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在大城市買車和打車哪個更合適?

2022-01-05汽車

打車和買車不能想當然地計算成本,因為有車沒車無論對個人還是家庭來說,都完全是兩種生活狀態。

我爸爸當初想要買車,親戚們都勸:一年最少兩萬養車,這個錢用來打車,打不煩地打。一年假設有一半的時間外出,每天平均110塊錢,況且哪有那麽多打車需求,貌似打車劃算得多。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是,當你有車的時候,你的生活品質、出行便利程度、活動空間半徑將得到極大的提升,而這種提升,不可以簡單地用金錢去衡量。

誠然,大城市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發達,打車貌似也比較方便。但有車的時候,你躺在家裏,腦子裏會時不時冒出要去郊外春遊、秋遊、野營燒烤,去試試十公裏外的一家網紅餐廳,去到另一個區找自己的基友玩;早晨起床你會看一眼天氣,哦今天太冷了/太熱了/下雨了,還是開車出門好了;你會把常用、不常用的檔、物品、背包放在車裏,它就是遊戲中角色隨身攜帶的大容量儲物箱;你不用擔心半夜家人突發急癥打不到車去醫院,家人出院時可以從容地收拾打包小包物品回家;早出晚歸時,妻子孩子可以安心地坐在車子上再瞇一會。

如果沒有車,雖然說起來打車比養車劃算,但你實際想的會是什麽呢?出門計算一下打車竟然要XX塊,還是公交倒地鐵辛苦一下吧,還是就近吃點湊合一下吧;郊外XX景點楓葉紅了很漂亮,打車去200元,公交倒地鐵兩個半小時,倒也沒啥意思;野營?背著帳篷、餐布,拎著吃的,打車也不可能的,遑論公共交通;常常被打不到車的惶恐所支配;厭惡一切攜帶重物的出行;打車時坐在車上無法卸下的那份戒備心,與坐在自家車上的那種全身心的放松迥然不同等等。我想這就是大街小巷許多私家車的部份原因吧。

想再表揚一下我的小白車,它陪伴我們度過了疫情最艱難的時候,20年剛過完年,疫情人人自危,和女朋友呆在青島,輪休天天接送她上下班,兩個人口罩、頭套、手套,嚴陣以待地開車去超市掃貨屯糧,然後窩在家裏四五天不出門;後邊它載著我們滿青島出溜,我們去北九水爬山看水,去黃島野生動物園看小腦斧,去唐島灣露營,停車在小青島看海,去膠州吃番茄魚,去紅島看房子,寒冷天去台東買一堆小吃坐在車子裏吃;帶爸爸媽媽去逛博物館、給姐姐辦理住院出院,大冬天去商場吃火鍋,就是穿著單衣從一個地下車庫到另一個地下車庫……它給了我好多說走就走的理由,真實地便捷了我的生活。

選擇打車還是買車,不僅是簡單的生活成本的考量,更是生活方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