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駕照需要文化嗎?
你可以說需要的,因為交規你至少需要認識每個字。但是實際上交通規則對於考駕照,不過也只是死記硬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對於常識你需要文化學歷嗎,好像也不太需要的。
我同期的學生,有一個是復旦教授,但是她都掛科好幾次,難道她學歷不高嗎?我當時大學還沒畢業,可以說是高中學歷,卻都是一次過,我學歷難道不低嗎?
沒錯,科目一裏面的確是存在著很多硬性的規定和禁令標誌,但是這些標誌本身就是設計的非常合理的,即使沒文化的人也能看得出。
比如下圖的禁止非機動車,不燒油的就是非非機動車,這麽形象的自由車標誌,難道認不出來嗎?至於禁令符號,禁止吸煙很多人都看到過吧?這真的一點都不難的。
對於考駕照最需要文化的科目一來說,貌似也不是什麽重要的事情,那麽就來到了其他的科目。
在科目二的考試中,考驗的是車輛的套用,以及對車身和場地的距離把控。
我們看下考試的車輛,腳下無非就是三個踏板,從左到右分別是:離合器、剎車、油門。你也許沒文化,不知道這三個字怎麽寫,但是說一下就能記住的東西,你一定知道功能是什麽。
然後倒車需要用到的倒擋,也就是一個R字,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很多人都不知道R是Reverse的縮寫,也不知道P是Park的英文縮寫,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不知道R是倒擋P是停車擋。
你要學會三個踏板和怎麽掛擋,無非也就是熟能生巧的東西。
而科目三和科目四,本身也和科目二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都是屬於熟能生巧的東西。在科目三和四當中,有很多地方是不允許停車的。比如消防栓,消防局,公安局等等。
你也許文化不過學不來消防栓的栓字,但是看到它你一定明白這個是什麽吧?
所以,考駕照壓根就不是什麽需要文化層次多高的人才能考的東西。
而且在【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第十四條規定第1條中也明確規定了 : 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 、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 、輕便摩托車準駕車型的,在18周歲以上。
你看,國家也並沒有對考駕照做過硬性的文化要求,普通人18歲也才剛剛高中畢業,能有多少大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