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吧
從幾十年前,人們已經知道,汽車要設計的中間硬,兩頭軟,這樣發生碰撞的時候,前後透過形變增加碰撞時間,降低人體承受的G值,再配合安全帶,安全氣囊,達到安全的目的。
無論什麽汽車正面撞剛體,都是前面崩潰變形,駕駛艙盡量不變形。
但是這個是剛體碰撞
在車和車正面碰撞時,吸收動能的兩輛車的前方變形區,A車變形既是給自己的駕駛艙吸能,也是給對方的駕駛艙吸能。
對於先變形的車來說,它是雷鋒,承擔了給對方吸能的任務。
後變形的車實際,車車相撞,等於撞上了一個有軟墊的剛體,損失比同樣速度撞剛體要小。
吸能區的軟硬取決於車自己的動能和安全級別。
為什麽越重的車,對撞越占便宜,因為2噸的車60公裏撞剛體,有更大的動能,要吸收這個動能,吸能區必須設計的強一點,要吸收的了2噸車60公裏時速的動能。而1噸的車只要一半的結構強度就夠了。
所以,同樣都是碰撞五星,越重的車,對撞越占便宜。
不過,車的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太快的速度,太大的動能,車身自己的吸能和結構強度是扛不住的。所以高速上盡可能別出事故,和40噸大卡車比,2噸的奔馳s和不到1噸的QQ,都是紙片。
經得住85公裏追尾疊加60公裏翻滾的領克09,有哪些隱藏安全實力,試駕了解詳情~
領克09的被動安全有沃爾沃的底子。
它有整車的安全設計
有85公裏尾碰疊加60公裏連續翻滾實車測試,整車結構完整車體正常D柱無明顯彎折斷裂痕跡。
車內一到三排座椅無結構性失效。車輛四門處解鎖狀態,雙閃正常開啟,緊急救援系統持續呼叫。
燃油無泄漏 安全防線。
有後防撞梁和吸能盒系統
前後有縱梁保護力相同,均采用熱成型+熱成型軟區設計;
第三排座椅內部整塊高強度鋼材護板:能抵擋後備箱物件碰撞,減小第三排乘員傷害
60公裏連續翻滾測試後
車身結構完整ABCD柱無明顯彎折斷裂痕跡,車內乘員約束系統正常;車輛四門處解鎖狀態;雙閃燈亮起緊急救援系統持續呼叫;無燃油泄露;安全帶未失效,側氣簾側氣囊正常展開且處保壓狀態。假人身體及部位未超出乘員艙
淩空50ms內側氣簾迅速點爆,與乘員頭部接觸並保護;
點爆6s後, 氣簾壓力保持40-70ms均值50%以上減輕乘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