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王,終於可以給大家更新內容了,特別開心。
我在半年前決定離開前東家,離開的原因,大家懂得都懂,其實並沒有什麽不愉快,只是我個人的發展需求,和前東家想要我發展的方向產生了路線分歧,這,就是字面意思。自從離開機構之後,我認為我獲得了一樣最美好的東西,就是創作的自由,這比什麽都寶貴。當外行指揮不了內行的時候,當不會被人按著頭要求出一些奇怪內容的時候,那種自由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其實這段時間我去了很多地方,儲備了一些知識,有幾點感悟在這一期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就是汽車內容到底該以何種角度和形式出現,汽車內容的真理從來不是娛樂化更不是牽引情緒,而是知識與增量資訊, 就說選買這一個細分內容來說, 使用者辛辛苦苦攢了半輩子準備買車的錢, 因為信任你, 使用者覺得你說的有道理,才會作為參考意見,這叫公信力。
公信力的建立方式有很多渠道,比如你講話的邏輯性強、時效性高獨家多,要麽就是身上有標簽背書。如果上述這些你都沒有,想放兩句暴論,或者化化妝搞什麽情景劇,靠形式搭空架子劇本,就想在汽車輿論場有影響力,那無論這人歲數有多大,在內容領域我看都挺嫩的。永遠記住,汽車內容要優先照顧沈默的大多數——高度的自驅力和分析力才是多數汽車使用者的線索路徑,這就是為什麽在汽車區和知識區有一個所謂「慢就是快」的原則,儲備好知識,把握好流量節奏,視訊很容易就能起飛。
當我明確這一點之後我發現,世界都變得明朗了!
我第二個開悟之處在於,汽車行業的一些潛規則被我摸透了,作為使用者你也得知道這個,在我從業的前五年,除了工程技術、售後服務以及市場領域外的工作,老王一直在專註幹一件事,就是作為廠家人士,與媒體合作進行造詞,給媒體輸送子彈是我的具體職責,比如什麽流量波段該說什麽話,講什麽詞。21世紀的前10年我的前輩造的詞是關門聲、扭力梁不好用,德系車斷軸、日系車皮包餡大,包括雷射焊接、丟輪保命,等等,後十年我們造的詞稍微高級一些,也更加深入一些,比如什麽是質感,什麽是感知品質,還有L2.9無限迴圈,等等,雖然我們知道很反智,但只要能忽悠住使用者就萬事大吉,有時候也做一下科普,比如變速箱摩擦片材料是什麽,機油的灰分、乳化又是什麽,為什麽8AT就一定比CVT要好,但實際上從工程上並不一定,這些一切都是當年我在廠家的時候,透過公關公司和咨詢公司給到媒體的所謂子彈,要你怎麽說,你就得怎麽說,不然你以為當年的公關稿是哪些人寫的呢?再後來,媒體從業的這五年,老王搖身一變,自己變成了內容制作者,而且不光制作內容,有時還參與篩選與培養內容。
這個階段我了解到了內容如何運作,IP如何培養,每個媒體人擅長做什麽,開什麽價格,他們是如何變現的等等,但這些都沒有一件事重要,就是我摸清楚了流量是如何流動的,明白這個,你就明白了一個APP存在的意義是什麽,尤其是垂類,讓一個 APP 擁有絕對壟斷意義價值的是內容提供者,不是平台本身,使用者開啟APP 是為了看意見領袖的,不是看你一張長圖全說清的評測八股文的。在任何一個視訊平台的生態裏,有個性的創作者們永遠是鄙視鏈的頂端。
第三個感悟,簡單來說就是自信。自信的源頭可不只來源於我的履歷,更是源自我的粉絲,也就是鏡頭前的你們,懂車老王帳號下方被人稱作往來無白丁,在你們面前,我的姿態是同學,而不是老師。你們最重要的一個特質是能夠分得清什麽是網紅,什麽是意見領袖,前者花開花謝,後者風雨不倒。因為只有意見領袖才能手握內容的源頭,加上出圈的觀點,輔以縝密的邏輯,讓一期節目活靈活現。
有些UP逐漸淡出公眾視野其實原因很簡單,不是累了,也不是老了,而是單純的懶了,只知道從內容的中間截流,吃一些舊聞和殘羹剩飯,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創作力。但這一點大家不用擔心,老王這個生態席位的優勢,就是行業的資訊樞紐和節點性質比較強,在我的粉絲群裏來自不同品牌的工程師們能夠定性和半脫敏的交流。而我每天只需要提煉出內容的精華分享給大家,所以今後我帳號下只會有更多增量資訊。很多人覺得我內容比較深,深就對了,深度內容才是我的特色,我承認這個時代,大家工作很辛苦,下了班只是想找點樂子,但這種娛樂化只是表象。公眾不是傻子,因為認知不到位講錯的內容,頂多迎來的是批評和被教育,而居心叵測誤導公眾的內容,總會有反噬,就好像奇瑞奶奶這種事情,反噬來的速度之快,堪稱汽車領域少有的現世報。而知識類節目有自己的主線,不會輕易為了熱點制作太多內容,時效性過去之後,只會因為技術的叠代而變成電子圖書,長尾效應也能把當年的技術變成電子豐碑。
大部份創作者內心其實都有點小文人風骨,老王也有些小傲氣,下個階段這些都不會改變,大家海涵的同時只需要記住,在汽車這個的內容生態裏,每個人的流量就像天上的雲一樣,卷起來、舒展開,但只要你的初心不改,做到寵辱不驚,就能閑看這花開花落。
最後說一下老王接下來的節目計劃,首先,新車新技術的觀點類節目肯定還會有,深度姿態依舊不變,其次,肯定會有拆車對標和綜合評測,但其實拆車和測評,外面隨便一個汽修廠,普通人也可以拆,封閉場地一天也沒多少錢,這些都叫做形式,內容核心觀點和主持人才是最重要的。春節檔,先給大家上個小菜,明天會有一季懸架系列節目上線,這一季節目中,我會結合電氣化變遷,來系統性梳理一下汽車懸架知識。
春節過後,欠大家的動力總成和電驅動節目也在路上了,直播也會重新恢復,屆時,我會分享一些在錄播節目裏聊不了的勁爆八卦。這幾個月非常想念大家,希望能夠今後每天都給大家提供新鮮、有趣的幹貨內容。最後給大家拜個年,祝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萬事大吉!我是老王,關註我。下期見!