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為什麽老司機建議買車盡量買便宜的?

2021-09-04汽車

10年駕駛證駕齡,6年開車經驗,開過至少上百款的車,最高車速記錄240km/h(當然是場地內);別問我哪來的這麽多機會,問就是白嫖來的,誰叫咱近水樓台先得月,且這個樓台經常搞bench marketing活動,一搞就買新車;那必須先經過咱的手「造」那麽幾圈,體驗體驗……

好了不裝了,攤牌了。我就是想說「本老司機」也要談談對買車的觀點,經驗和見解了。

先說結論

我認為買車的本質是「 花盡量少的資金,提升盡可能高的生活品質 」,然後把更多的預算和時間留給生活本身。

因為 我們多數普通使用者買車的目的很樸素。

買輛車就是不想讓身懷六甲的老婆去擠公交車,轉地鐵;不想在雨天讓孩子的衣角被打濕;不想夏天到單位襯衫濕透冬天進門滿頭白雪……,僅此而已。

30歲的他,開輛八手的伊蘭特還是總統座駕雅科仕去酒店赴宴,結果會有什麽區別嗎?他的目的很樸素,就是去吃個飯而已。反正開著總統座駕過去,酒店的保安也不會讓你停在門口那幾個貴賓車位,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一輛「南韓邁巴哈」。(保命手動狗頭)

所以對大多數來說, 汽車本身就是一種工具而非身份的標簽,價效比才是家用車最無敵的產品力。

接下來在聊高價效比的車型之前,我必須要插一句題外話,燒油才是最肉疼的問題。因為看看知乎的熱榜和知友的提問就知道了。

如何看待92號汽油進入「9元時代」?
如果 92 號汽油年底漲到 9.5 元/升,對普通人有什麽影響?
現在油價一直漲,油價會不會漲到10塊?
如何看待 6 月 14 日油價再次上漲,汽油車還有未來嗎?
……

以上都在指向同一個方向「油價焦慮」。

為了我們買車後能相對無憂無慮的用車,墻裂建議購買混動車型,無論插混還是油電混合。考慮多數人的預算基本在15萬~20萬,且相對喜歡購買SUV車型,咱就先聊聊這三個關鍵詞來幫助選車:

高價效比,插混和油電混動,15~20萬家用SUV

釘選關鍵詞,我就翻看了市場上幾乎所有在售的車型;首先日系車傑出代表,CRV皓影混動,威蘭達榮放混動,最最最低配丐中丐裸車價都在20萬左右,下地能跑的預算基本都要23個達不溜往上走,再稍微往上加點配置基本在25萬左右,不太符合,實際可選擇的車型,逃不過如下幾款。

1. 國產三傑(宋Plus&Uni-K&&瑪奇朵):大電池長純電續航的PHEV

比亞迪在推出DM-i技術之後,在一定程度上顛覆我們對插混車認知,畢竟傳統插混車不充電當油車用的情況下,油耗表現並不如意,DM-i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宋PLUS DM-i搭載1.5L發動機與馬達組成的混動系統,主推110公裏純電續航版,虧電油耗4.5L/100km,得到了不錯的市場認可。類似技術的插混UNI-K iDD和瑪奇朵DHT PHEV也緊隨其後,都屬於長純電續航可加油有可充電的PHEV車型。

如果家庭的第一輛車,且生活工作在限牌城市需要一張綠牌,或者非限牌城市但家裏能有良好的充電條件,確實值得考慮。

2. 拿鐵DHT&星越L:自主HEV新星

拿鐵和星越L都屬於雙電機混動車型,這條系統可以實作純電驅動,發動機直驅和油電混合驅動,也都是比較高效的的混動系統,拿鐵DHT認證油耗僅為4.9L/100km(NEDC基準),星越L在WLTC工況下百公裏油耗4.79L。

相比傳統的純燃油車,油耗都比較低,可以緩解一定的「油價焦慮」,也是非常值得考慮的車型。

3. 途勝L混動:20W可上路幾乎唯一合資混動SUV

我先說個不為人知的事實, 其實作代也深耕混動技術多年 ,知名車型IONIQ就時常在汽車圈被調侃為「南韓普銳斯Pruis」,但奈何很多混動車型沒來到中國市場,導致現代混動技術在中國「雷聲也小,雨點也小」。

