根本性轉變,其影響將非常廣泛。」
在EV的普及情況下,預計歐洲GDP中期將減少約0.3%。IMF分析稱:「在這種情況下,汽車部門的就業將減少,勞動力將逐漸重新分配到資本密集度較低的部門(勞動者人均附加值較低的部門)。」
因此歐盟2035年內燃機禁售計劃可能被推遲。如果不這樣的話,那麽歐洲經濟會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