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作為斯柯達明銳(詢底價|查參配)第四代車型,明銳PRO總算來到了我們身邊。這台車其實在國內已經有十來年的銷售歷史,我的一位老友家中曾有一台1.8T的斯柯達明銳,當時這台車在那個年代,將近20萬的售價,1.8T和大溜背,提速的迅猛和能裝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實話實說,對於這台冠以PRO之名的新車,我是非常有興趣的,作為德系第八代平台的明銳PRO,它能否讓我找回最初的感覺,或者說它又能帶來什麽不一樣的新體驗,讓我們從詳盡的測試來看看吧。
它變帥了,也變強了
斯柯達車型在以往的固有印象裏,是相對比較沈穩保守的。當我作為國內第一批媒體搶先對其進行靜態體驗,並且和設計師聊了頗多之後,我發現這台PRO在外觀內飾部份,有了全面的提升。沒錯,它變帥了,也變強了。
全新明銳PRO由上汽大眾斯柯達造型團隊與捷克斯柯達造型團隊聯合打造,雖然整體基本與海外版車型保持一致,但又針對國人的審美作出了細節的調整。
當然並非是顏值上的提升,它的配置也不遑多讓,同級非常給力了。像10.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12.1英寸中控屏(內嵌CNS3.0系統)、HUD擡頭顯示、自動防眩目內後視鏡、座椅通風、手機無線充電、電尾門這些高逼格的科技配置也統統安排上了;而駕駛輔助配置上,新車則配有由MFK3.0單目網路攝影機組成的3.0智慧場景駕駛輔助系統,支持自適應續航系統(跟車剎停再起步可以維持15秒)、AEB剎車輔助系統、360°全景影像等功能。
舒適味道,中後段表現出色
我這次測試的車型為TSI280版本,也就是1.4T的高功率車型,再加上那台7速幹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套黃金搭檔,匹配上前後獨立懸架,似乎看起來是那種悶頭就能開,閉眼就能寫試駕體驗的感覺。不過再我測試和駕駛完,我覺得並非那麽簡單 。
150匹的馬力和以往1.4T並無二致,體現在這台車上我覺得有兩個點挺有趣的。首先是油門開度,行程相當短,有一種在刻意營造油門踏板跟腳靈敏的感覺。由於目前還沒有公布最大扭矩的轉速區間,我這邊不好妄加定論,但我覺得達到最大扭矩的轉速區間或許上調了。形成的體感就是在低速段的提速並沒有我想象中的暢快靈敏。不過在中高速段,這台發動機的實力一下子顯現上來了,再加速的表現平順而有力。
和這套動力匹配和諧的還有這個7速雙離合變速箱,低速段低轉速整台車並沒有太大脾氣,檔位比較慵懶,轉速盡量維持在低轉速。由於短行程的油門踏板,低速段擁堵情況下的跟車出人意料地舒適。我突然明白了初段調校的用意,這套EUC和TCU的配合主要目的就是一個——足夠舒適。
新車有四種駕駛模式,在經濟和運動之間,大概會有500轉左右的轉速差,別小看這500轉,切換到運動模式後的明銳PRO,不得不說整個動態實力馬上提升了一個維度,原來和諧平靜的低速段表現一下子運動起來。全油門加速的情況下轉速紅區也可以達到將近5500轉,毫不誇張的說,在運動模式下的高轉速,我甚至找到了一些之前那台明銳RS 2.0T版本的身影。
要論起懸架設定,這次明銳PRO的多連桿後懸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比以往的斯柯達車型都要靈敏許多,即使這台車相較於國外版本有軸距上的加長,然而在中高速變道情況下,整個車尾還是非常利落。
聊到這兒,我必須要提的是懸架的舒適性,特別是在懸架壓縮行程上,加之非常舒適的座椅,這個懸架的調校除了有德系的質感以外,仿佛添加了一些日系品牌的「舒適調料」。這一點是相當難得的。不過在高速段的緊急變道測試中,這台車左右重量轉移還是略微明顯,主要是前懸架的拋跳我覺得還可以抑制地更好一些。
我承認剛開上它我覺得:什麽情況?怎麽變得這麽「柔」?後來我發現我錯了,這台新車在百分之70的情況下都是以一種舒適取向作為設定,無論是變速箱;發動機;轉向手感……都是為了中低速段的從容而服務。當然這套動力總成的成熟之處在於,當你想要催逼它發揮真實實力,它一點也不會讓你失望,這一點在下一部份的測試數據中會有顯現。
測試數據
0~100km/h加速測試:
不信邪的我嘗試了幾次彈射起步,這套7速幹式雙離合還是將轉速保護地很到位,踩住制軔踏板再憋轉速的方法是不可行了。常規全油門起步後,這台車的初段是比較平緩加速的,大概過了2秒左右,這台車在30km/h時速下開始了一個爆發,中後段這台1.4T表現確實優異。
100~0km/h制軔測試:
目前在輪胎配置上,這台新車的規格不算非常高,據說簡易版本為17寸的輪胎。在全力制軔情況下,新車的前懸架有著一定程度的壓縮,當然38.5m的制軔距離我認為是同級比較出色的。
噪音測試:
以家用舒適為取向的明銳PRO在前後排噪音一致性上表現出色,其實這個級別的家用車在NVH要花大價錢調校是比較苦難的,受限於成本問題,不過新車車廂的靜謐性很高,同時在中高速段噪音的上揚突破有著比較平緩的抑制,我相當滿意。
油耗測試:
總結:
一晃十多年,那台1.8T的斯柯達明銳還是讓我印象深刻。和前輩相比,我很誠懇地表示它動力沒有原來那麽迅猛了(特質低速段)。原因有二:一來試駕的車越來越多,高動力給我帶來的閾值越來越高;二來排量層面的物理結構也限定了1.4T的爆發會比1.8T稍弱。不過你問我這台新車要怎麽打分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給它一個相當現代化的高分。
很難想象一台斯柯達能夠一眼俘獲我這個顏控,同時在動力駕控層面,它有它非常高明且難調教的部份,老款車型確實運動但直來直去,但新車的調校我覺得更加聰慧,更為人性化。它知曉它的受眾在大多數時間需要舒適;需要安全,那麽它就本本分分做到,而在中高速中,運動模式又可以提供這套黃金動力的最大優勢,加上優秀的油耗。它確實是一台順應時代的高分德系產物,我希望它上市後能夠有個有競爭力的價格,畢竟這個級別「前有狼後有虎」,這麽均衡優秀的產品力,需要在最後一環,驚艷大家。(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蘇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