不過21年現代把美國市場銷量還不錯的途勝L混動帶到了中國, 搭載了TMED混動系統,由一套Smart Stream 2.0L GDi發動機,6AT和驅動電機組成的混動系統 ,我估計我說到這,很多小夥伴就會出現很多「黑人問號臉」。

1.TMED是什麽鬼東西?跟豐田THS,本田i-MMD有什麽區別?
2. 都油電混動了,為啥還有個6AT的變速箱?
3. 現代的這套混動技術真的能省油嗎?

接下來,現代TMED混動技術科普時間,喜歡技術的小夥伴進,沒興趣請直接跳到最後。

我們都知道汽車發動機不好惹,轉速高了不行,轉矩大了也不行,都會導致發動機效率低,汽油中大部份能量被浪費掉。為了伺候好發動機這個暴脾氣,讓它舒舒服服的在高效區間執行,發動機和馬達兩個動力源的混動技術開始被逐漸套用。、

最知名技術路線肯定是豐田THS,關鍵最令人敬佩的是THS出手即巔峰,一開始就走了一個非常牛的技術路線,反正是雙輸入單輸出(發動機加電機輸入,最後輸出動力到車輪),並且透過行星齒輪組來混合雙輸入不就好了。

豐田THS混動原理圖,自己畫的

豐田估計沒想到的是,隔壁鄰居本田這個技術宅,居然能繞過豐田的技術路線,研發了一套叫i-MMD的系統,實際就是典型的P1+P3電機,可以實作在純電驅動,混合動力,發動機直接驅動之間自由切換。

本田i-MMD混動系統原理圖,自己畫的

現代TMED混動系統,對比兩田最大的差異就是有6AT變速箱的存在,即P0的HSG發電機+6AT + P2驅動電機的形式。正是因為有變速箱有改變傳動比的作用,途勝L混動的驅動電機功率遠小於兩田。但缺點也很明顯6AT結構復雜成本高,但途勝L混動售價也就僅20萬出頭實在難能可貴。

現代TMED混動系統原理圖,自己畫的

可以看出,豐田本田現代是三種完全不同混動技術路線。你們肯定要問,哪種技術路線牛?哪種最省油?哪種最能伺候好發動機的壞脾氣?這個真的不好說,因為影響因素太多了,但從具體的車型來看,途勝L混動和兩田的混動SUV認證油耗基本打平。

對於部份消費者來說,合資混動是他們更喜歡的方向,途勝L混動版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懂車帝顯示實際售價16.58萬~20.58萬,相比兩田的混動車型至少便宜5萬,且座椅通風加熱,電動尾門,無線充電全液晶儀表等等等越級的配置,足夠的價效比是不錯吸重力。

得益於TMED混合動力系統, 途勝L混動在測試環境更嚴苛,更接近實際的WLTC工況中,油耗5.6L/100km ,最高續航裏程900km(我曾開過大約不到200公裏,表顯油耗約5.3L/100公裏)。

22年開始國內油價已經調整了9次,我們驚喜的發現「8次上漲」和「1次下跌」,這樣的事態可怕到讓所有燃油車主尖叫,好像買得起車,加不起油真的不再是一句口頭禪。買純燃油車「加不起油」,買純電動「焦慮」, 20萬以內的混動似乎是最佳的選擇

最後咱們開頭的觀點,「買車的本就是,花更少的預算,提升盡可能高的生活品質,把更多的預算和時間留給生活本身」。

也就是在我們買車的時候, 不要「墊著腳尖」去選更貴的車型 ;面對居高臨下的油價, 盡量選擇油耗更低的混動車型 ,可以幫我們抹掉一部份「油價焦慮」,也相當於給生活留了更多的預算,與家人一起過踏實的日子。

總之, 只要買這台車能給你和你的家庭成員的生活帶來便利,與此同時又不會降低你的生活品質,這就買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