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怎麽看待國內汽車行業幾乎全系降價1.5W左右?

2020-03-27汽車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當消費者正沈浸於汽車價格如此低廉的驚喜時,悲觀的情緒卻在各大汽車零部件企業工廠裏彌漫。為了迎合車企的降本策略,供應商們不得不自我壓榨。

「薪資3-4千,我們還要繼續待在這嗎?」

2023年12月15日當天林叔彬收到裁員通知,雖然他已有心理準備,但一時之間還是難以接受。

這個體形消瘦、皮膚黝黑的中年男人,是廣東省佛山市獅山鎮一間汽車零部件廠的生產普工,他在這裏已經工作了七年。

獅山鎮被譽為廣東第一強鎮,2023年實作了1370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汽車制造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匯聚了一汽-大眾、本田、福田、LG電子、愛信精機等23家世界500強企業。然而,在這片看似繁榮的土地上,林叔彬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林叔彬告訴編輯他的薪資構成:2000元底薪+1000獎金+加班費(工作日17元/時,周末23元/時,法定假日34元/時)+租房、過節費、高溫等補貼。

早些年,加班是林叔彬的常態,收入也相對可觀。但從2022年開始,工廠訂單銳減,加班變得越來越少。他原本以為這只是疫情帶來的暫時困境,但沒想到2023年的情況更加糟糕。

林叔彬考慮過換工作,他的妻子建議他再等等,可「再等等」等來的卻是裁員。

失業後的林叔彬發現,街上的人越來越少,各行各業都不再像以往那樣繁榮。他跟妻子商量:「隔壁廠在招人,但加班變調休,薪資3-4千,我們還要繼續待在這嗎?」

同樣感受到這種變化的還有溫智威,他在當地一家主機廠工作。他告訴編輯,「以往忙碌時,車間三班倒,如今節奏明顯放緩,兩班制,周末雙休成為了常態,加班的日子也變得寥寥無幾。」盡管溫智威每月能拿到6000元的薪資,但這筆錢對於維持一個家庭的開銷來說,只能算是勉強夠用。更讓他感到失望的是,年終獎已經連續好幾年沒有發放了。為了補貼家用,他空閑時會兼職做網約車司機,這是他現在能夠找到為數不多增加收入的方式。

溫智威說,「不少工友有外出闖蕩、尋找更高收入的想法。但現實卻是殘酷的,車間不再大規模招人,現在想進車廠工作並不容易。」因待遇相比零部件企業好一些,主機廠被網友稱為獅山鎮最難進的工廠。

「你不幹,大把人排隊搶著幹」

只要提到經營問題,零部件供應商王華也有倒不完的苦水。

汽車零部件行業只有5個百分點的凈利潤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識。現在,這點利潤正被主機廠擠壓得所剩無幾了。

他告訴編輯,在汽車產業鏈條中,主機廠處於中心地位。為了保證與主機廠的長期合作關系,供應商通常會以主機廠為中心進行運轉。

比如,零部件供應商會將工廠建設到主機廠所在的城市。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供應商與主機廠是攻守同盟關系,當主機廠遇到經營難題時,他們往往會選擇讓供應商來承擔壓力。

2024年初,王華所在的供應商收到主機廠新一輪的降本需求。幾乎同一時間,長安汽車在全球夥伴大會對外公布了2024年發展目標:年銷量將達到280萬輛,市占率突破9.1%,采購額將達到1800億元,並堅決完成5%的降本目標。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曾公開表示,自己收到了吉利零部件采購公司總經理贈送的一把寫有「快刀斬亂麻」的刀,希望博世能配合降價。

「一線供應商有話語權,中小型供應商中則依附於主機廠生存,為了拿到賴以生存的訂單,小型供應商往往沒有議價空間,一旦有相同供應商拿出價格更低的產品,主機廠就會萌生更換供應商的想法。」

「沒辦法,你不幹,大把人排隊搶著幹。頭部主機廠就那麽幾家,而配套的中小供應商企業多如牛毛。」說這話時,王華頗為無奈。王華坦言,為了迎合車企的降本策略,供應商們不得不自我壓榨,可對於大部份中小零部件企業而言,降本手段較為單一,多以壓低原材料價格、控制人力成本為主,而不是透過技術來實作降本。 「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品質。要同時滿足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維度,十分困難。」王華補充說。

汽車產業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環環相扣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月~12月,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5.0%,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8%的平均水平偏低。值得註意的是,2015年到2023年,汽車行業利潤率持續走低,從8.7%、8.3%、7.8%、7.3%、6.3%、6.2%、6.1%、5.7%降到現在的5%,9年下降了3.7個百分點。個別車企披露了2023年業績預告,大體表現並不好,而不少跨國車企表現卻不俗。

比亞迪銷量與起亞相當,都是300多萬輛,但利潤起亞是比亞迪的兩倍。

重力場投資總監夏凱表示,跨國車企業績表現不俗,主要得益於兩大因素。

一是這些車企的主要產品仍然以燃油車為主,在電動車領域的投入相對較小,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雖在快速崛起,但燃油車市場依然龐大且穩定,這為車企提供了堅實的盈利基礎。二是去年海外CPI增長較高,導致通脹水平上升,這使得車企能夠以更高的價格銷售其產品,從而提升了盈利水平。

中國2023年車企利潤下滑,一方面是車企掀起多輪大規模價格戰,行業競爭激烈的緣故。另一方面是盈利的燃油車業務萎縮,雖然新能源車大幅增長,但絕大多數車企的新能源車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

Stellantis執行長唐唯實在公司釋出全年業績後告訴媒體:「如果我是一個短期主義者,我只需讓利潤率下滑就可以立即增加電動汽車的銷售。」他還說,「我們的原則是,無論我們賣什麽,都要確保賺錢,因為如果不賺錢,公司就無法持續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持續盈利的重要性,但實作起來卻並不容易。

2023年7月中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曾嘗試組織16家車企承諾不打「價格戰」,可效果並不明顯。1月16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呼籲「油電同權」,但這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個別車企當下資產負債率一點不比房地產商低,2023三季報顯示,蔚來負債率達80.78%,比亞迪負債率為77.37%,北汽藍谷負債率為71.12%。

行業分析師周珊接受編輯采訪時講到:「現在中國汽車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飽和,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拿下更多份額,車企必然會打起了價格戰,陷入低品質無序競爭,前段時間長城舉報比亞迪部份插混車型采用常壓油箱,誘因也是成本之爭。」

只不過這種競爭不僅僅存在於車企之間,也波及到了整個汽車產業鏈。從主機廠到供應商再到普通工人,每一個人都在為這場變革付出代價。2月18日,高合宣布停工停產6個月,這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這場汽車行業的大變革中,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從主機廠到供應商再到普通工人都需要共同面對挑戰並尋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